APP下载

生化检验项目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5-10-25王小茹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胶原胆红素

王小茹

(新疆哈密第十三师红星一场医院,新疆 哈密 839108)

生化检验项目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王小茹

(新疆哈密第十三师红星一场医院,新疆 哈密 839108)

目的 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人员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胆碱酯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脏各项生化指标的检验有助于提高临床肝硬化的筛查能力及检出率,可为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与支持。

生化检验;肝硬化;诊断价值

近年来受环境、传染病以及生活饮食结构改变的影响,我国肝脏疾病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全球性肝脏疾病重灾区[1]。肝硬化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发的肝细胞弥漫性损伤,我国主要以肝炎后肝硬化最为常见,其次为酒精性肝硬化,肝硬化患者肝脏存在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损伤导致肝脏逐渐发生变形、变硬,最终以肝硬化为临床结局[2]。由于早期肝硬化一般无明显症状,但病情进展后可导致肝功能损伤以及门脉高压,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代谢,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等具有恶劣影响。本组实验旨在探讨相关生化检验在肝硬化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生化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表2 两组患者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筛选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人员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在36~69岁,平均年龄为(54.3± 5.4)岁,病程时间3个月~7年,平均病程时间为(2.5±0.6)年,常规肝功能分级Ⅰ级13例,Ⅱ级19例,Ⅲ级48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8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0例,病毒肝炎肝硬化患者52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40~65岁,平均年龄为(55.8±2.3)岁,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比例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所有患者组实验完全知情同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肝硬化相关指标检查,采用我院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试验,抽取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作为研究标本,采用高速离心机以3000 r/min转速进行离心处理3 min,分离血清后进行全自动生化分析。

1.3观察指标。主要检测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TBIL(总胆红素)、ALT(丙氨酸转氨酶)、DBIL(直接胆红素)、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γ-GT(γ-谷氨酰转肽酶)、CHE(胆碱酯酶);纤维化指标,IV-C(Ⅳ型胶原)、LN(层粘连蛋白)、PC-Ⅲ(Ⅲ型前胶原)、HA(血清透明质酸);蛋白指标,TP(总蛋白)、ALB(白蛋白)。

1.4统计学处理:采用IBM 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生化相关指标检测结果:血生化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胆碱酯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纤维化指标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 论

肝硬化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弥漫性肝细胞损伤后肝组织逐渐变性变硬的过程[3]。目前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为病毒性肝炎,由于肝炎患者长期的肝细胞炎症刺激导致肝细胞反复损伤,进而导致肝硬化的发病,肝硬化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以及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胆碱酯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实验回顾及资料分析可知,ALT、AST主要分布于肝脏内部,当肝细胞发生坏死时可导致大量的ALT、AST释放入血,进而导致外周血中ALT、AST水平升高,而CHE具有乙酰胆碱的催化作用,主要由胆碱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构成,当肝细胞损伤时可导致CHE分泌量明显降低;同时当肝细胞坏死凋亡时可导致机体脂代谢异常,结合胆红素再次入学导致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DBIL滞留于血液中使其指标升高,同时TBIL水平也随之升高,肝细胞坏死导致的肝功能损伤同样导致肝脏合成蛋白功能降低,因而TP与ALB水平也随之降低;而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异常则可直接说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程度,间接表现肝脏硬化、变形趋势等[5-6]。

综上所述,对于肝脏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有助于提高临床肝硬化的筛查能力及检出率,可为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与支持。

[1]吴永岳,曹龙翎,吴华美,等.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10-11.

[2]张德丽.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20-121.

[3]芮星,曹慧,杨义伟,等.肝脏疾病患者50例临床生化检验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36):120-121.

[4]王玉霞.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项目价值讨论[J].医药前沿,2013,35(18):385.

[5]杨忠华.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8):78-79.

[6]刘晓雯.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9):133-134.

Analyze the Value of Biochemical Test Items on Diagnosis of Cirrhosis

WANG Xiao-ru
(Xinjiang Hami Thirteenth Division Red Star in a Hospital, Hami 839108,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biochemical test on diagnosis of cirrhosis. Methods Selected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c cirrhosis in our hospital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chose another 50 healthy persons in our hospital as control group, and compared two groups' detection results of biochemical indexes.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s serum hyaluronic acid, type Ⅲ procollagen, laminin and type Ⅳ collag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 of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total bilirubin and direct bilirubin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with statistics meaning; observation group's total protein, albumin and cholinesteras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control group 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ll test of liver biochemical indexes ar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linical screening and detection rate of cirrhosi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support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irrhosis.

Biochemical test; Cirrhosis; Diagnostic value

R575.2

B

1671-8194(2015)20-0024-02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胶原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胶原特性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实施无痛胃镜检查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