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臂丛神经损伤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探究

2015-10-25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1

关键词:臂丛神经功能神经

贾 博,梁 英(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

臂丛神经损伤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探究

贾 博,梁 英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 分析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规范化康复治疗,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 试验组再生神经电位22例(81.5%),高于对照组的14例(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臂丛神经功能评分提高、VAS评分降低,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康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疗效确切,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治疗;神经电位

臂丛神经损伤属于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轻者上肢感觉功能障碍,重者功能完全丧失,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伴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神经修复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实践证实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关键作用[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4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了规范化康复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总结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7例。对照组男16例(59.3%),女11例(40.7%);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8.4±1.5)岁;损伤部位:全臂丛12例、上干6例、束支部9例。试验组男14(51.9%),女13例(48.1%);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6.8±2.2)岁;损伤部位:全臂丛14例、上干6例、束支部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标准:(1)依据《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2],患者经临床检查、显微检查后确诊;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2)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心肝肾功能严重病变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术后开展心理辅导,并采用低频脉冲电疗方案,在家自行开展运动功能训练。试验组实施规范化康复治疗,具体如下。

1.2.1 低频脉冲电疗

仪器选用低频脉冲电刺激仪,将正极、负极分别放置在C5-T1、上肢大神经以及支配的肌肉部位。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考虑到损伤程度、手术方式等因素,调整合适的脉冲强度,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治疗2次/d,时间控制在1次/30 min,记录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

1.2.2 中频电疗

仪器选用中频电治疗仪,首先明确治疗部位,连接垫片、电极板,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调节电疗强度。治疗2次/d,时间控制在1次/20 min,记录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

1.2.3 运动疗法

(1)膈神经移位患者,采用深吸气疗法。指导患者肩部下垂,使用健侧手臂抬升患侧前臂到达区肘位,同时深吸气。该方法练习2次/d,每次30个,可以适当增加数量,能够加强膈神经支配肌皮神经的功能,加快臂丛神经的功能恢复。(2)副神经移位患者,采用耸肩疗法。指导患者保持站立位,双肩自然放松下垂,目视前方并进行耸肩运动,保证两侧肩膀同时活动;然后对肩部进行外展锻炼,3次/d,1次/30个。该方法有利于刺激运动神经元,促使神经再生,帮助患者完成肩部外展,以促进臂丛神经恢复。第三,健侧颈神经移位患者,指导患者健侧肢体多做运动,同时带动患侧肢体做相同的动作。具体来说,包括抬臂、夹持等,可以辅助应用运动器材,运动3次/d,1次/200~300个。该方法可以兴奋下运动神经元,提高患侧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4)对身体其他关节(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进行活动,并向心性按摩,能够保护肌肉和关节组织,避免发生僵硬、萎缩,有利于臂丛神经功能的恢复。

1.2.4 中医推拿

推拿治疗以按揉法为主,同时联合牵引法、摩擦法,对于关节僵硬患者,加用被动手法、揉捏震动法。患者每周治疗3次,时间控制在1次/30 min,记录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所有患者治疗30天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疗效。

1.3 评分标准[3]

(1)观察患者的神经电位恢复情况。(2)依据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评估患者的臂丛神经功能变化,并采用VAS量表测定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神经电位恢复比较

试验组恢复率为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在神经电位恢复率上的比较(n,%)

2.2 臂丛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臂丛神经功能评分提高、VAS评分降低,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在治疗前后臂丛功能评分的比较(±s)

表2 两组在治疗前后臂丛功能评分的比较(±s)

组别  臂丛神经功能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7.2±1.8 8.6±1.5#* 4.3±0.5 2.5±0.3#*对照组 7.0±1.7 7.8±1.2# 4.2±0.7 3.1±0.4#t 0.419 2.164 0.604 6.235 P 0.676 0.035 0.548 0.001

3 讨 论

臂丛神经损伤多是由于外界暴力因素引起,例如砸伤、撞伤、绞伤等,青壮年是高发群体,患者常合并骨折和关节损伤,症状比较严重。臂丛神经的生理解剖特点复杂,因此临床治疗难度大。部分患者实施神经修复术后,由于忽视了康复治疗的意义,无法达到预期恢复目标。文中试验组患者再生神经电位22例,恢复率达到81.5%,高于对照组的51.9%。治疗后臂丛神经功能提高至8.6分,VAS评分降低至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王云鹤的研究结果相一致[4]。

分析其原因,规范化康复治疗的应用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其中,低频脉冲电疗能够兴奋神经肌肉组织,显著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同时兼具镇痛疗效。中频电疗对神经肌的兴奋作用更强,且作用深度更大,和低频电疗相结合,能够提高治疗疗效。运动疗法针对不同的神经病变部位提出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案,旨在改善关节的活动方向和范围,为臂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规范化康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疗效确切,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1]马 亮,王 斌,尹佳丽,等.臂丛神经损伤后康复治疗方案的探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3)∶52-54.

[2]劳 杰.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07(01)∶69.

[3]曲 萍.小儿臂丛神经损伤3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14)∶127-128.

[4]王云鹤.臂丛神经损伤进行早期康复疗效观察41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09)∶211.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6

B

ISSN.2095-6681.2015.035.165.02

猜你喜欢

臂丛神经功能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作为臂丛神经阻滞添加剂的临床疗效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3D臂丛解剖动画在麻醉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神经”病友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