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心内科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5-10-25阴俊英黑龙江省宁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宁安157400

关键词:心内科舒适度人性化

阴俊英(黑龙江省宁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 宁安 157400)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心内科护理的效果评价

阴俊英
(黑龙江省宁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 宁安 157400)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心内科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心内科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对其开展人性化护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归纳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较高,护理差错率较低,且患儿的舒适度和家长对于小儿心内科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心内科实施有利于降低护理差错,提高护理的水平,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人性化护理;小儿心内科;效果评价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护理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尤其是儿科。由于小儿心内科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低,给临床护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具有人性化、高效化的显著特点,在小儿心内科应用以来,使小儿在舒适的环境中就医、治疗,得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我科自2015年1月在小儿心内科开展人性化护理以来,收到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心内科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对其开展人性化护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0.5~11岁,平均年龄(6.38±2.35)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0.4~12岁,平均年龄(5.15±2.25)岁。两组患儿病情、病程、数量、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患儿及家属入院时热情接待,主动介绍小儿心内科的主要住院环境和医务人员的具体情况,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患儿的害怕、不安的心理会降低治疗时的配合程度,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所以,护理人员要与患儿和家属积极的沟通,打消其顾虑,积极的接受治疗。(2)提供人性化的住院环境,病房进行通风,护理人员指导患儿调整合适的体位,对幼小的患儿可以爱抚,让其感受到温暖;播放舒缓的音乐,减轻患儿和家属紧张的情绪[1]。(3)人性化的饮食指导,给予家长正确的饮食指导,饮食以高营养、清淡的食物为主,多摄入蛋白质、高热量和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不良的患儿可以给予静脉营养以增强患儿的免疫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2]。(4)健康宣讲,通过讲课、视频播放等途径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介绍小儿心内科疾病的发病原理、临床表现以及预后等知识,讲解时尽量通俗易懂以提高效果。

1.3 观察指标

自制调查表,对护理的满意差错率等进行统计,并对患儿的舒适度以及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分值设在0~10分之间,分数越高代表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差错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差错率比较 [n(%)]

2.2 两组患儿舒适度、家长知识掌握程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舒适度、家长知识掌握程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儿舒适度、家长知识掌握程度比较(±s,分)

组别 n  患儿舒适度  家长知识掌握程度对照组 50 6.21±5.22 5.98±2.10观察组 50 8.91±5.29 8.82±2.93

3 讨 论

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小儿心内科护理工作不仅面临着患儿,还要通过家长的积极配合,更好地完成临床治疗。患儿由于身心发育及认知功能比较弱,会对陌生的环境和护理产生极大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同时家长对患儿健康的过分关心和敏感,使得人性化护理在小儿心内科中更加重要[3]。经过我科的研究,将小儿心内科中的人性化护理做如下总结。

3.1 注重与患儿的沟通

患儿的生长及发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患儿的心理认知和接受事物的能力不仅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同时也需要护理人员的引导。护理人员通过微笑的表情,与患儿的拥抱以及抚摸患儿等,都可以有效减少患儿的恐惧、不安的心理。在护理过程中,采取患儿喜欢的方式进行护理,与患儿保持良好的关系,模仿患儿喜欢的卡通人物或者制作卡通视频等使患儿配合治疗。

3.2 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

高质量的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小儿心内科的患儿由于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要努力提高护理的各项技能,熟悉临床输液的操作要领,培养高度的责任心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注意配药时的要3.3 注重与家长的沟通

求和禁忌,无菌操作。在护理巡视中,要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医护治疗中的安全隐患和护理的失误。并患儿的体征变化细心观察,比如咳嗽、大小便情况。由于患儿的表达能力差,护理人员要实施精细化的管理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4]。

小儿心内科的纠纷多发生在家长和护理人员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化解矛盾的关键,遇到穿刺不成功时多说句对不起等。

3.4 加强患儿的安全事故预防与管理

患儿对于安全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且喜欢到处跑,在护理过程中也不会配合体位,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为了保护患儿的安全性,可以在床加护栏进行防护,严格巡视的制度,对于重点患儿缩短巡视间隔,下床活动的患儿一定要有家长陪同等[5]。

综上所述,在小儿心内科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保证患儿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缓解患儿的病情,并降低医疗纠纷率,提高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从根本上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1]何丽艳.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心内科护理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2)∶1634-1635.

[2]黄丽文.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4)∶16-17.

[3]蒋媛媛,李 朗,卢群芳,等.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肺炎患儿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8)∶1113-1115.

[4]如先古力·达吾提.儿科护理管理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分析[J].医药前沿,2014,(24)∶264-265.

[5]杜晓惠.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6)∶3112.

本文编辑:王 琦

·心血管相关疾病·

R473.72

B

ISSN.2095-6681.2015.035.111.02

猜你喜欢

心内科舒适度人性化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