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疗效观察

2015-10-25关志红黑龙江省鸡东县中医院内一科黑龙江鸡西158200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心痛病患者

关志红(黑龙江省鸡东县中医院内一科,黑龙江 鸡西 158200)

探究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疗效观察

关志红
(黑龙江省鸡东县中医院内一科,黑龙江 鸡西 158200)

目的 评定胸脾心痛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血府逐瘀汤方案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内一科治疗的胸脾心痛病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西医组43例与综合组44例,西医组实施西医用药方案;综合组实施西医用药加血府逐瘀汤方案治疗,对两组用药后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用药3个疗程后,综合组有效率95.45%,西医组79.07%,同时综合组纤维蛋白原指数、血浆粘度以及全血粘度等指标均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血府逐瘀汤方案应用于胸脾心痛病患者疗效突出,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是提升胸脾心痛病患者疗效的重要措施,在内科有持续性推广的意义。

内科;胸脾心痛病;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血府逐瘀汤;血液流变学

“胸脾心痛病”的别称是“厥心痛病”,患者左胸以及膻中等部位极易出现疼痛状态,选择血府逐瘀汤方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疗效。为了评定胸脾心痛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血府逐瘀汤方案的有效性,研究中随机筛选本院内一科接受治疗的胸脾心痛病患者共87例,分组后同时落实不同给药方案,再评定其疗效,期待提升胸脾心痛病患者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内一科治疗的胸脾心痛病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西医组43例与综合组44例,西医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32.7~86.1岁,平均年龄(52.7±10.7)岁;病程0.5~12.7年,平均病程(5.6±0.8)年。综合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32.5~86.0岁,平均年龄(53.1±10.1)岁;病程0.4~12.9年,平均病程(5.7±0.4)年。对两组入选对象临床指征进行观察,都出现心前刺痛、唇甲青紫以及呼吸困难等现象,观察、对比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西医组

给予所有入选对象西医治疗,予以服用20 mg单硝酸异山梨酯片,3次/d,,并配合抗血小板治疗。

1.2.2 联合组

在上述给药方案的基础上,联合组加用血府逐瘀汤:(1)方剂药材有5 g甘草、15 g当归、3 g桔梗、6 g桃仁、6 g枳壳、6 g红花、3 g柴胡、10 g生地黄、10 g怀牛膝以及10 g川芎等。(2)若患者出现气滞现象,需加用香附以及沉香等药材。(3)若患者出现痰湿现象,需加用薤白以及瓜蒌等药材。(4)若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现象,需加用生麦芽以及山楂等药材。(5)若患者出现气虚现象,需加用党参以及黄芪等药材。(6)若患者出现血压异常上升现象,需加用青木香。(7)对上述药材进行水煎后,给予患者服用,早晚2次分服,1剂/d,1个疗程14天,用药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三疗程后,若患者疾病发作次数的降低幅度>90%,同时临床指征已完全消失;进步:用药三疗程后,若患者疾病发作次数的降低幅度>50%,同时临床指征已显著缓解;无效:用药三疗程后,若患者疾病发作次数的降低幅度<50%,同时临床指征未出现变化[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用药3个疗程后,综合组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西医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n(%)]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对比

综合组纤维蛋白原指数、血浆粘度以及全血粘度等指标均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对比(±s)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对比(±s)

组别  纤维蛋白原指数(g/L)  血浆粘度(mPa/s)  全血粘度(mPa/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综合组 5.77±0.53 3.08±0.21 9.00±1.09 6.27±0.59 2.00±0.16 1.35±0.05西医组 6.00±0.51 4.95±0.28 8.88±1.25 7.91±1.00 1.99±0.17 1.67±0.12

3 讨 论

胸脾心痛病为内科多见症,与冠心病有相似之处,其发病机理为:“痹阻胸阳”、“阳微阴弦”以及“痰浊诛邪”等,以至于患者出现“心痛彻背”及“心胸痞闷”等现象,若不加以干预,极易发展成心肌梗塞,严重影响预后质量[2]。胸脾心痛病临床治疗中,多以西医方案展开治疗,通过对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组织进行充分扩张,并对其心肌供血条件进行有效改善,从而缓解其病情。尽管西医方案可在短时间内控制疾病发展,但是无法达到“治本”疗效,加之各种西药品都存在一定毒副作用,容易引起不中医学强调“年老体衰”、“外邪侵袭”以及“内伤七情”等因素都可能会诱发胸痹心痛病,以至于患者出现“痹滞心脉”、“阳气虚衰”、“痰浊瘀阻”以及“胸阳不振”等现象,并且伴随着“心脉阻滞”与“行血不畅”症状出现,因此本次研究选择“血府逐瘀汤”方案进行治疗[3]。汤剂中,构成药材有四逆散、桔梗、桃红四物汤以及怀牛膝等,其中四逆散能够“疏肝理气”;怀牛膝能够“祛瘀止痛”以及“运气活血”;桃红四物汤能够“活血化瘀”,再选择桔梗作为药引,除了能够达到“舒肝理气”以及“活血化瘀”的疗效外,还能够避免“耗气”以及“伤正”等现象的发生[4]。不仅如此,上述汤剂成分中,川芎以及红花内包含大量生物碱成分,可以防止患者体内血小板组织大量聚集,通过对其血液组织高凝状态进行有效改善,从而改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指数、血浆粘度以及全血粘度等血液流变学,使其血管长时间保持扩张状态,进一步改善患者机体的微循环条件[5]。本研究用药三疗程后,综合组有效率95.45%,西医组79.07%,且综合组纤维蛋白原指数、血浆粘度以及全血粘度等指标均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良症状,所以更多患者、医师都青睐于中医方案。

综上所述,胸脾心痛病患者接受治疗时,建议选择血府逐瘀汤方案,该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是提升胸脾心痛病患者疗效的重要措施,在内科有持续性推广的意义。

[1]赵东凯.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50例临床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5,23(02)∶150-151.

[2]黄 威.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前列环素及血栓素A2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05)∶1130-1132.

[3]王国权.基于方证对应理论的《金匮要略》"胸痹心痛气短"方证空间定位的初探[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3)∶321-323.

[4]武文晶.降脂汤治疗胸痹心痛病(痰浊血瘀证)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07)∶122-123.

本文编辑:刘帅帅

R256.2

B

ISSN.2095-6681.2015.035.029.02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心痛病患者
6例伴肝功能损害卟啉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浅析真心痛与别络痛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