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10-24李才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组方天麻高血压

李才菊

(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重庆 万州 404020)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才菊

(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重庆 万州 404020)

目的 观察高血压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从而找到治疗高血压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80例观察组和8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中成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60%显著高于对照组42.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采用中医综合治疗,临床效果好于仅采用中成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中医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

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是患者动脉压力升高,并且身体多个器官,如脑部、血管、心脏等都会出现器质性变化,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传统中医将其归为“眩晕”病范畴[1]。由于人们饮食结构调整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高血压患者呈上升趋势。传统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调理肺腑,恢复体内阴阳平衡[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收治高血压患者共160例,将其随机分为80例观察组和80例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男性,38例女性,平均年龄为46.5岁,病情持续时间为4~30年;对照组,44例男性,36例女性,平均年龄为42.3岁,病情持续时间为2~29年。全部患者临床均确诊为高血压。两组患者的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病情等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成人安静状态下,不同日测量3次以上血压值,舒张压在95 mm Hg以上,收缩压在160 mm Hg以上。

1.3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中医治疗组以及西医对照组,根据中医临床分型辨证论治:中医治疗组。阴虚阳亢型:临床症状为头痛、眩晕耳鸣。由于劳累和恼怒引起的头痛和少寐多梦。组方—天麻钩藤饮:川牛膝12 g,天麻15 g,山栀10 g,黄芩10 g,龙齿30 g,钩藤20 g,生石决明30 g,杜仲12 g,桑寄生12 g,夏枯草15 g,夜交藤20 g。肝火上炎型:临床症状为目赤口苦、头晕、头痛、胸胀、烦躁、舌红。组方—龙胆泻肝汤:生地黄12 g,泽泻12 g,车前子15 g,木通12 g,茯苓30 g,柴胡10 g,灵磁石30 g,当归12 g,龙胆草12 g。痰浊上扰型:临床症状为胸闷恶心、头重、呕吐、舌胖大、苔白或苔黄。组方—半夏白术天麻饮:白术12 g,茯苓30 g,甘草6 g,竹茹12 g,半夏10 g,陈皮10 g,天麻15 g,枳实12 g。气血亏虚型:临床症状为面色发白、发色不泽、舌淡、眩晕、苔白、脉弱。组方—归脾饮:白术12 g,炙甘草6 g,当归12 g,枸杞子12 g,木香10 g,酸枣仁30 g,黄芪30 g,龙眼肉12 g,党参15 g,生地12 g,远志10 g,龟板胶12 g。以上所有组方,治疗15 d为1个疗程,3~4个疗程后观察其治疗效果。西医对照组。对西医对照组使用口服利尿降压剂,例如环戊噻嗪、氢氯噻嗪、速尿。酶抑制剂,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

1.4疗效评价标准。治疗显效:患者舒张压下降程度为10 mm Hg,降低到正常范围内,患者进食后血压上升不显著,临床症状具有明显好转。治疗有效:患者舒张压下降程度不到10 mm Hg,收缩压同治疗前相比下降30 mm Hg以上,临床症状出现减轻。治疗无效:患者血压没有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变。

1.5数据处理: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采取不同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对比[n(%)]

从表1看出,观察组显效率60%和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42.5%和72.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说明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

3 讨 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和人们日常饮食的调整,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日益增长,调查显示高血压人数已达到1.5~2亿人,因此寻找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比较紧迫的[3]。由于高血压采用西医治疗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孕妇和老年人群体,并且也不能起到很好的降压效果[4]。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160例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中成药和中医综合治疗,对两组效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高血压治疗需要标本兼治,治疗原则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本次研究将患者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肝肾阴虚型、肝阳上亢型、阴阳两虚型。因此中医治疗时,要采取对症用药[5]。对于肝肾阴虚型患者,采用祀菊地黄汤加减治疗,方中祀果、熟地黄能够起到滋补肝肾的效果,泽泻、丹皮能起到清肝火和肾火的效果,天麻能够起到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的效果,甘草起到调和作用。诸药共起到滋肾养肝的作用。

对于肝阳上亢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方中天麻、钩藤以及石决明能够起到平肝熄风之效,黄芬、栀子能起到清肺热、祛肝火的效果,益母草能起到活血利水的效果,以上诸药共同起到缓解疼痛,用于失眠多梦的治疗[6]。

对于阴阳两虚患者,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方中山茱英起到营养肝肾之效,山药起到益胃补肾和固肾益精之效,泽泻起到利水清热之效,丹皮起到清热活血之效[7],诸药共同作用,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患者的显效率60%显著高于采用中成药治疗的对照组42.5%;并且总有效率,观察组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采用中医综合治疗高血压,能够取得显著治疗效果,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

综上,高血压采用中药治疗,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好于仅采用中成药治疗,并且中医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对药物剂量进行加减,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进行推广。

[1]宋安华,扬小霞,张宇芬.中医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64-65.

[2]薛梅.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治疗分析[J].医学信息,2010,5(10):3032.

[3]陈松梅.72例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分析与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12):147.

[4]杨戈.中医治疗高血压103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11,9(32):172.

[5]高有利.中医治疗高血压116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0,9(16):127.

[6]毛永康.中医治疗高血压120例临床分析田[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104.

R544.1

B

1671-8194(2015)19-0203-02

猜你喜欢

组方天麻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补精益视片组方分析及研究进展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