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管理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5-10-24候汇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管理法脑血管栓塞

郭 敏 候汇娟 张 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郑州 450052)

PDCA循环管理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郭 敏候汇娟张 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郑州 450052)

目的 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脑血管畸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对一组患者进行普通管理,标为A组,对另一组患者进行PDCA循环管理,标为B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结果进行PDCA管理法的B组患者出现脑梗死的比例为5%,进行普通管理的A组患者出现脑梗死的比例为15%,可见PDCA管理法应用于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有利于减少术后出现脑梗死的现象。治疗1 d后、2~3 d、3 d后A、B两组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平均为58%、78%。说明PDCA明显提高了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结论PDCA管理法能促进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顺利进行,患者对PDCA管理法的满意明显大于普通管理法,PDCA管理法符合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要求,应该广泛应用与推广。

PDCA管理法;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应用效果

临床上,脑血管畸形(AVM)为一种先天性局部脑血管发育异常,由相互缠结、迂回扩张的血管团构成,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瘘口,其间缺乏毛细血管床,使动脉之间的瘘口产生快速高流量的分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脑血管畸形以介入栓塞治疗为先进治疗技术和主要治疗技术[1]。介Seldinger氏法穿刺插管是目前应用的最主要的介入治疗方法,它将微导管插置病变血管内行血管内进行治疗[2]。脑血管畸形在临床上的一般症状表现为病侧的搏动性头痛,同时通过听诊可听到颅内的血管杂音,其首要发病症状为脑内血肿或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多在发生出血状况后出现全身性或局限性的癫痫,其局限性的发作时存在定位的意义,患者发生的局源症状可表现为精神异常、偏瘫失语、失算失读等幕上病变或眩晕复视等幕下病变。

管理学中,PDCA管理法又称为“戴明环”,因为它是在20世纪由美国籍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提出的[3]。PDCA管理法是一个质量循环管理体系,它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循环。其中P代表计划(Plan)、D代表实施(Do)、C代表检查(Check)、A代表处理A(action)[4]。它不仅可以提高管理质量,还能够增加效益。我院为研究PDCA循环管理对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其进行研究后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脑血管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如下:A组患者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37.4±3.5)岁。有2例患者伴有高血压。出血量最小为400 mL,最大为1200 mL,平均出血量为(850±50)mL,B组患者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35.1±3.5)岁,有1例患者伴有高血压。出血量最小为350 mL,最大为1350 mL,平均出血量为(900±50)mL,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两组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两组患者相同的术前准备和手术方法。对A组患者进行普通管理,对B组患者PDCA管理法。详细地说,对A组患者术前讲解手术前患者准备、手术风险等相关手术事宜。考虑到手术是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的,所以,要在手术过程中与患者简单沟通,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手术痛苦,术后要进行常规的生理护理、密切观察有无梗死情况等普通护理。对B组患者进行PDCA管理法,主要进行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等四个阶段。计划阶段征集全科护士和医师对手术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执行方案,做到各小组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讨论并制定相关解决方案。实施阶段针对计划阶段提出的执行方案落实到位。检查阶段是将实施结果的执行结果进行检查并且反馈信息。处理阶段是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反馈,讨论并且进入下一个计划阶段,如此反复,争取对患者护理做到精心、精细、精准、精彩,要求医务人员做到尽职尽责,完成分内任务,对患者进行精细的护理方案,使上述方案充分发挥其作用。根据临床记录数据统计两组患者出现脑梗死的例数及情况,派发调查问卷120份,本研究所用调查问卷均经过专家的评定的表格,内容效度指数(CVI)值为0.78以上。根据调查问卷回收信息分析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表1 两组患者治疗24 h内、48 h内、72 h内出现脑梗死例数[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1、2~3、3 d后对医护工作满意程度[n(%)]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后出现脑梗死情况,及脑梗死程度之严重。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根据调查问卷回收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满意程度为十分满意以及满意。

1.4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出现脑梗死情况: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治疗24 h内、治疗48 h后、以及治疗72 h后进行PDCA管理法的B组患者出现脑梗死的比例明显小于进行普通管理的A组患者的比例。PDCA管理法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见表2。从表1中可以看出,进行PDCA管理法的B组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程度在逐天增加,并且明显高于于进行普通管理的A组患者。而A组患者对医患工作满意程度出现下降现象。PDCA管理法有助于增加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医患关系、互换关系的维持和增进。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脑血管畸形也可称为脑血管瘤,它非真正的肿瘤,而是属于一种先天性脑血管的异常发育造成的,其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多种发病类型,但多常见为动静脉血管的畸形,临床上按照血管畸形团的直径的大小而将其归类为大中小三种病变类型。脑血管畸形在男性中尤为多见,尤其是青年的患者居多。患该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智力减退或精神不正常的现象,如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甚至因此而失去生命。近几年来,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升高,先天性的脑血管病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但是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法更是多种多样,本研究中采用的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也是其中一种,我院为进一步探究该方法对脑血管畸形的治疗作用,特进行本次研究。PDCA管理法是一个循环管理系统,将PDCA管理法导入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中,使整个治疗过程环环相扣、紧密衔接[5]。使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有的放矢、有始有终。考虑到脑血管畸形手术具有高风险,手术过程中出现脑血管破损需立即进行开颅手术,手术后面临神经系统废损的风险,因此,手术前后的护理就显得特别重要[6]。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处理阶段紧密连接起来做好循环管理[7]。术前准备0.89 mm×1500 mm超滑丝、5F脑造影管等六种介入器材,准备数字减影机、血管穿刺包等仪器,准备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各种急救物品与药品,做好局部麻醉后,在DSA和电视监控下应用Seldins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用高压注射器造影,确定脑血管畸形位置后,注入栓塞剂,使畸形血管团闭塞,退出微导管,再行颈内动脉造影[8-9]。术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也十分关键,要让患者减少对手术的恐惧心理的同时对手术的风险有清晰的认识,手术过程中要与患者进行简单的对话,在转移患者注意力的同时判断患者的机体功能[10-11]。手术后要监测临床数据,监控患者恢复情况。其中防止血栓形成、观察有无脑梗死现象尤为关键。在平时护理的时候,要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常识普及,以便患者能够独立护理。

本研究显示,治疗24 h内、治疗48 h后、以及治疗72 h后进行PDCA管理法的患者出现脑梗死的比例明显小于进行普通管理的患者的比例。PDCA管理法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进行PDCA管理法的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程度在逐天增加,并且明显高于于进行普通管理的患者。而普通管理法管理的患者对医患工作满意程度出现明显的下降现象。PDCA管理法有助于增加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医患关系、互换关系的维持和增进。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在对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患者进行治疗时,其临床应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对PDCA循环管理方法也十分满意,并且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王莉,李敏.PDCA循环管理在痰培养标本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0):1627-1628.

[2]Yao J,Wang J Y,lai M G,et al.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stangardizing antimicrobial application in type I incision operayion[J]. China J Infect Control,2013,12(5):356-359.

[3]曹敏,陈岚.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1016-1017.

[4]徐新,王钦,胡汉祥,等.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降低医院药品报损率[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318-320.

[5]徐惠容.PDCA循环管理在住院病历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2013,19(10):1542-1545.

[6]庄素芳,霍殿琴.隐患查找制度并PDCA管理法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2012,36(1):98-100.

[7]徐小燕.PDCA循环管理法在临床用药安全强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1,(24):147.

[8]方舂霞,王琼华,杨利蓉.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5):180.

[9]刘宝凤.基于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256-257.

[10]Brown RD,Wiebers DO,Forbes G,et a1.The natural history of unrup-tured in tracrani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J].J Neuro surg,2009,68(2):352-355.

[11]Mansmann U,Meisel J,Brock M,et a1.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cases of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J].Neurosurgery,2008,46(2):272-281.

Evaluation of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Managemen i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Malformation Embolization Treatment

GUO Min, HOU Hui-juan, ZHANG Na*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ication of Plan-Do-Check-Action (PDCA) cycle in the cerebrovascular malformation patients who received embolization treatment. Methods 120 cases of cerebrovascular malformation patients who received embolization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devided into two groups 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3. One group was subjected to common management, marked as A group. The other group was subjected to PDCA cycle management, marked as B group. By applying these two management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and effects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in the cerebrovascular malformation patients who received embolization treatment.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group B was 5%, while in group A it was 15%, which indicated applying PDCA cycle management to the cerebrovascular malformation patients who received embolization treatment, helped to postoperative cerebral infarcti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health care work were an average of 58%, 78% respectively 1, 2, 3 day after treatment, which suggested that PDC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health care work. Conclusions PDCA cycle management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cerebral embolization treatment of vascular malformations smoothly.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PDCA cycle management was more than that with common management. PDCA cycle management meet with embolization treatment of cerebrovascular malformation clinical requirements, and it should be widely application.

PDCA cycle management; Cerebral embolization treatment of vascular malformations; Application effect

R743

B

1671-8194(2015)19-0008-02

E-mail: tiramisuro@126.com

猜你喜欢

管理法脑血管栓塞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