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学困生”有效转化的策略探析

2015-10-23姜东升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15期
关键词:转化初中体育学困生

姜东升

【内容摘要】加强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增强他们的体质,不应该只是口号,而是应该体现在切切实实的行动中。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身体健康的体育学困生,他们对体育课缺少兴趣,甚至带有抵触情绪。如何转化这些体育学困生的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初中体育  “学困生”转化  策略

一、体验运动安全破“障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从教几年来,我对不同的“学困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有的“学困生”素质不差,但是短跑却很慢,素质都练了,但依然快不起来,在与学生的交谈中,笔者得知这类学生是害怕在快速跑动中摔倒,没有安全感。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安全是人类的第二层需求。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学困生”做不好动作或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心理障碍是其中一个原因,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自然就会影响运动表现。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绑腰带在学生身上的方法,教师拖着学生,让学生快跑,使其充分体验快跑的感觉,自然也就体会到了快跑的安全。

又如,在山羊分腿腾跃中,部分学生无法完成动作是因为害怕摔倒,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言语鼓励学生的基础上,增加保护帮助的人数,使其充分体验到山羊腾跃的安全。

二、多样练习激发运动兴趣

第八次课改之前,体育教师为学生设置的练习难度基本一致,学优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明显大于“学困生”,久而久之,“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持续下降,运动参与的动机减小,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学优生”的差距越拉越大,直至很少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

设置不同的练习难度,不仅可以使“学困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而且有助于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如前滚翻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在无倾斜度的体操垫上完成,可安排部分有倾斜度的体操垫供学生练习,当学生能够在倾斜度的体操垫上顺利完成前滚翻时,成就感油然而生,再请他们到无倾斜度上的体操垫完成,成功的几率就高很多。

又如,跨越式跳高中,为了解决“学困生”摆动腿上摆不充分的问题,可以设置不同高度的横线代替横杆,可设五个高度的横线,并在横线上挂上铃铛,“学困生”在较低高度上练习时,只有动作基本正确,都可以听到铃声,从而增加了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有些项目,不适合设置不同的练习难度,即使设置了不同的练习难度,容易造成学生自卑的心理,这时,可考虑设置不同的、可测量的达成目标。如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练习时,“学困生”往往发不到后发球线附近,这时,可在前后发球线之间,设置不同距离的若干条新后发球线,学生每进步一点,都能得到承认,成就感自然较强,而且目标是循序渐进的,可以大大激发他们挑战新目标的激情。

又如,60米跑,单纯的以秒数的减少为学生设置目标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学生无法直观感受到自己每一次的进步,对激发学生的潜能不是很有效,可做如下调整:在跑道上60米之后,每隔1米划一条线,直至70米,以9秒时间为界,看看学生能够跑过哪条线,这样“学困生”获得肯定的机会就大大增加,每一次的目标就更具体,更直观,获得同伴和老师表扬的机会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

三、给予更多的表扬机会

体育教学中,身体素质好且运动技术掌握好的学生获得课堂展示的机会,往往多于身体素质较差且运动技术掌握不好的学生,这是客观事实。长此以往,“学困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明显低于优生,不利用其今后的学习。班杜拉认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的获得有三种途径,即先前的经验、个人的素质和社会支持。如何让“学困生”也获得更多先前成功的经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呢?笔者认为应该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如在较简单的任务中,可以请他们展示,这样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明显增加,有了更多成功的经验后,他们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就更加自信,运动参与动机就会更强。

心理学家认为激励是人类前进的推动器。“学困生”获得的激励和表扬机会往往一定少于“学优生”,教师应该从心理上接受“学困生”,关心他们,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做得更好,并在教学中付诸实际。如:在篮球运球时,“学困生”手腕僵硬,对球的控制不稳定,教师可鼓励他们放松手腕,通过练习,一旦他们的手腕略有放松,教师就应及时点出,并激励他们勤加练习,他们的控球技术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而不是责怪他们太笨,总是学不好。此外,还可以在素质练习的时候,用一些善意的谎言来激励表扬学生,如在做收腹跳练习时,虽然某个“学困生”腿基本没收,但老师依然点名表扬他的腿比前几次收的更高了,希望他继续努力,收的更高,这种做法比一直让学生收高腿部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转化初中体育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