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自主编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2015-10-23马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15期
关键词:自主

马丽

【内容摘要】自主编题是培养学生解读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中考的常考题型,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明确拟题目标,把握重难点,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切实的具体指导,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拟题能力。

【关键词】拟题目标  自主  仿拟  创拟

学习原本就是学生自我构建的体验,但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练习、习题、复习、试卷等编写的工作似乎从来都由教师来完成。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他们也可以胜任这项工作,而且会收到超乎寻常的教学效果。

如何指导学生自编题目呢?不同的方式或角度又各有什么作用呢?

一、明确学习目标,深入理解学习重点

在学生自主编题之前,教师必须提出非常明确的目标,并且要让学生明白出题的知识依据,熟悉重点、难点。有了目标,就有了出题的方向,有了重点和难点,就有了出题的鲜明倾向性,避免盲目,不知所措。

同时学生自己最好要以题目的形式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进而分析自己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是否透彻理解了学习的重点,突破了学习难点。因此,这就迫使他们必须要盘点先前的学习,及时排解疑难。而这样做无疑又鼓励了他们的学习行为,懂得梳理、总结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寻找典例,积极进行变式研究

起初,学生可能并没有掌握拟题的一些适当的方法,这需要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方法的引领,学生就会少走弯路,提高拟题的效率。

1.仿拟。即仿照教材或其他经典例题拟题。有现成的例子,学生就会感到拟题并不困难,能够提高拟题的兴趣,享受到拟题的成就感。

(1)仿形式。即完全仿照现成例子,只是改变必要的数据或转换相近的条件。这种拟题相对容易,大众化,具有普适性。

例如:拟题目标:角的平分线性质(探究、掌握作角平分线的方法和角平分线性质;提高综合运用三角形全等、角平分线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原题:

已知:∠AOC=∠BOC,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点D、E。(如下图)

求证:PD=PE。

仿拟:

已知:如上图,∠AOC=∠BOC,点P在OC上,在OA上取D,连接PD,且使PD⊥OA。在OB上取E点,连接PE,使OD=OE。

求证:PD与PE之间是什么关系?PE是否垂直于OB?

分析:仿拟题目只是改变了部分已知条件,少了“PE⊥OB”,把它移到结论上,作为求证的目标;“求证”看上去虽然改变了,但是,实质上仍然是指向“PD=PE”“PE⊥OB”,即角平分线性质中“角平分线上的任何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很显然,这样拟题的难度明显要小一些,且能够在现成例题的基础上巩固对例题知识指向点的理解,不过,因为它缺乏明显的实质上角度的改变,即具有单向性的弊端,所以无法更全面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概念。

2.创拟。即明显地变换不同的角度,创造性地拟制题目。或者针对原理、概念的某一构成元素设题,或者将结论变成条件,将条件变成结论拟题;或者将目标知识点、能力点与其他数学问题链接融合,整合拟题;或者将数学现成题目元素与应用情境联系起来拟题,等等。

“创”主要体现在创造性思维上,不是平面、线性的思维,而是多角、立体地运思,体现出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彰显出“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学生天生就具有良好的想象力,这表现在数学上同样如此,只要稍加点拨即可。

例二:拟题目标:理解、运用三角形定理。

拟题思路:

(1)到角两边的距离都会相等的点,一定都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这个角平分线其对边所成的两条线段与这个角的两邻边对应成比例。

(3)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4)三角形是三条角平分线交汇的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必定相等。

(5)一个新规划的交通枢纽涵盖火车站、高度公路、飞机场等三处主要实施,请你论证一下,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设置一处大型的公共汽车站,要求这座车站从距离上离三处主要设施最近。

(6)你能用正弦定理论证角平分线定理吗?可利用圆的知识(作三角形的外接圆)。

猜你喜欢

自主
浅析新课改模式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自主、合作与探究
再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物理教学“四忌”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