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2015-10-21李劲松张钢

学园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以人为本形式

李劲松 张钢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中等职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条件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的或者单项的考核和评定的制度。它能准确地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价,为学校改进工作开展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部门改善宏观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教学质量 评估 形式 体系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5-0184-02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中等职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条件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的或者单项的考核和评定的制度。它能准确地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价,为学校改进工作、开展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部门改善宏观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可以增强中等职业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发挥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监督作用,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本文从教学质量评估的价值取向、教学质量评估的原则、教学质量评估的内容、教学质量评估的形式四个角度,探讨教学质量评估在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 教学质量评估的价值取向

教学质量评估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或办学者或教育教学管理者和教育教学实施者依据已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运用一定的可有效操作的方法和指标,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及其效果和影响进行评议和估测并形成结论,为完善和改进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相关信息服务的一项工作。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某项教育教学评估的内涵,充分恰当地认识和发挥某项教育教学评估的作用。

发展是教学质量评估的唯一取向。价值取向也应与高等教育的质量、质量觀和质量标准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相适应,其基本价值取向也应是促进学校的发展,帮助中等职业学校构建能够不断地满足外界质量要求发展变化的环境和机制,促进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以促进学校乃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这一价值取向应包括这样几个含义:

第一,评估最重要的目标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重现状,更看重发展趋向。通过教育评估从学校现状分析中勾画出发展的趋势,从而明确发展目标,制定阶段目标;创设发展的环境,营造发展的机遇,确保教育质量。

第二,发展现状分析应包括静态的现状分析和动态的发展分析。静态的现状分析包括:学校间的比较性分析、整体性的协调性分析以及局部性的关键点的分析。动态发展性分析包括:历史的过程性分析、整体的协调性发展分析以及局部的关键发展点分析。

第三,教学质量评估应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建立有利于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环境和机制,帮助学校建立内部的质量保证体系。我们不但重指标,而且更看重发展潜力。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应与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相一致,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发展的内驱力,达到结构优化、资源优化、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办学条件改善和职业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要从指标分析,加上核心点的分析,提炼出对核心问题的探讨,激发其发展潜力。

第四,教学质量评估应注重评估内容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同时考虑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我们不但重外延,而且更看重发展内涵。中等职业学校以规模快速发展为标志的扩张式发展阶段正转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效益的内涵发展的新时期。要从指标及指标相关的内容,看发展可能涉及的各种因素,形成发展内涵。

二 教学质量评估的原则

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原则,是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开展教育评估活动的主要依据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它体现着教育评估本身的客观规律和特点,可保障教育评估活动的方向性、科学性、可行性。

方向性原则是决定并保证教育评估活动性质和方向的准则。教育评价的科学性问题,是关于教育评价有无客观性的认识问题,是教育评价要正确回答的理论问题,是关于教育评价活动能否排除主观性干扰因素的实践问题,是教育评价活动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的教育评价实践问题。

教学质量评估的可行性体现在:(1)中等职业学校的需

是指教学质量评估是否有广泛的市场空间;(2)社会是否有知晓教育现状和发展的欲望,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服务的机构是否能吸引受教育者;(3)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是指学生对教育有兴趣,同时还要有学习的能力;(4)社会需求是否有持续性;(5)自己有什么样的能力与资源来经营,是指你是否有能力来操作这样的项目。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能力和资源,别人能做成的项目不代表你也能做成,所以要量力而行,适合你的项目才是最赚钱的项目,这是评估一个项目最关键的要素。

第一,目标的方向性、过程的发展性、基础的激励性相结合。教学质量评估不是直接目的,而是通过对教育的价值判断,优化教育过程,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明确发展方向,确立发展途径,创设激励机制,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创设外围条件。

第二,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工作的着力点应从宏观思路转变到如何使学校主动地适应社会需要的轨道上来。必须从系统总体出发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以确定是否可行。可行性研究是对多因素、多目标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评价和决策的过程。

科学性与可行性是在对学校现有管理框架的结构分析,从科学和发展的角度建构新的管理模式,提升学校的管理。

第三,点面有序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定量对学校教育各个组成部分的观察,发现规律,获得整体的认识。通过定性分析对学校整体审视,发掘深度,获取全部和整个的认识过程。

三 教学质量评估的内容

1.制度建设、发展规划

推动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服务与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教育行政管理新机制,建立办事高效、运作协调、行为规范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

加强教育评估与行政、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开放的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运行机制。要以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制订发展规划为起点,监控规划实施过程为基础,评价学校发展规划达成度为重点,不断完善对学校规划的会商评审、监控调整和自评指导等工作。

2.专业引领、教师发展、示范辐射

要探索核心专业作为“传播源”,骨干教师作为“传播介质”,中等职业学校为发展提供“传播途径”,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作为“传播受体”,健全开放、多元、竞争、有序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完善教师考录、公开选调政策。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逐步实现教师合理流动。

3.中等职业学校特色

中等职业学校特色是指学校工作的某个方面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即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状况。特色就是事物表现出来的格外突出的色彩、风格和特点等。对职业教育应注重专业设置在贴近地方产业发展,走出办学机制、专业设置、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改革特色,寻求更大的发展,办出学校特色。

所谓特色学校,是指在贯彻职业教育方针,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中等职业学校整体工作达到良好水平的基础上,从校情出发,有自己的理念、思路、独特的举措,整合发挥特色资源,形成独特的、优化的、辐射的、稳定的职业教育特征、风格和个性,为社会企业、全校师生所认同,并形成传统,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学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校园环境、学校设施等方面均区别于一般学校,特色学校应注重精神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鲜明的办学特色。

四 教学质量评估的形式

教学质量评估可以分为发展性评估、办学资格评估(合格评估)、教学水平评估(水平评估)、专项评估(选优评估)。

办学资格评估是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领导班子、办学条件、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等内涵的指标性评价,是设置中等职业学校的最低标准。教学水平评估是根据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自身的条件和潜力,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教学发展目标、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服务对象。专项评估则针对一定时期社会企业关注的重点内容,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焦点、热点、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评估,目的在于解决关键问题,提升关键内容,使重点和难点问题成为发展的支撑点。

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性评估具有积极的意义。发展性评估关注学校发展的目标、学校发展的潜力,注重学校发展过程中问题的诊断,寻找学校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从而发现学校的教育价值,判断学校的价值,实现学校教育价值的增值。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学校也因其独特的社会价值而被纳入社会系统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学校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异,又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由旧质到新质的整体演变过程。

中等职业学校在组织制度建设方面的知识积累已经为学校的个性经发展奠定了足够的基础。学校的组织体制、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基本处于有序状态,并进入和谐的稳定状态。只有学校发展的内部和外部机制处于高度和谐状态,这类学校才能培养出社会公认的全面而有高质量的学生;学校的办学经验才能在本地区辐射,有需要时才能为外校输送干部和教师;学校才能总结出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经验,为本地区、本市乃至全国作指导典范。

从现实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状态来看,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各项资源要素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会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产生“波动”乃至“逆行”,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过程也存在一定的可逆性。

发展性评价采取的是根据学校经济环境、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办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在进行评价时以不同的标准进行,着重考虑的是学校的发展幅度和办学效益。因此,发展性评价更有利于激发不同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校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获得超越于现在的发展,才能真正做到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发展性评估指标是一个动态的指标,是以现时是原点,逆推1年、2年、3年……之前,规划1年、2年、3年……之后。

发展性评估包括在国家统筹基础上的学校发展规划;中等学校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定位;在原有基础上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优化教师队伍形成可持续的自主发展体系;优化教育过程,建立适应低于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的体系;在学生发展水平(学业质量、心理健康、体质状况)的科学评价指标;学校建设在地域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等等。這些指标体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规划中,体现在中等职业学校为完成既定的发展目标的过程之中。

〔责任编辑:林劲〕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以人为本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