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2015-10-21石颖

学园 2015年5期
关键词:感知力品析伯父

石颖

语感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的解释为:对语言表达的直接感受。语感是對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呢?

一 听、说、读、写培养语感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听是感知,在听的过程中大量积累语言材料;说是对听的反馈,是对语感的理解,把积累的语言材料表达出来;读、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语感的进一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结合训练,可以不断发展、丰富语言积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语感。

1.听说训练,感知理解

课堂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主阵地。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逐步做到听清楚、听完整,听出要点,在听中思考,在听的过程中感知并积累语感。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反馈,是对语感的理解,把积累的语言材料通过理解、感知,再用言语形式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训练,从而逐步提高语言感知力。

2.读写相融,丰富积累

在听说的基础上,多读、多写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正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得多了,自然能领悟书中的含义,从而为写打下夯实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要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悟结合,培养语感。

二 品析感悟,丰富语感

语言敏锐的感知力是语感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品析语言,体味情感,在想象意境中丰富体验是语感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品析感悟语言,展开作者、文本、学生、教师间的对话交流,准确把握文本内涵,扩展语感培养的外延,进而达到丰富语言、训练语感的目的。

1.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抓关键词语,品析感悟。如《怀念母亲》一文,文中写道“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理解“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两个词语的字面意思,学生很容易就能达到。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两个词语所蕴藏的情感呢?通过读文章,结合作者在文中叙述的“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等相关文字背景,再去品味“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就不难体会到作者在文字中所蕴含的因失去母亲而无限痛苦、无法自已的痛楚。语言与情感的融合,品析与感悟的结合,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发展语感。

品重点语句,挖掘内涵。文章当中的有些句子,学生一读就懂;而有些句子含着深层的意思,需要引领学生细细揣摩,用心体会。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文中讲道:伯父跟作者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作者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说“还是我的记性好”,作者听了“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伯父真是在夸自己的记性好吗?通过引领学生细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学生就能够读懂伯父表面上在夸自己的记性好,其实是在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师生再回到文本,自然会有更深的体会。学习语言不仅要读懂文字的意思,更要读懂文字背后蕴藏的含义,读悟结合,体会文章情感,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2.启发想象,丰富语感

中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把语言文字内化为形象、生动的想象,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重要内容。《最后一头战象》一文中,描写战象嘎羧在生命行将走到尽头,重回打洛江畔凭吊战友这一部分,笔者引导学生想象嘎羧重回战场凭吊战友时内心的感受,就不难体会到战象嘎羧的忠诚善良、有血有肉、重情重义。学生通过想象,既加深了内心的情感体验,又积累了语言、丰富了语感。

3.联系实际,扩展外延

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启发内心感受进行情感体验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是激发语感感知力的又一途径。《钓鱼的启示》一文写道“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通过联系学生类似的生活体验,引发情感共鸣,就不难理解句子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披文以入情”,学生在这样的言语活动中,语感的感知力自然得到了发展。

三 内外结合,发展语感

有数量、有质量的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语感的获得依赖于丰富的语言积累,而语言积累仅依靠阅读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学好课文之余,大量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可以通过开展类文阅读、群文阅读、整书阅读等多种阅读尝试,课内外整合,丰富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积累多了,语感能力自然就能提高。

生活中处处皆语文,生活是培养语感的活教材,培养语感得法于课内,丰富于课外。多彩多姿的生活是丰富语感、发展语感的源头活水。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除了课堂学习外,更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在观察中思考,沉淀于内心,感受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把生活所得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在生活和课本之间打通语感的通道。多途径实践语感才会对语感有更敏锐的觉察力,如此往复,不断积累,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学生的语感。

〔责任编辑:庞远燕〕

猜你喜欢

感知力品析伯父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一幅油画
伯父的黄昏恋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美术活动中幼儿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感知力的提升策略
奏响音乐教学的和谐之音
鉴赏形象,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途径
永远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