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15-10-21白玛仁增

学园 2015年5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意识语文教学

白玛仁增

【摘 要】素质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和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实施的一种教育,是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新教育模式,它的教育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快乐地成长和生动活泼地发展,那么如何进行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呢?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5-0123-0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个教育改革的落实情况和成效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未来社会中每个成员的文明程度,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落实教育方针、政策,把握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每个方面,使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都有所收获,都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一 转变教育思想

有的学校、教师每天都在口头上喊着“一定要实施素质教育”,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行的却是过去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致使学生的特长发挥不出来,无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转变教育思想,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中要转变教育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想,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节课堂中。要确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主角,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力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指导者、引导者、组织者,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为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而服务的。所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是教学的关键,成功的教学能体现出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只要教师放手给学生时间、机会、发展空间,学生就能勤动手、勤动脑地开展各项学习活动,能积极主动地探究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经验,寻找学习技巧,从而科学地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语文课内容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 重视人格教育

人格是心理素质的综合体,它既是发展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依据教学的内容,我认为人格应是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这种健全人格的内容包括: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趣、健全的思维、坚强的意识、坚忍不拔的精神等。人格教育就是为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宽广的胸怀所实行的一种综合教育。语文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与思想性的特点,语文教学在塑造健全人格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语文教材内容是从文学、历史、科学和哲学等诸方面选出的精品,综合地反映着自然、社会与人生,综合地反映着古今中外真与伪的对立、善与恶的对立、美与丑的对立,语文教材反映的真善美为培养学生崇高的情操提供了丰富而有效的源泉。语文教材语言的形象性与生动性可以使历史人物复活,现实人物再现,文字描述的锦绣河山让人欣赏,深情妙理让人品味,阅读课文本身就是一种接受人格教育熏陶的方式。注重人格教育渗透在授课过程中,将其渗透于写作指导中,指导学生认识到,写作如同生活、做人一样,必须要有求真、求实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写出的文章“有血有肉”,不管是自己或别人读起来都有吸引力,给人带来一种回味无穷的享受。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思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語文的人文特征,重视人格教育的渗透,实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整体目标。

三 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意识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并不是把哪篇课文讲深讲透,也不是单纯地灌输语文知识,而是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地去求知、去发现问题、去质疑、去解惑,从中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训练学生创造美的双手、陶冶学生欣赏美的心灵、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学到终身能坚持自学的本领、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思想意识,最终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思想意识,这既是终身教育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科技进步的需求。语文意识的内容包括朗读欣赏的意识、妙语词汇积累的意识、书写规范的意识、发现创新的意识、审美评价的意识等,这些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本身具备强烈的语文学习意识,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学生们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受到强烈的文化熏陶和身心陶冶,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学习角色,逐渐形成习惯,形成学习语文的思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读好书,教会学生怎样读书,如何掌握读书技能。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勤于笔耕的习惯,久而久之听、说、读、写的能力逐渐提高了,学习能力加强了,并形成了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思想意识。

以上三点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和重视人格教育实际上就是改变过去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利用先进科学的教育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地探究学习知识的方法,学到终身能坚持自学的本领。

〔责任编辑:庞远燕〕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意识语文教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