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冶金工程新工艺及新技术课程立体式教学法的探索与研究

2015-10-21李林波武姣娜方钊

学园 2015年5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李林波 武姣娜 方钊

【摘 要】本文以选修冶金工程新工艺及新技术课程的研究生为对象,研究立体式教学法的应用实效,通过反复的实践并不断地总结经验,反哺研究生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并以创新性能力培养为支持点,为形成一套实用性较强并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研究生课堂教育模式提供帮助。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主体式教学法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5-0076-02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冶金新工艺及新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冶金类研究生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冶金类专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针对本门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索与改革,不断提高冶金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十分必要。

一 课堂教育教学的探索

1.研究对象

以连续三届研究生为对象(即2011~2013年选修冶金工程新工艺及新技术课程的研究生),分别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法及立体式教学法开展教学(各占50%的课时)。在授课前,对所有学生进行测评,筛选出其中在学业成绩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的学生,作为实际的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生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

2.立体式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为每位学生设置一项具体的任务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任务内容的设置必须要引出教学目标,能够使学生对探索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在设置任务时,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入其中,使任务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以及个性的发展。任务确定后,教师向学生详细地讲清任务,同时结合任务详细讲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用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思考问题的基本原则。

3.课堂教学的过程

立体式教学在课堂教学前,至少给学生留有一周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和准备,课堂上,教师把讲台还给学生,学生们采用PPT等多种形式讲述相关内容(在大纲范围内,由教师提前告知学生),之后进行讨论与提问。其间,教师可对学生的讲述加以引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指点,从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并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汲取知识。

4.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进行纠正说明以及总结评价,从而保证学生所讲内容的正确性以及完整性,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除了专业问题外,每位学生要发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其他学生要进行提问,使学生们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養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及科学素养。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此次任务完成中的表现,对目标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等。

二 立体式教学法的应用

立体式教学法旨在保障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强化思维能力的训练。经过对三届选修冶金工程新工艺及新技术课程的研究生进行的对比实验教学,选取72名无显著差异的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立体式教学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1.对于拓展视野的帮助

研究生的学习需要以开阔的眼界来观察与研究专业领域内的热点问题。研究生不能沉浸在周围的小环境下,需要放眼世界,从更大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分析和处理问题。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立体式教学法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但仍有8%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无助于拓展学生视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教师所设置的任务所包含知识面还不够广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查找资料的途径比较局限,文献查阅能力有待提高;(3)教师应当收集一些学生收集能力范围之外的有用信息教授学生,从而起到引领作用;(4)各个学生在讲述自己所准备的材料过程中,因为个人表达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差异,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2.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23%的学生认为,该课堂教学法对于其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效,44%的学生认为该方法是有效的,完全认同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同时,也有5%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对于其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效果。这主要是因为:(1)受大纲对于课程内容规定的限制,课程内容涉及面仍显较窄。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授课内容的改进,强调交叉融合。(2)交流不足,学生们还没有完全适应该教学法,课堂上稍显怯懦,同时,教师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这种新型教学的课堂上,并没有完全消除“填鸭式”教学法的影响,教师往往在点评过程中,进行了某些灌输,对学生们的思考有些束缚。

在立体式教学过程中,可适当邀请某些冶金领域知名教授前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们开展对话与交流,锻炼学生的胆量,同时,也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启迪学生们的思维,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3.对于提高科研能力的帮助

良好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这包括资料收集与处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与口头表达的能力等。研究发现,仅有2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对于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这说明,就培养学生科研素养而言,该教学法仍需适当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可度。同时仍有3%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对于提高其科研能力没有帮助。究其原因,主要是:(1)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这需要教师融理论教学于实际之中,让学生明白所学专业知识的用途以及运用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在教学过程中,科研方法方面的内容应进一步增强,也就是增加方法论方面的内容,教授学生科学思考及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科研能力。

4.知识收获方面

对研究生而言,重在能力及方法的学习,但是作为课堂教学,知识的传授也必不可少,只是与本科生相比,所获得的知识应更加前沿,更加接近实际。通过调查发现,有20%的学生认为,通过该教学法,其所获取的知识量一般,更有5%的学生认为,并没有通过该教学法获取更为丰富的前沿知识。鉴于此,在应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时,应着重注意:(1)注重价值引导,强调知识的作用,诱发学生获取新知的欲望;(2)注意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处理好之间的关系,重视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实现课程学习为科研服务,在科研活动中又获取新知的良性循环。

三 结束语

基于冶金新工艺及新技术课程的立体式教学法,激发了学生主动接受最新前沿知识、科研动态及思维方法的兴趣,对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立体式教学法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欧宗起.如何在研究生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6):6~10

[2]郝明君.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5~118

[3]张喜德.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65~66

[4]周守军.研究生教学改革:面向不确定性知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6):53~57

[5]高芳祎.我国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改革效果的调查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27~31

〔责任编辑:林劲〕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