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学生宿舍管理中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2015-10-21王万江郭苏红张苗

学园 2015年5期
关键词:锻炼学生宿舍就业能力

王万江 郭苏红 张苗

【摘 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与学生教育工作相辅相成,在日常宿舍生活中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促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已成为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就业素质和学生宿舍管理两方面予以阐述,探索两者的契合点,研究在学生宿舍管理中,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成长与提高。

【关键词】学生宿舍 就业能力 锻炼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5-0042-02

现如今,大学毕业生人数远远“超标”,而他们需要面对的除了就业岗位的激烈竞争,还有连年严峻就业形势下水涨船高的应聘“门槛”。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有:(1)高校扩招,造成毕业生数量陡增;(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结构调整中的岗位需求在变化;(3)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始终未能跟上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就大学生本身来说,在校期间提高就业能力,已成为提升毕业时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求职技能,其中专业技能主要是从专业课程里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学生宿舍的日常生活和管理中,能给大学生提供锻炼平台和空间的,主要是通用技能和求职技能两种能力。

一 在宿舍生活中提升大学生的通用技能

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通用技能是所有职业或岗位工作所需技能,具体为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在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通用技能也就是提升其综合能力,主要有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个人形象设计能力等。这些综合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生本人的学习和锻炼,那学生宿舍又能提供什么样的学习空间和锻炼模式给学生,这是我们要探讨和研究的。

1.进行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摆脱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随着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在愈发多元化的同时也必将更加社会化、实用化。高校要将大学生看成具备社会责任能力的社会个体,从体制上要求学生自立,在学业上强调学生自主,在生活实现学生自理,让学生为自己负责,而不再是学校一味地为学生充当“保护伞”,

学校为学生的学业、生活负全责,打破并摆脱长期以来的高校与学生之间的非常态关系。

2.高校领导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逐渐成熟,使得高水准的师资力量在各高校的教育工作中实力相当。各高校要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必须将实践锻炼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努力实现对学生的行为管理转化成思想管理,更要充分重视学生宿舍的建设与管理,把学生宿舍作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基地。在学生宿舍建设和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鼓励创新,勇于开拓,从制度上、经济上予以大力支持。

3.搭建提升学生能力的平台,努力实现宿舍学生自治

在学生宿舍管理中,通过实现学生自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大学生宿舍都是群居环境,通常是由宿舍长负责日常的宿舍工作,但由于缺少系统管理和监管,工作的效果参差有别。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工作,就要打破现状,首先要成立学生宿舍自治管理委员会,每栋学生宿舍要有楼长,每层有层长,每个宿舍有宿舍长,逐一承担自己的责任。参照社区居委会的模式协调学生之间生活和学习上的矛盾或纠纷,让学生们有事能主动找到宿舍长、层长或楼长帮忙,让学生生活问题在学生宿舍自治管理委员会中得到及时妥当的处理。

4.完善管理规章体系,提高宿舍自治学生干部“待遇”

在学生宿舍自治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依法治楼”,首先得“有法可依”,所以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自治管理制度。既要有学生宿舍的安全、卫生、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体系、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也要完善楼长、层长、宿舍长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纪律规范,还要体现辅导员、班主任在宿舍文明建设中的积极影响力。要实现学生自治,首先得有能力突出的学生干部从事自治工作,那就得通过提高自治学生干部的“待遇”来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干部,如与职务分、荣誉表彰、奖学金等学生关注的利益相联系。

二 在宿舍生活中培养大学生的求职技能

在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要经历求职阶段,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其中很多的失败都是由于缺乏求职技能导致的。在学生宿舍建设和管理中,要培养学生们的求职技能,不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临时抱佛脚就可以的,也不是多面试几家总结经验就能成功的,如择业心态、语言表达、仪容修养、求职材料、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求职技能都可以在宿舍生活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1.开展多元化的宿舍文化建设,植入就业理念

在学生宿舍开展规模不等、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建设活动,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积极建设健康、卫生、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并将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能力分析与测试、素质拓展、办公基本常识、职场礼仪等活动有计划、有步骤的在宿舍区予以开展,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生活常态里传递职业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植入就业理念。

2.在从事宿舍工作的学生干部筛选培养过程中,强调职业意识

要完善學生干部的选拔制度和程序,在招聘、培训、考核各环节中,模拟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工作予以进行,在高标准、严要求、优胜劣汰后提供足够的上升空间。还要给学生提供仪容修养、求职面试等锻炼的机会。在队伍管理和具体工作开展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营造职场氛围,强调职业意识。

3.成立学生宿舍的“就业广角”,锻炼就业能力

在宿舍区提供多个“就业广角”的活动场所,可以开展职场礼仪培训、模拟商场谈判、职场心理咨询、专业成果展示、成功就业或创业展示等相关活动。将“就业广角”建设成类似于社区公园,既能给学生提供人际交流和技能锻炼的平台,也能及时传递社会或学校当下的择业、就业思想。“就业广角”遍布于学生宿舍区,营造出的就业氛围环绕于学生生活中,在广泛提供就业相关信息的同时,也能激励学生们勇于探索和追求,还可以给一些学生以提升就业能力的紧迫感,从而积极锻炼自己,提高就业能力。

三 学生宿舍管理与党团建设、心理咨询、资助等工作密切联系

学生宿舍管理是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任何职能的发挥都不能闭门开展,要充分发挥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还必须与大学生党团建设、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资助等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密切联系。在学生宿舍生活中开展党团建设,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生宿舍生活中推广心理咨询工作,让学生们理智科学地认识心理咨询工作,培养大学生开拓进取的心理品质。在学生宿舍的建设和管理中,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职能,同时勤工助学的薪酬制度更能体现职业状态。校园环境作为育人文化的一种载体,对良好教风、学风的养成等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贯穿于学生宿舍建设和管理中,营造饱满有节奏、和谐有突破的生活氛围,创建健康积极、勇于创新的宿舍思想环境,努力实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

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宿舍建设和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保障学生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学生在宿舍的时间,努力将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学生的思想衔接,为学生们搭建多种交流和实践的平台,使学生们可以在谈天说地中锻炼能力,在常规宿舍生活的不同环节中提高综合素养。各高校更应正视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从专业技能、综合能力、求职技能多个方面着手现在,着眼未来,大刀阔斧与精雕细琢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军华、孙志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4)

[2]刘珂珂.大学育人文化刍议[J].高校教育管理,2013(4):21~25

〔责任编辑:林劲〕

猜你喜欢

锻炼学生宿舍就业能力
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探析
不要轻易剥夺孩子们成长的权利
基于JSP的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数学中锻炼高中生意志
浅析体育教学实效性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因素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