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学术英语教学研究现状

2015-10-21闫超亚

学园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术英语方法研究

闫超亚

【摘 要】学术英语是与某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的英语,是基于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以教授学术英语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语言教学模式。国内许多学者认为学术英语是中国大学英语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此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近年来学术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归纳,为外语教学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术英语 研究 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5-0035-0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步提高、企事业单位对ESP人才的需求实现量化、大学英语师资力量逐步壮大、教材开发实力逐步加强,目前国内将学术英语课程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改革方向之一的呼声越来越高。如蔡基刚明确提出学术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改革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大学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的延伸。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研究法,从理论上分析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学术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中国外语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一 学术英语理念概述

ESP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Hutchinson & Waters将专门用途英语分为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和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EOP)。

作为ESP的一个分支,EAP是与某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的英语,是以教授学术英语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语言教学模式,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 & Waters,1987)。Jordan根据学术英语的特点,把EAP细分为一般学术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EGAP)和专业学术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ESAP)两种。EGAP最早是英美大学为国际留学生开设的预科性质的英语强化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即基于技能的学术英语,目的是帮助学习者能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学习专业课程或从事研究活动,即为专业学习提供语言支持。ESAP是以某一学科领域为内容的英语教学,如软件英语、工程英语、医学英语等课程。注重某一学科的词汇、语篇、体裁如修辞和原语篇和交流技能,是基于内容的学术英语,偏向知识性。EGAP教学主要是教授跨学科语言中共核部分,完全可以有语言教师担任。此外,EGAP是主要训练学术口语交流能力和学术书面交流能力的课程,即如何听学术讲座、做笔记、参加学术讨论、进行学术陈述、学术阅读和学术写作,注重培养学习者认知学术语言的能力,是“适合所有专业学生具有共性的学术能力教学”,因此基于技能的学术英语更适合中国内地大学的情况。

二 国内学术英语教学研究现状

从CNKI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可知,早在1980年国内学者钟桂芬、陆效用就开始探讨公共英语和ESP区别,在文章中提到学术英语教学。截止到现在,发表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研究的论文已有117篇,其中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论文有71篇,研究内容也是多种多样。

1.国内学者对学术英语教学的理论探索

目前国内高校通用英语教学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急需改革。针对这个实际又紧迫的问题,国内学者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中一个观点就是学术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是从基础英语到双语或全英语专业教学的衔接性课程。这个观点是诸多学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开展学术英语教学来取代传统的通用英语教学进行广泛的理论探索而得出的。如马武林通过界定和区分学术英语、专门用途英语、专业英语、学科英语、双语课程、全英语课程提出并解释了学术英语课程开设的主要内容。此外,他还对学术英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系统探究,包括学术英语课程设置原则、学术英语课程内容设置和学术英语课程的授课方式和手段。柳君丽、范秀云通过系统介绍英国学术英语发展状况阐述了对中国开设学术英语的启示。张为民、张文霞、刘梅华基于清华大学公共外语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从理论上探索了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变。蔡基刚通过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消亡的依据:即:(1)近年来中国大学新生英语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2)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不能仅限于打基础阶段,这不但使大学英语教学滞后,也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而代之的就是要实行结合内容学习的语言观即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3)结合各个学者的观点,提倡基础英语教学应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而大学应直接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在此基础上,蔡基刚明确提出了中国大学公共英语发展方向是学术英语教学。

2.国内学者对学术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通过实证方法探讨学术英语教学在国内大学开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学术英语课程实施等研究,相对于理论探索来说,其数量还是欠缺的,主要以蔡基刚开展的一系列研究为主。如在蔡基刚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中,作者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获得的研究成果和结论。著作的核心理念是大学英语目前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或称为后大学英语时代,未来中国高校大学英语应以专业英语教学为主,而学术英语教学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桥梁和阶梯。该研究从2008年开始持续到现在,研究对象涉及全国21个省市的36所大学,因此这项研究代表性强,基本反映了国内各个地区大多高校的外语教学现状,为国内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 结论

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较高要求的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听力和学术阅读能力,要求学生“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更高要求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簡短的报告和论文”。这对目前国内高校通用英语教学提出了挑战,正因如此,目前针对全国公共外语教学的改革呼声越来越高。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探讨了国内学术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从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为中国外语教学提高提供一些理论方面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蔡基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柳君丽、范秀云.英国学术英语教学的发展及对我国开设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

[3]马武林.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内容设置探究(一)——学术英语[J].外语研究,2011(5)

[4]张为民、张文霞、刘梅华.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J].外语研究,2011(5)

〔责任编辑:林劲〕

猜你喜欢

学术英语方法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EAP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转型刍议
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探究
研究生英语基础与EAP能力培养之关系探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