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注射针技术在消化内镜诊疗操作中的应用

2015-10-21田建军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诊疗临床疗效

田建军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注射针技术在消化内镜诊疗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消化内镜诊疗操作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消化内镜诊疗操作中采用内镜注射针,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注射治疗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成功率为96.4%,对照组患者注射成功率为81.8%;观察组患者的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注射针技术在消化内镜诊疗操作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关键词:内镜注射针技术;消化道内镜;诊疗;临床疗效

随着我国医学的进步,消化内镜诊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诊疗上所应用到的医疗器械附件也更加复杂[1]。因此,本文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消化内镜诊疗操作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在消化内镜诊疗操作中采用内镜注射针以及常规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注射治疗成功率。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消化内镜诊疗操作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男35例,女20例;年龄14-91岁,平均年龄(63.24±11.37)岁;病程0.5-4.6个月,平均病程(3.21±0.24)月;其中消化道出血患者43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6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13例,溃疡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14例)息肉患者12例。对照组患者男36例,女19例;年龄15-88岁,平均年龄(64.25±12.37)岁;病程0.7-3.8个月,平均病程(2.67±0.51)月;其中消化道出血45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4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15例,溃疡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16例),息肉10例。在病理检查下两组患者均为高级别腺瘤病变。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消化内镜诊疗操作中采用内镜注射针,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常规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在消化内镜诊疗的过程中采用的均为同一种型号(23G)的注射针,并采用同一种注射技术,而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变类型以及病变部位等情况选择不同规格的内镜注射针以及注射技术。包括对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注射硬化剂用型号为25 G内镜注射针,注射角度控制在30°-40°之间;对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注射组织黏合剂用型号为22G内镜注射针,注射角度控制在35°-45°之间;内镜下止血用型号为23-25 G之间的内镜注射针多点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注射液,每点控制在0.5-1mL之间;ESD或EMR行黏膜下注射时用型号为23-25 G的内镜注射针快速注射法。上消化道内镜诊疗操作宜用针长4-6mm之间。针尖角度控制在14°;下消化道内镜诊疗操作宜用针长4 mm左右,针尖角度控制在30°。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1.2.1 医疗器械以及注射用药品

前视电子胃镜和电子肠镜、不同规格一次性内镜用注射针等,硬化剂聚桂醇、组织黏合剂康派特、肾上腺素注射液、 生理盐水等其他药品[2]。

1.2.2 硬化剂注射方式

将装有聚桂醇液体的注射器连接在内镜注射针上,排尽空气后将其插进活检孔内,直接采用注射技术进行止血。一般来说,一个出血点局部采用聚桂醇注射液剂量在5-15ml之间,不得超过15ml[3]。当聚桂醇注射液值剩下1ml时,护理人员需要边退针边注射,为了避免出血,需要将针眼封闭。但在注射的过程中注射针的外套管应該停留在原位1min左右,一直到患者的血液凝固后再收回注射针的外套管[4]。最后护理人员要仔细地观察患者穿刺点的出血状况,若针眼出现少量的渗血则可以停止,但若患者的针眼出现喷射血的状况则应该立即在出血点附近继续注射。除此之外,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对患者使用硬化剂的剂量将其治疗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剂量过大患者容易发生溃疡等并发症,剂量过小则容易出现再出血。若患者在发生注射后针眼出现喷射血,护理人员应该立刻配合内镜医师对患者进行再注射或插管[5]。

1.2.3 组织粘合剂注射方式

一般来说,常用组织黏合剂康派特注射的方法包括碘化油、组织黏合剂康派特以及碘化油。在内镜注射针管内装满碘化油,若对碘过敏的患者采用剂量为50%的高渗葡萄糖,当注射剂刺入患者的静脉内要快速地注入组织胶,在实际过程中要根据患者曲张静脉的直径大小注入1-2ml/点,将注射针内的组织黏合剂康派特注射液推入患者的静脉,在注射完毕后为了避免胶出现粘黏,要快速地将注射针退出[6]。由于组织黏合剂的固化时间较短,容易与患者的血液以及水接触后出现凝结。因此护理人员在内镜诊疗操作中采用的注射针、注射器要确保其处于干燥的水平,一般来说,为了避免针眼出现堵塞,要选用大型号的注射针。

1.2.4 止血注射方式

插入胃肠镜后用灭菌注射用水反复快速冲洗后将出血病灶暴露,当护理人员发现患者的病灶后,采用内镜注射针在距病灶的1-2mm处3点或多点注射肾上腺素,需要注意的是每点注射0.5-1ml左右,且剂量的总量不得在10ml以上。肾上腺素能显著地收缩小血管,减少血流量,并减缓血流的速度,起到止血的作用。但在注射的过程中要注重谨防并发症的发生,不得反复注射,除此之外要对注射药物的浓度、总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随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注射治疗成功率进行比较,在注射过程中出现穿孔、针眼出血和堵管则视为失败。

1.4 統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x+s)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注射治疗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注射成功率为96.4%,对照组患者注射成功率为81.8%;观察组患者的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注射治疗成功率比较[n,(%)]

3 讨论

目前在消化内镜诊疗中已经广泛采用硬化剂注射术、组织黏合剂注射术、止血术等,使得很大部分消化道出血、息肉等患者得到了较为明确的诊断和治疗, 但此种诊疗方式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极其容易发生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在诊疗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内镜注射针技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急症,常规的治疗方法极其容易使患者发生出血和穿孔的危险,使用内镜注射针技术能有效地降低针眼出血率以及堵管率。

内镜注射针技术在消化内镜诊疗操作中的应用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出血以及穿孔等并发症的出现,显著地提高了操作的有效率。在采用内镜注射针时,护理人员需要对其性能、规格以及用法进行详细地掌握,并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类型和诊疗目的,选择合适的内镜注射针。

综上所述,内镜注射针技术在消化内镜诊疗操作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注射的成功率,值得大量地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翁海风,胡坚方,杨建英等.内镜注射针技术在消化内镜诊疗操作中的应用技巧[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06(12):86-88.

[2]杨冠彪,章晓燕.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在消化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8):33-34.

[3]盛娟,丁惠芬,伍瑞等.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后异位栓塞的预防[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10):587-588.

[4]张文颖,李兆申,金震东等.内镜超声引导下乙醇注射治疗在胰腺肿瘤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3):177-178.

[5]陈建平,庄耘,王扬等.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高渗盐水注射与硬化剂注射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9):526-527.

猜你喜欢

诊疗临床疗效
犬瘟热的诊疗体会
基层电大教师对学员毕业论文的“诊疗”
消化内镜诊疗中引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诊疗新进展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