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与临床诊断比较研究

2015-10-21熊和海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临床诊断

熊和海

摘要:目的:对比MRI诊断与临床诊断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2月~2014年1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怀疑有膝关节损伤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RI、临床诊断,对比诊断效用。结果:关节镜下证实有72例合并有ACL撕裂,MRI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94.4%、92.9%、95.8%、90.7%、93.86%,均高于临床诊断62.5%、73.8%、80.4%、53.4%、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显示,MRI 诊断按照比重从高到低分别为ACL连续中断、ACL走形异常、ACL萎缩细小、ACL消失、ACL信号增高,临床诊断轴移试验阳性率64.91、前抽屉试验阳性率65.79%、Lachman试验阳性率62.28%;除MRI中ACL走形异常外,其余MRI特征与临床诊断特征敏感度、符合率均低于60%。结论:MRI诊断ACL效用更好,但单一特征诊断效用不高,需联合多种特征诊断。

关键词:MRI;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诊断

膝关节是人体关节面最大、构造面最复杂的关节,一旦损伤,极易继发功能障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生存质量。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位于膝关节内,其由许多纤维束组成,起到稳定膝关节、控制膝关节运动作用,是维持关节囊韧带网的核心,膝关节损伤常合并有ACL损伤,发生率约为70%,多见于外伤患者,女性多于男性[1]。ACL损伤可引起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确切诊断、早期处理、全面修复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拖延治疗可能导致膝关节不稳,增加骨关节炎发生风险,影响长远预后。但需注意的是,因膝关节损伤早期可发生关节肿胀、疼痛,使临床检查较困难,急性ACL损伤术前诊断一直是医学界难题,ACL伤后早期诊断率较低。影像学技术是诊断ACL损伤的主要方法,MRI具有高软组织对比、无创、无痛、多轴面与多切面等特殊,相较于X线、CT诊断可获得更丰富的诊断信息,总结MRI诊断ACL损伤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试对比ACL的MRI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总结MRI诊断经验。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2月~2014年1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怀疑有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伤后均进行过常规膝关节专科检查,如前抽屉实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②有X线检查结果;③临床以膝关节疼痛、肿胀、不稳为主要表现,可无外伤史。排除标准:①陈旧伤;②既往有关节病变,如风湿性关节炎;③合并关节内囊性病变、侵蚀性病变;④合并关节周围骨折;⑤有膝关节手术史,合并炎症的慢性炎症、粘连;⑥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共纳入患者114例,其中男70例、女44例,年龄18~57岁、平均(36.4±6.10)岁,手术距检查时间4h~14个月,左膝60例、右膝54例。

1.2方法

1.2.1 临床检查

在非麻醉下,进行前抽屉实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

(1)前抽屉试验:平卧位,被动屈膝90°,屈髋45°,足中立位平放于诊断床上,固定双足,检查者握住小腿上段从后向前牵拉。(2)Lachman试验:屈膝15℃,一手抓住股骨下段固定不动,另一手抓住胫骨上端从后向前提拉。(3)轴移试验:采用MacIntosh法,平卧,检查者一手置于患膝外侧,一手抓住足跟内旋小腿,膝外翻,将膝关节从0°位开始向扣锁位变动,屈膝达到30°左右,胫骨突然向后复位。

1.2.2 MRI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患膝自然伸直外旋15°,肢体表面线圈固定,以髌骨下缘中点为中心,行常规扫描、冠状位扫描,最后形矢状位扫描。若怀疑ACL撕裂,且矢状位显示不清,加作用矢状位薄层扫描。仪器选用美国GE公司0.5T核磁共振仪。扫描层厚4mm,层距0.4mm,视野(FOV)22×22cm,矩阵192×192,检查耗时12~15min。

1.2.3 研究

所有检查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共同完成,双盲法评价诊断。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最终诊断结果。连续硬膜外麻醉,二点式或三点式入路,或做特殊切口镜下检查、手术。

1.4統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EXCEL录入,转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与临床诊断效用比较

关节镜下证实有72例合并有ACL撕裂,年龄(38.4±6.1)岁,病程5d~14个月,平均(2.9±1.4)个月,关节镜下证实ACL正常者42例,平均年龄(37.4±7.2)岁,病程5d~6个月,平均(2.0±1.8)个月。ACL正常者病程低于ACL撕裂者。42例ACL正常者,其中半月板撕裂30例、滑膜炎5例、骨软骨炎4例、滑膜皱襞3例。MRI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94.4%、92.9%、95.8%、90.7%、93.86%,均高于临床诊断62.5%、73.8%、80.4%、53.4%、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MRI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对比[n(%)]

2.2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与临床诊断特征分布

研究显示,MRI 诊断按照比重从高到低分别为ACL连续中断、ACL走形异常、ACL萎缩细小、ACL消失、ACL信号增高,临床诊断轴移试验阳性率64.91、前抽屉试验阳性率65.79%、Lachman试验阳性率62.28%(见表1)。

表2 MRI与临床诊断特征与关节镜诊断结果对比

除MRI中ACL走形异常外,其余MRI特征与临床诊断特征敏感度、符合率均低于60%(见表1)。

表3 MRI与临床诊断特征诊断ACL损伤效用分布

3讨论

ACL损伤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极易并发关节炎,遗留后遗症,及早明确诊断非常必要。临床上,常采用临床运动试验诊断ACL损伤,一般认为Lachman试验诊断ACL准确性相对较高,但该法符合率仍有待提高,误漏诊率仍较高,临床检查诊断早期ADL损伤误漏诊率更高[2]。从本次研究来看,单纯从敏感度、符合率来看,单一的MRI信号特征相较于临床诊断并无明显优势,但MRI获取信息更丰富、准确,其中ACL连续中断敏感度、ACL信号增高与ACL走形异常特异度、ACL走形异常阳性预测值均在80%以上,各信号特征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效用。除主要信号特征外,MRI还可通过分析股骨外侧踝骨挫伤、胫骨前移位等间接征象诊断ACL损伤,有报道称PCL指数<3、PCL角度<105°、PCL线阳性诊断ACL敏感度均在70%以上[3]。ACL承受负荷小,许多研究显示正常状态ACL负荷仅为断裂时的20%,在胫骨过度内旋以及过度外翻时,ACL承受较高的负荷、张力,发生断裂风险较高[4]。故,诊断颈部内旋、过度外翻等间接损伤一定程度上可间接诊断ACL损伤。鉴于多数前韧带需手术治疗,采用MRI诊断还有助于指导手术入路,减少探查性操作,进而减轻手术损伤,利于术后康复。

MRI诊断ACL要点:①选择合适的磁场强度,对于ACL撕裂损伤,可提高诊断效用;②为减少伪影,更宜采用表面线圈;③为准确的观测ACL附着点,必须进行冠状脉扫描,因ACL较细,单一面扫描不足以满足诊断需要,需结合扫描,近年来常用斜冠状位全程显示诊断ACL,有助于损伤分级。

综上所述:MRI诊断ACL效用更好,但单一特征诊断效用不高,需联合多种特征诊断。

参考文献:

[1]汪田福,郝智秀,高相飞.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特性及其损伤对膝關节稳定性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0(7):1005-1008.

[2]邓珍萍.采用流行病诊断学方法探讨MRI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4):2666-2668.

[3]景天忠,田金徽,杨克虎.磁共振成像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9, 9(5): 536-541

[4]Kalke RJ,Di Primio GA,Schweitzer ME. Mr and CT arthrography of the knee[J].Semin Musculoskelet Radiol,2012,16(1):57-68.

猜你喜欢

临床诊断
探究内镜检查对缺血性结肠病的诊断价值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