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用于老年心绞痛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2015-10-21刘莹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临床价值

刘莹

摘要:目的:研究运用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心绞痛患者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及缓解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第一步: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月入院且无其他病症的老年心绞痛患者60名,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和心理干预组,每组各30人;第二步: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采取常规治疗的同时在护理中加入心理干预;第三步:检测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的抑郁、焦虑和病情程度分数,并作详细记录。第四步:对比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之后,两组不同的状态和病情程度分数,分析心理干预在老年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是否有积极作用。结果:进行护理之前,心理干预组的患者抑郁情绪为(64.42±2.80)分,常规组患者抑郁情绪为(64.35±2.50)分,进行护理之后,心理干预组的患者抑郁情绪为(42.00±2.10)分,常规组的患者抑郁情绪为(51.80±3.21)分,两组患者的比较中,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心绞痛患者运用心理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能缓解病情,这种护理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理干预;老年心绞痛患者;临床价值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由冠心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氧缺血引起的突发性胸痛,老年人为高发人群。【1】 由于绝大多数患者被确诊为心绞痛以后,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伴随症状,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对心绞痛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同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会对患者恢复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本文随机选取60名老年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干预运用于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月入院且无其他病症的老年心绞痛患者60名,其中男性患者38人,女性患者22人,年龄为58~78岁,平均年龄63±3.9岁,平均病史为3.0±0.5年。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和心理干预组,每组各30人。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史、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⑴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同样的常规治疗,记录经过治疗病情稳定以后两组患者的病情状况、抑郁及焦虑情绪的程度。

⑵ ① 对常规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按照规定记录患者的康复状况,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安排合理的病房,提醒患者按时吃药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制定符合患者康复需求的饮食食谱,保持病房干净、整洁、通风。仅定期记录患者的情绪状况、恢复程度;不做任何干预。【2】

②对心理干预组作心理干预护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给患者讲解心绞痛的相关知识,并针对患者自身的状况详细介绍其病情和注意事项,并且告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让患者有个思想准备,完全了解自身病症从而减少病症的未知性引起的恐慌。【3】

鼓励并引导患者表达自己对病情的认知,及时纠正患者自己吓自己的不良认识,减轻其思想包袱。在患者出现情绪低落时,耐心的理解和关怀,并且给患者一些有利于恢复的积极的建议,例如和家里人聊一聊、制定康复锻炼计划等。

如果出现病情好转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患者,并给以正面的鼓励。在交流沟通中,医护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用真诚、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患者,避免自身的不良情绪对患者产生影响。【4】

为患者制定严格合理的饮食计划,不让患者进食含有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食物以低热量、好消化、低脂肪为主,口味清淡、少食多餐,定量定食,不抽烟不喝酒。

1.3 观察指标

① 对进行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分数进行比较。②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病情缓解程度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意义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之间的对比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和病情缓解程度方面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注: 与常规组相比,P<0.05

通过比较可得,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情绪和病情缓解程度均发生了变化。其中心理干预组的抑郁、焦虑情绪远低于常规组,病情缓解程度高于常规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绞痛是威胁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病症之一,随着老年人身体免疫机能下降,很容易被各种疾病侵袭,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做好预防工作显得十分的关键和必要。平时生活中要加强锻炼,保持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了解自己身体状况,一旦发现苗头,应及时就医,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切不可麻痹大意。【6】

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心绞痛会引起抑郁、急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病症特征,患者脱离危险期以后,良好专业的护理会对患者康复产生有益影响。

本文随机选取心绞痛患者60名,分为两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护理中对患者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会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康复。这种护理方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平.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50例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04:127-128.

[2]陈琳琳,花宇. 心理干预在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7:156.

[3]苗洁.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3,24:137-138.

[4]纪莲莲.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03:75-76.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临床价值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