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2015-10-21胡萍马茜巩胜利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

胡萍 马茜 巩胜利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比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 结果: 276例中,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252例,漏诊22例,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91.3%(252/276);术前超声诊断分型213例与术后病理分型一致,诊断符合率为84.5%(213/252)。结论: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分型具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依靠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但对部分无典型症状和体征的病例,临床常不能及时确诊。随着高频超声的广泛应用和超声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尤其对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患者更有价值[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2月至2015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7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其中男性159例,女性117例;年龄6~75岁,平均(34.5±2)岁。多数患者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或不同程度腹痛,部分伴发热、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不同程度的增高。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Aloka SSD-40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5MHz。患者仰卧位, 首先用低频探头常规检查肝、胆、双肾、输尿管, 女性须检查子宫附件,然后在病人最痛点或麦氏点行多切面加压探查,找到可疑病灶后改用高频探头观察阑尾形态、大小、管壁厚度、管腔情况、管壁血流及周围情况。

1.3 超声检查参照阑尾炎诊断征象如下,出现一项即为阳性[2]:(1) 阑尾外直径> 6 mm,可伴壁厚>2 mm; (2) 阑尾管腔扩张,内伴积液、积气或粪石影像; (3) 阑尾周围见渗出性积液或气体影像; (4) 回盲部肠管管壁增厚; (5) 右下腹混合性包块。

2结果

276例病例经术前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252例,诊断符合率91.3%(252/276);漏诊22例,占7.97%(22/276);误诊2例,占0.72%(2/276)。术前超聲诊断分型252例,其中213例与术后病理分型一致,诊断符合率为84.5%(213/252)。(表1)漏、误诊24例术后病理证实6例为盲肠、回肠后位阑尾,11例为阑尾末端局限性炎症,5例因肥胖、气体干扰等因素致超声显示不清,2例误诊为右侧附件区炎性包块。

表1 术前B超诊断分型与术后病理分型符合率

3讨论

解剖上阑尾为一盲管状结构,长约5~10cm,外径0.5~0.7cm,内径0.2~0.3cm。其位置和形态个体差异较大[3]。由于管腔阻塞和细菌感染等原因可导致急性阑尾炎,典型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麦氏点固定压痛,但有一部分患者症状可不典型,临床上与其它急腹症鉴别较困难[4]。急性阑尾炎按照其疾病进展程度可分为: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4种病理类型,对于不同阶段的阑尾炎可有不同的治疗选择,因此在治疗前对急性阑尾炎进行超声诊断分型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3.1 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表现为阑尾体积肿大,成人直径≥ 0.7 cm,儿童≥ 0.6 cm,管壁增厚> 0.3 cm,层次结构清晰,阑尾腔内可见少量积液,长轴切面呈“蚯蚓状”,短轴切面呈“同心圆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管壁有较丰富的点条状血流信号。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表现为阑尾明显肿大,边界模糊,管壁不均匀性增厚,层次结构不清,管腔透声差,合并粪石时, 腔内见强光团伴声影,横切面呈“靶环征”,纵切面呈“腊肠形”,彩色多普勒可显示阑尾壁及周边有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坏疽性阑尾炎表现为阑尾体积明显增大,形态不规则,管壁明显增厚,厚薄不均,层次结构消失,阑尾呈不规则低回声,周围见局限性积液及气体强回声,此型易发生穿孔,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血供少。阑尾周围脓肿阑尾本身常显示不清,表现为右下腹部阑尾病变区的边界模糊, 形态不规则,位置固定,以低回声为主、内部回声不均质的混合性包块。

3.2 急性阑尾炎声像图间接征象(1)阑尾周围肠管扩张。表现为右下腹仅见肠管局部轻度扩张, 蠕动减缓或消失。(2)腹腔积液。表现为右下腹或盆腔内见散在分布不规则液性暗区,阑尾本身显示不清。(3) 右下腹气体反射。(4)周围淋巴结肿大。

3.3 超声对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意义 正常阑尾超声常难显示,当发生急性阑尾炎时,阑尾体积肿大,管壁充血水肿,腔内分泌物潴留,超声就可以显示病变的阑尾。超声检查不仅能多切面显示阑尾的形态、壁的厚度、层次及管腔内结构等直接征象,而且能观察阑尾周围情况,如有无大网膜包裹、盆腹腔积液、淋巴结肿大、近端肠管扩张等间接征象,因此可为判断急性阑尾炎的分型及病程的分期提供客观影像学依据;此外超声具有操作简单、无辐射、可重复及无创等优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显示管壁血流情况[5];再次超声可同时与其他急腹症,如右侧输尿管结石、右侧异位妊娠等进行鉴别诊断。尤其对妊娠期阑尾炎及小儿阑尾炎等不宜CT检查的患者,超声作为首选检查[6]。

3.4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局限性及对策 本组276例急性阑尾炎中,术前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252例,诊断符合率91.3%,虽然诊断符合率较高,但仍有22例漏诊,2例误诊;同时,术前超声诊断分型与术后病理分型诊断符合率为84.5%(213/252),原因为部分患者肥胖、腹部肠道气体干扰等因素影响阑尾的显示,此外,阑尾位置变异致超声寻找阑尾困难,再次,部分炎症较轻或局限性炎症患者,阑尾肿胀不明显致超声显示不清。超声诊断分型时,由于坏疽性阑尾炎与化脓性阑尾炎声像图相似, 二者易混淆,对探头频率及检查人员要求较高。

猜你喜欢

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
超声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的分析探讨
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穿孔的急救治疗方式及效果评定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