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高敏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5-10-21贾周雄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阿托伐他汀临床效果

贾周雄

摘要: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高敏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和血清hs-CRP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高敏反应蛋白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1]。近年来,临床调查资料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等逐渐上升,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身体健康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2]。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起病急骤,对患者生存威胁大,预后并发症对患者较大影响。研究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局部炎症反应、血管损伤病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45例,女35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5.3±13.4)岁;观察组患者男46例,女34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5.5±13.2)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2)发病时间均未超过45h;(3)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疾病、呼吸系统出血性疾病、严重的肝肾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2)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3)有意识障碍和抽搐者以及有他汀类药物过敏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及化验,嘱卧床休息,并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治疗,并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抗凝、改善脑部微循环、脑保护药物及相应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观察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J20070061,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20mg/次,1次/d。

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用药剂量与方法与对照组一致,普罗布考片(国药准字:H10960161,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0.5g/次,1次/d。在常规治疗2周结束后,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持续1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浓度变化。

严格按照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关于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相关评分标准[3]进行评定。(1)基本痊愈: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大于90%-100%,患者病残为0级;(2)显著进步: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大于45%-90%;(3)进步: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大于18%-45%;(4)无变化: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小于或等于18%;(5)恶化: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增加大于18%;(6)死亡:经治疗,病情恶化死亡。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在治疗前和治疗半个月测定患者血清hs-CRP浓度,晨起空腹肘静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martchem200型,北京奥普森公司生产)测定患者血清hs-CRP浓度。

1.4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用标準差(x+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均用来检验,用百分数来表示,P<0.05表示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患者血清hs-CRP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PR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PR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血清hs-CRP比较

2.3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各有1例患者出现肌痛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出现2例及1例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均未采取特殊处理症状缓解,未影响治疗。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也高,在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有200万人,且每年仍然在不断增加,其中70%-80%的患者因残疾而无法独立生活[4]。

阿托伐他汀是3-羟基-3-甲基戊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肝脏内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的生物合成,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血脂蛋白浓度,增加细胞表面的肝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增强LDL的摄入和代谢[5]。临床试验已经证实[6],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及三酰甘油浓度,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7]。普罗布考片具有调血脂和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通过降低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分解使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8];通过改变高密度脂蛋白亚型的性质和功能、影响软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和胆固醇脂转移蛋白和载脂蛋白E的功能、使脂质化的胆固醇/总胆固醇比率恢复正常等作用加强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逆转运[9];通过抑制细胞间粘附因子-1和P-选择素的表达抑制单核细胞粘附到内皮细胞;可抑制致炎因子、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的基因表达和自由基介导的炎症,改善内皮舒张功能,从而抑制泡沫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消退或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0-11]。

综述所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浓度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不明显。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十分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玉江,韩海峰,于江华,等.辛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辅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01):58-59.

[2]郭敏,成晓江,麦麦提力·米吉提,等.乌鲁木齐市居民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11(08):1004-1007.

[3]高徽,胡伟.NIHSS评分联合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59-60.

[4]徐瑾.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分析与控制血脂水平的临床疗效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2):239-240.

[5]潘燕,李玲玲.阿托伐他汀钙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临床观[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08):2072-2073+2075.

[6]王玉江,韩海峰,于江华,等.辛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血清hs-CRP、FT_3、FT_4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4(07):1-2.

[7]宋麗,王玉玲,苏琦.?PI3K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03):234-235.

[8]?徐介民.稳定性和非稳定性颈动脉斑块及相关因素与脑梗死关系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26):36-37.

[9]谈巧玲.?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研究[J].右江医学,2011,(01):24-25.

[10]张振海.?不同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07):56-57.

[11]尹黎英,张冀平,郭海峰.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临床研究[J].首都医药,2010,(18):53-54.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卒中阿托伐他汀临床效果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中风复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血栓通注射液对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