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及效果

2015-10-21邵文侠李馨颖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干预焦虑

邵文侠 李馨颖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术治疗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規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37.34±4.37分,对照组患者为49.27±4.42分,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0.00 %,对照组患者为65.00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00 %,对照组患者为50.00 %,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眼球摘除术患者术前的焦虑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眼球摘除术;焦虑;人性化护理干预

眼外伤对眼球造成严重损伤时,需要进行眼球摘除术进行治疗,这就意味着患者术后将会出现机体的残疾及视觉功能的严重下降,即使手术顺利完成也会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从而易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情绪,并进而造成患者依从性下降,产生严重的排斥、抗拒心理,使手术无法顺利开展,甚至造成患者因延误手术而出现不良预后,因此如何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是眼球摘除术术前护理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方式进行眼球摘除术术前护理,以考察其对患者术前焦虑程度的影响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因外伤所致眼球摘除术治疗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2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P>0.0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即① 稳定患者家属情绪 患者眼部遭受重创后,患者家属通常也会出现严重的负面情绪,此时由于患者并非是直接受伤者,护理人员应先通过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帮助其稳定情绪,而患者由于受伤严重,短时间内无法平复心情[2],从而对自己的家属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因此只有家属的情绪得到平复后才可以有效的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平复,接受后续的测试和检查;② 健康教育 患者及患者家属心情平复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讲授眼球摘除术的相关临床知识及手术的必要性,让患者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使用温和的语言,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所有问题,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亲切,初步取得患者的好感;③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日常沟通交流,对患者实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护理过程中积极鼓励、支持患者,对于精神负担较为沉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与患者聊一些轻松、愉悦的话题,转移患者对眼部损伤和手术治疗的注意力,并可通过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坚定患者的信心;④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护理人员应增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告知患者家属手术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的生活,增加与患者进行沟通[3],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温暖”;⑤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应发自内心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关心体贴患者,体谅患者各种原因所致的情绪反常行为,与患者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⑥ 以人为本 护理人员应将人性化护理的理念应用到临床护理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自身的性格特点,不断对护理模式进行优化,一直保持人性化护理的优越性。

1.2.2 评价指标 以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其中焦虑程度采用SAS量表进行评价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SAS量表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x+s)

2.2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0.00 %,对照组患者为65.00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Z=-2.496,P=0.013,P<0.05。

2.3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00 %,对照组患者为50.00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Z=-2.561,P=0.010,P<0.05。

3.讨论

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术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主要源于以下方面:① 希望自己的眼球可以通过非摘除的形式获得治愈;② 担心由于一只眼球损伤后,由于自身免疫作用,不久后另一只眼睛也会受到损伤,最终将失明[4];③ 担心术后容貌的残缺,无法正常家庭、社会。人性化护理干预即是给予患者人性化的照顾和关怀,通过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保持患者及患者家属心理上的平稳状态,改善患者应焦虑而导致的依从性下降,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依从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焦虑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进一步说明了人性化护理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总之,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眼球摘除术患者术前的焦虑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路庆芳.50例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 : 3073.

[2] 张春燕.探讨护理干预减轻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4) : 261-262.

[3] 顾惠茹.50 例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 11) : 307-308.

[4] 叶庆云,赵妤岚,梁彩红,等.护理干预在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9):68-69.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干预焦虑
人性化护理干预联合自拟四子散热敷双肺腧穴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神外科手术超低温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生活质量影响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