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2015-10-21司志刚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白血病疗效

司志刚

摘要:目的: 探索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我院血液科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四年期间4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通过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的临床效果,40例患者中处于的进展期的有15例,处于慢性期的有15例。结果:通过地西他滨单药化疗后,20例患者中6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9例没缓解果,55.00%为总缓解率:而通过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化疗后,其中缓解的有8例,6例为部分缓解,6例没缓解果,70.00%为总缓解率,通过卡方检验,两种化疗方法缓解果存在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取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白血病,慢性期,疗效

大量研究表明[1-3],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早期如果不采取科学有效的化疗方案,很容易导致患者血液造血系统出现紊乱,从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有学者指出[4],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如果采取不同的化疗方法,其缓解率会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是否存在有差异性,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本研究通过研究我院血液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四年期间4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通过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的临床效果,以探索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不同临床分期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本研究中的的4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均为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四年期间我院血液科的住院病例,经过融合基因以及染色体检查等黄金诊断标准确定后,根据患者的临床分开,对患者采取不同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40例患者中,21例为男性患者,19例为女性患者,最小年龄为15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51.25±31.59岁。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地西他滨单药组的患者为20例,11例为男性患者,9例为女性患者,最小年龄为16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50.36±29.32岁。地西他滨联合AAG方案组的患者为20例,12例为男性患者,8例为女性患者,最小年龄为15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52.32±29.69岁。

1.2治疗方法

地西他滨单药组治疗方案如下:20mg.(m2)-1.d-1,每次持续一小时以上,每日一次,连续治疗一周;地西他滨联合AAG方案组治疗方案如下:阿糖胞苷10 mg/m2每天两次,连续治疗两周,阿克拉霉素20mg,每天两次,连续治疗四天,GCSF300ug,每天一次,连续治疗两周。在治疗的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根据患者的血常规情况,做好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的剂量的调节。

1.3评价指标

监测采用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研究对象后血常规变化情况,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情况,比如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用药后的肝功和肾功能受影响情况等等。在用药的早期,每间隔7天对患者的血常规进行检测,当患者的病情平稳可以两周至四周时间段检测常规,半年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重新检测。

1.4效果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当患者的外周血中白细胞含量<9.8xl09/L,或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的含量<450xlO7/L,没有出现幼稚细胞,同时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者;部分缓解:当患者的外周血中白细胞含量>9.8xl09/L,或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的含量>450xlO7/L,没有出现幼稚细胞,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者;无效:治疗后患者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出现加重的现象。总缓解率是指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之和。

1.5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0.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缓解率比较采取卡方检验的方法,检验水准设定为a=0.05.

2 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肺感染情況对比分析

经统计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男女比例,病程以及肺部感染率相互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研究对象选取的没有存在有抽样误差和选择性偏倚。具体结果见表1所示。

2.2 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通过地西他滨单药化疗后,20例患者中6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9例没缓解果,55.00%为总缓解率:而通过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化疗后,其中缓解的有8例,6例为部分缓解,6例没缓解果,70.00%为总缓解率,通过卡方检验,两种化疗方法缓解果存在有差异性(P<0.05)。具体缓解率、卡方值和P值见表2。

3.讨论

地西他滨适用于已经治疗、未经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有研究表明[5]:用人肝微粒体进行的体外研究显示地西他滨不太可能抑制或诱导CYP450酶。体外代谢研究显示地西他滨不是肝脏CYP450酶的底物。因为地西他滨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可以忽略(<1%),高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将地西他滨从血浆蛋白上置换下来而导致的相互作用也不太可能。本研究发现:通过地西他滨单药化疗后,20例患者中6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9例没缓解果,55.00%为总缓解率:而通过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化疗后,其中缓解的有8例,6例为部分缓解,6例没缓解果,70.00%为总缓解率,通过卡方检验,两种化疗方法缓解果存在有差异性(P<0.05)。上述结果表明: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取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这可能与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过程中出现附加染色体有关。体外试验显示地西他滨抑制DNA甲基化,在产生该作用的浓度下不会明显抑制DNA的合成[6]。地西他滨诱导肿瘤细胞的低甲基化,从而恢复控制细胞分化和增殖基因的正常功能。在快速分裂的细胞中,掺入DNA的地西他滨可与DNA甲基转移酶共价结合从而产生细胞毒性作用。而非增殖细胞则对地西他滨相对不敏感。

参考文献:

[1]:张秀群, 邓银芬, 张磊, 等. 地西他滨序贯半量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白血病转化四例[J]. 白血病·淋巴瘤, 2012,21(7):433-435.

[2]:陈伟丰, 黄芬, 查洁, 等. 地西他滨与HA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近期疗效比较[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33(2):143-144.

[3]:郑慧菲, 王婧, 周进, 等. 地西他滨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5,36(2):121-124.

[4]:高苏, 仇惠英, 金正明, 等. 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半程和全程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35(11):961-965.

[5]:郝杰, 王黎, 王艳煜, 等. 地西他滨联合DAG方案等三种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的比较分析[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35(6):481-485.

[6]:高苏, 胡晓慧, 仇惠英, 等. 地西他滨单药五天方案治疗复杂核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3,34(6):542-543.

猜你喜欢

白血病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白血病病人能否生育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
阅读理解Ⅰ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