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准入制度的健康评估教学探究

2015-10-15彭宝华吴红梅姜林芬苗晓琦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题量执业资格考试

彭宝华,吴红梅,姜林芬,苗晓琦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基于职业准入制度的健康评估教学探究

彭宝华,吴红梅,姜林芬,苗晓琦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通过对2011—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中健康评估相关内容的题量和分值进行分析发现,健康评估内容的题目逐年增加,主要侧重于病史采集、身体评估、症状评估、社会心理评估、实验室辅助检查等章节。现从教师、教材、教法等方面探讨健康评估教学的策略。

健康评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职业准入制度

护士是严格执行职业准入制度的职业,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是提高我国护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科目综合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部分内容,各135题,A1型题占20%、A2型题占60%、A3/A4型题占20%,病例分析题量剧增[1]。

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是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必需条件。健康评估既是制订护理程序的依据,又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中占有一定分值。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应用健康评估的内容、提高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及具备健康评估能力,本文通过分析2011—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中健康评估相关内容的题量和分值,探讨健康评估教学的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对2011—2014年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进行逐题分析,选择试题中与健康评估内容相关的考题,按照刘成玉主编的第2版《健康评估》的章节进行题量和分值统计,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每年总题量及各章节题量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见表1)

表1 2011—2014年涉及健康评估内容的总题量和各章节题量(道)

表1显示,2011年关于生命体征内容的题量较2014年明显增加(P<0.05);其余各章节内容的题量有所增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涉及健康评估内容的总题量总体上增加,由2011年的23道题增加到2014年的39道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历年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发现,考题中案例分析题量逐渐增多,体现出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系统性、综合性的要求,这也对任课教师和护理专业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3 讨论

3.1 优化教学内容,细化学习目标

护理职业准入制度要求教材必须满足“双证书”的需要,以“实用为本、够用为度”为基点选定健康评估的教学内容,结合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和题量的分析,在系统教学中应侧重病史采集、社会心理评估,在规范、有序的身体评估中,侧重一般状况和周围血管的评估。同时,实验室标本采集方法、检查报告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也要重视。健康评估是基础护理学与临床护理学的桥梁课程,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出发,进一步细化本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完善本课程的课程标准,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健康评估的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全面评估能力提供依据。

症状作为评估对象健康状况的主观资料,是健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症状的发生、发展、演变以及由此发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对形成护理诊断、指导临床护理起指导作用[2]。从表1可知,症状评估在历年实践考题中至少出现5道题,2014年高达10道题,但中职健康评估教材中缺乏相关的系统内容,而是以散在形式出现在内科学护理的相关章节中,导致健康史评估教学空洞、晦涩,在问诊实践中无从入手,问诊资料难以收集,对评估对象的信息判断不准确,影响评估其目前存在的健康问题和需要观察、预防的潜在性健康问题。因此,尽管健康评估在内容上和其他课程有交叉和重叠,但在保持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症状评估在健康评估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3.2 转变教师角色,提升教学能力

健康评估旨在训练学生从护理角度评估病人状态,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结合护理相关信息确认护理诊断和监测、判断病人的病情变化及培养护理实践操作能力,与诊断学课程有着根本的区别。而健康评估教师多为临床医学专业专职教师,缺乏护理的基本技能训练,常忽视护理诊断的重要性,难以体现护理程序的特点。健康评估增加了社会心理评估内容,且这部分内容的考题逐年增加,2013年高达8道题,但部分学校将这部分内容调整为自学内容,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不仅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而且拓宽知识面,增加心理学、社会学等有关知识,从护理角度提出健康评估的方法和内容,克服教学中重视身体评估而忽视心理评估和社会评估的倾向,才能使护理专业学生形成现代护理观念,从而具备整体护理实践的能力[3]。

3.3 强化实践教学,实现校院合作

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A2型题占60%,说明试题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点考试,而是更倾向于病例分析,除了以往对知识点的传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对重点内容开展多案例示范教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点为基础,密切联系临床实际,训练学生在面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时灵活多变的思维,强化实践教学,强调校院合作,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实现学做练一体化[4]。

3.3.1 情景模拟与案例相结合 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实践练习,即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如学习收集健康史资料这部分内容时,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交流收集病史,同时获得病人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资料,这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手段,主要涉及仪表礼仪、沟通交流技能、护患关系和医学知识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情景,设计好病人的基本资料,由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在不同情景、在疾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从而准确获取资料,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3.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表1中可以看出,身体评估是健康评估的主要内容。身体评估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操作技能,但学生在校期间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少。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理论知识转化成直观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后,学生观看视频材料,搜集操作要点和容易产生错误的操作,分组讨论练习;上实验课时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分组互换角色练习,掌握正常体征;利用仿真模拟病人体验异常体征,为临床护理奠定基础。

3.3.3 课堂教学与课间医院见习相结合 见习是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理论知识在临床上运用的感性认识[5]。通过临床见习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先选择具有典型症状的病例,强调注意事项,示教后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提出问题,教师给予适当提示及辅导。组织学生按照收集的资料和获取的信息提出适当的护理诊断,并整理采集的资料,按照要求完成一份提前设计好的护理病历。

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的指导下,结合临床需要,通过教师、教材、教法的改变,学习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健康评估原理和方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最终实现培养目标。

[1]李春玲,季晓辉.新护士执业考试改革下中职护理课程设置对策[J].当代护士,2011(10):154-156.

[2]严玉荣.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改革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 (22):76-77.

[3]刘玉成.健康评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牛彦辉.护理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及应对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80-81.

[5]王力群,李湘苏.简论护理临床见习带教的原则[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B):66-67.

G420

B

1671-1246(2015)10-0043-02

猜你喜欢

题量执业资格考试
体育单招考试数学试卷命题特点分析与展望
思想政治课练习的布置及讲评
汉语测试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不利中医护理教学
浅析执业资格考试的变化
年棉花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