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创公司的另一面:价值破坏者

2015-10-10安东尼奥达维拉AntonioDavila西班牙IESE商学院教授乔治福斯特GeorgeFoster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何晓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中欧商业评论 2015年10期
关键词:工作岗位商学院初创

文 / 安东尼奥·达维拉 (Antonio Davila) 西班牙IESE商学院教授乔治·福斯特(George Foster)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何晓斌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卡洛斯·清水(Carlos Shimizu)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研究助理译 / 王玉洁

初创公司的另一面:价值破坏者

文 / 安东尼奥·达维拉 (Antonio Davila) 西班牙IESE商学院教授乔治·福斯特(George Foster)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何晓斌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卡洛斯·清水(Carlos Shimizu)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研究助理译 / 王玉洁

初创公司创造大量收益和工作岗位,但破坏性也在同步发生。

政府往往将初创公司视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因为它们能够大量解决就业问题,这是社会经济的主要矛盾。然而也有不同观点,戴维斯(Davis)等学者在《岗位创造与破坏》(Job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中对美国制造业进行了行业分析,他们发现,美国初创公司存在显著的“发展或出局”的现象。虽然初创公司的发展速度快于成熟企业,但初创公司出局的可能性也更高,因此这类公司对于工作岗位的破坏性可能更大。

初创公司创造性与破坏性并存

我们用图解法给出了创造与破坏的完整分布。图1给出了收益和工作岗位的创造峰和破坏谷。两个图采用的是相同的数据,但强调的重点不同。收益创造(图1板块A)汇总了10个国家5年中初创公司创造的累积总收益。收益创造峰是基于在观测年创造了最多收益的公司和在同年破坏收益最多的公司绘制的。在板块A中的创造曲线绘制了初创公司创造的累积收益。在选定年份内,价值创造曲线随着下一个公司的加入,一直保持上升趋势。收益破坏谷(图1板块B)是反转的收益创造峰,在给定年中,从收益破坏最大的公司到收益创造最大的公司,依次进行排列。图1中板块C和板块D分别给出了工作岗位创造和工作岗位破坏的两个相同总体曲线图。

从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重要事实:

第一,10个国家初创公司5年的净收益创造和净工作岗位创造的汇总数据表明,随着初创公司的不断加入,公司创造的累积收益不断增加,初创公司是经济发展引擎。

第二,初创公司在每年创造大量收益和工作岗位的同时,破坏性也在同步发生。

第三,总体来看,初创公司工作岗位的破坏率要比收益的破坏率大。5年中创造新工作岗位的公司,在相同的5年中减少了65%的总工作岗位。而同时期,收益的相对破坏率仅为34%。可见对于初创公司来说,保持稳定的工作岗位创造似乎要比保持稳定的收益创造挑战更大。

少数非常成功的初创公司贡献了极高的收益率。通过图1中创造峰和破坏谷累积曲线斜率可了解到,在起点和结点曲线斜率越大,较少公司的创造率和破坏率越高。表1给出了最大创造者(前1%、5%和10%)的5年收益创造率(板块A)和工作岗位创造率(板块C)。同时还给出了相同百分比的最大破坏者——板块B为收益破坏,板块D为工作岗位破坏。结果显示,前1%、5% 和10%的汇总样本在创造和破坏两方面均表现出高度集中的趋势,这种趋势甚至高于80/20法则。

图1 5年中收益和工作岗位创造峰和破坏谷汇总样本

持续发展是罕见的

高速增长的初创公司经常被描述为走上了持续发展的道路。例如eBay、谷歌、百度、腾讯等公司,从成立初期就一直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然而数据表明,即使是成长型公司,这种持续发展也实属例外。为验证这一结论,我们采用正增长(+)、无变化(0)和负增长(-)表示收益和工作岗位人数的同比增长。表2给出了收益和员工人数连续3年增长期分类组合。在连续3年实现增长的公司中,4年和5年期至少出现一次收益下滑的可能性要大于实现2年连续增长的可能性。在收益连续3年实现增长的公司中,4年和5年连续实现增长的比率仅为48.01% 。相反,收益连续3年实现增长的公司中,有51.36% 在4年或5年期收益出现下滑,抑或两年均出现下滑。

表2公司中员工数量最常见的是在3年、4年和5年连续无变化。许多公司从开始到最初前几年的员工人数始终较少。前3年中有38.07%公司能够提供新增工作岗位,而这些公司中仅有19.78%能够在第4年和第5年连续增加工作岗位。更加普遍的现象是,在4年期和5年期员工人数至少出现一次下滑。

学会管理衰退

管理初创公司意味着不仅需要管理扩张,更需要了解如何管理衰退,以提高公司回到发展轨道的可能性。

初创公司的发展,往往以此前正在成长的公司为代价。例如脸谱(Facebook)创造的收益和工作岗位,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之前正在成长的Myspace的衰退为代价的。

在一些新领域,多家初创公司可能会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成立,并且在成立初期,各自都能实现较快的发展。然而,可能仅有一家或两三家公司能实现持续发展,其他公司则会出现下滑。如拉丁美洲在线拍卖市场的发展。MercadoLibre和DeRemate均成立于

表1 5年中最为突出的创造者和破坏者

表2 初创公司连续发展/下滑历程:基于3年、4年和5年收益/工作岗位变化的汇总样本

1999年,在多个拉丁美洲国家作为“eBay式”新创公司运营。

此外,国内大型企业往往会抢占由初创公司创造或培养的新市场。这些大型企业作为后来者,在新兴市场积极争夺收益和市场份额。这可以增加大型企业的收益和创造工作岗位,但此前迅速发展的初创公司则可能因此遭遇收益下滑和员工裁减。培养新市场的初创公司需要预测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的竞争,并采取可能的应对策略。进入成熟期之后,初创公司往往发现自己的商业模式在经济上无法持续,于是开始衰退或破产,它们的收益仍然会转回至大型企业。

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还可能因其他国家或地区公司的竞争而出现收益下滑,工作岗位减少。例如在太阳能行业中,数家美国初创公司依托自己的研发能力以及生产力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随着中国太阳能面板制造商进入所带来的激烈价格竞争,Solyndra出现了严重的资金问题。2011年8月,Solyndra申请了破产,并裁员1 100人。尽管Solyndra的部分收益和工作岗位流转到了其他根基更牢固的美国太阳能公司,但另一部分收益和工作岗位会输出到其他国家。

拥有独特技术的探索型初创公司可以创造工作岗位,某些时候也可以创造收益,但随后会面临技术问题或市场问题,进而阻碍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景广阔”的新技术未能交付预期成果,初创公司便会面临巨大的裁员压力。主要技术未能实现突破性发展,可采用的一种退出策略是减价出售公司及其专利,并将剩余员工转移至收购公司。

※※※※※

对收益和工作岗位的破坏是初创公司面临的主要困境。企业管理者需要了解哪些破坏是由内部因素造成,哪些破坏是由外部市场力量造成。通过全面了解前者,公司高管可主动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公司发展初期的衰退风险。[本文原载于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21st May 2014:The rise and fall of startups: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revenue and jobs by young companies. 感谢作者授权本刊编译。]

创业有“理”

关于创业,人们多见各种逸闻趣事,励志鸡汤。或许,我们也需要从学院派创业研究者的视角,去发现更多关于创业的奥秘。

猜你喜欢

工作岗位商学院初创
HICOOL商学院 集结来自世界的科技力量
《福建商学院学报》来稿须知
“初创”杯喜剧大赛
基于工作岗位分析的课程建设探讨
巴黎高等商学院荣登《金融时报》欧洲商学院排名榜首
搜寻“一带一路”倡议下商学院的机会
开年珠宝小惊喜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初创企业的新浪微博广告投放研究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