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造型和现代设计

2015-10-09

江苏陶瓷 2015年3期
关键词:日月同辉壶体流云

龚 洁

(宜兴 214221)

紫砂艺术主要是通过造型和装饰来表现的,传统的紫砂造型设计是前人在生活中以其感悟人生的艺术设想,以生活中的具象和作者自己心中的意象来进行造型设计的。传统的紫砂壶造型可分三大类:一是光货壶。又称几何形体造型,是根据球形、筒形、方形等几何形,运用概括、变化等手法设计而成的;二是花货壶。是把自然界和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物象,选其美者用于紫砂壶造型;三是筋纹壶。把自然界的瓜棱、花瓣、云水等可等分之物,经过严格精确的设计制成筋纹形的壶。同时也可以把作者从生活中的感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设计成壶。如清代陈曼生设计的“曼生十八式”,是把生活和设计紧密结合,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的东西都应用到紫砂壶设计中。在这十八式中,有抽象造型的“圆珠壶”、“合欢壶”、“四方壶”、“六方壶”等;有拟自然物象的“葫芦壶”、“半瓜壶”、“横云壶”、“却月壶”等;有拟日常生活用品的“石瓢壶”、“台笠壶”、“传炉壶”、“合斗壶”等;有拟历代文物的“半瓦壶”、“井栏壶”、“镜瓦壶”等。这些不同形态的壶,各有其不同的意趣和特征,使人们在欣赏中能体味到内在的艺术之美。

由于时代的发展,现代设计有着独立的视觉语言,具有自成体系的造型方法和表现形式,这种设计充分表现了当代人的文化特色、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构思的独特性、创意性使得他们用最敏锐的眼光去捕捉生活中最美的瞬间,准确地将当代人的所思、所想和对生活的感悟融会到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之中。

图1 日月同辉壶

“新、奇、特”是现代设计的显著特征。我们以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凌锡苟设计创作的“日月同辉壶”(见图 1)的设计创作过程为例。该壶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为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进行的新产品评比展览而设计创作的。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是该壶的主要设计理念,在壶身的造型上动了一番脑筋,最后把着眼点落到了家用的平底锅上,平底锅属于现代生活中的一件日用品,其形与传统的锅是显著不同的。“日月同辉壶”以平底锅为外模,铺上报纸(以备脱模之用),把打成的紫砂泥片放入锅内,用厚橡皮做刮板,把泥片搪成壶身造型,由两泥片镶接而成。嘴、把、钮也与传统的紫砂造型有显著的区别,以流云和月亮的形态作为造型元素,壶嘴以S形的流云形态为之,壶把的上下基座也以S形流云形态组成,中间镶一弯形的初月为壶把,壶钮亦以一S形流云形态为之,镶接在嵌盖上。壶体的装饰极其简洁,为了加强嘴、把之间的呼应,饰一玉带线贯通于嘴、把之间,并在靠近壶嘴三分之一处打了一个弯,直中有曲,与嘴、把、钮的S形造型相呼应,玉带线上又加了一凹线,把玉带线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使线型分外美观。在泥料的用色上,精心选择了红泥作壶体以代表“日”,壶把“月”的部分以本山绿泥为之,烧成后呈淡黄色,与自然界的月色非常接近。以拼紫泥作嘴、把的基座及钮,包括壶体上的装饰线。烧成后色彩明快,各部件分布合理、造型奇特,充分诠释了“日月同辉”的主题。“日月同辉壶”有一小巧精致的底座,以保证壶摆放稳妥的实用功能。这一小巧的设计保留了壶体以圆为整体的完整性。总之,其构想是新的,在传统作品中找不到这样的造型,给人的观感是奇趣盎然。“日月同辉壶”寓意新奇而祥瑞,很容易引起观赏者的共鸣,作品有自己的特色,想象丰富、造型生动,使用方便。

“雨露天星提梁壶”(见图2)也属于现代设计的经典之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的作品。1988年,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韩美林设计、顾景舟制作,是两位艺术大师珠联璧合、影响深远的作品,也是现代与传统融合、各尽其美的作品。其壶体与壶嘴的造型是传统的,而壶钮与提梁的造型是现代的,二者之间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壶体的两侧刻篆书“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故名“雨露天星提梁壶”。其造型端庄周正,提梁与钮的造型以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转折处明快流畅、方中带圆、圆中含方。提梁与壶钮、提梁与壶体皆从方圆的变化中产生艺术的感染力。提梁的虚空和超出壶体的部分给人以宇宙无尽之感,表达了“七八个星犹在天”的意境。古代成语有“寥若晨星”之说,那是指早晨的天空晴朗而明净,少有的星星更显出天空的纯洁,那是一种可以荡涤心胸,让人心旷神怡的意境。

图1 雨露天星提梁壶

罗丹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现代设计的作者就是这样的的大师,他们以自己的独特感受,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发现、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而这些作品让人拍手叫绝,永远启迪着后人去发现、创作出新的作品。

猜你喜欢

日月同辉壶体流云
谭礼藏品
汽车膨胀壶体用聚丙烯材料黄变及改善研究
流云似水
日月同辉
日月同辉
流云
折叠式电热水壶的安全风险点浅析
流云之韵 知竹之喜
日月同辉
一种新型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桶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