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圆兼备——魏碑书法和紫砂壶造型的共同特征——从“六方掇球壶”谈起

2015-10-09许建彬

江苏陶瓷 2015年3期
关键词:壶体筋纹魏碑

许建彬

(宜兴 214221)

魏碑书法与紫砂造型艺术有内在的联系吗?答案是有的。艺术的不同门类之间有它们相通的地方,共同的特征。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对我们的紫砂壶造型设计以及对紫砂作品的赏析是有帮助的。古人在创作魏碑书法作品时对方笔和圆笔的应用,由此而产生了丰富的变化,把人们引入了魏碑书法的大观园,也如入山观景,峰回路转,多姿多彩。书写魏碑,用专业的术语来说,须用上“切”、“翻”的书写技巧。如最简单的点,在“切”的时候,笔痕是一条短直线,笔尖部分由中锋转入侧锋,通过“翻”的动作,把笔转入中锋,轻收,在纸面上就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方笔点。横是点的延伸,在切、翻以后,笔继续运行,在收笔时再有一个切、翻的动作,回锋收笔,就形成了方起、方收的方笔横,收笔时不同的切、翻动作就形成了方起圆收的横。其它的笔画,竖、撇、捺等同样也是如此,各有方起方收、方起圆收、圆起方收、圆起圆收的变化。折与钩,用上切、翻技巧的为方笔,不用切、翻技巧的为圆笔。书写技巧的丰富性,给魏碑的单个字及整体章法姿态百变,具有极强的艺术个性。魏碑的书法美告诉我们,方圆兼备的形态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纵观中国的艺术史,方圆兼备的艺术创造在石雕、砖雕、木雕、钱币、家具等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紫砂的造型艺术也是一样,前人对造型中方圆转化的研究和应用上有很高的成就,“六方掇球壶”(见图 1)就是其中的一个经典器型。

“六方掇球壶”以“掇球壶”为基础,由圆壶的身筒镶接法改为方壶的泥片镶接法制作而成。通过造型设计的变化,制作成六方的筋纹壶后,从钮开始至盖、至壶身,有六条筋纹直贯而下,把壶体分成六等分。魏碑书法从方圆的转换和变化中产生美,“六方掇球壶”是在方圆的互补和协调中产生美。不论是壶钮、壶盖及壶体,镶接的六块泥片的形态是完全相等的,镶接以后就产生了均衡对称之美。均衡和对称在设计上是产生形式美的一条原则,这种器型使人感到平稳与愉悦,使人们在心理上获得安定稳固的效果。化圆为方后,使造型变得更为丰富、更有趣味,有规律的筋纹使壶体如波浪起伏,产生了节奏和韵律。

图1 六方掇球壶

在“掇球壶”的造型设计上,壶宽(不包括壶、把)与壶高(不包括壶钮)基本等距,所以,“掇球壶”的造型显得端庄大方、丰硕稳固。“六方掇球壶”把这一造型特征移用过来,使得“六方掇球壶”在端庄稳固的基础上产生了线条明快的阳刚之美。

为了使“六方掇球壶”筋纹造型上的和谐统一,嘴、把都设计成六棱形,在嘴、把的镶接上,筋纹的过渡从清晰逐步转换为若有若无,最后完全与壶体融合,使嘴、把与壶体的衔接若自然生成,这是一个“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制作过程,这个“朴”就是简洁与和谐。

紫砂壶既是可欣赏的艺术,又是可把玩的艺术,在筋纹的加工上要做到寓方于圆,从具体的线形来说,其形态是方的,但给人的另一感觉是圆润的,就如方的石头在山泉的冲刷下刚刚被磨去棱角的那种质感,所以,在壶体的抚摸和把的提拿上给人的手感也是圆浑的。这就要作者自己制作专用的工具——线梗,用它来规范每一条筋纹所需要的弧度,化刚为柔,这样能使每条筋纹都方圆兼备。

魏碑书法的艺术特征是在笔法的方圆变化上下功夫。“六方掇球壶”的艺术特征是在实现方圆的转化后,在线形的协调、对称、呼应、和谐上下功夫。对于方壶来说,要有方圆兼备的形,六方是一个最佳的造型形态。我们在赏析“六方掇球壶”时,从钮到盖、到壶身,正中的一个块面(即六方的一面)如一狭长葫芦的造型,其左右的块面与其等同,产生了均衡对称的艺术效果。左右的对称还反映在壶嘴与壶把的形态上,取下壶盖,在壶口到壶把之间放一直尺,可以发现从壶上端到壶口与壶把上端到壶口,它们之间的虚空是等量、均衡、对称的,取得嘴、把造型对称、协调的艺术效果。

在上下的对称和呼应上,盖线和口线的制作清晰、浑厚,方中寓圆、圆中寓方。方如玉带的线型上下都用了化方为圆的清角技法,使线形刚中寓柔。盖线与盖面、口线与壶颈的过渡都处理得洁净而明快,口线、盖线与钮下方的六方底座的边缘线上下呼应,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人们在回味这种线形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六方掇球壶”造型整体由各种线型构成的和谐之美。

向其它艺术门类学习它们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对我们的紫砂壶造型设计是有帮助的,它能使我们开拓眼界、打开思路,寻找新的方法和目标,只要我们在这方面努力实践,有深层次的思考,我们一定能创作出更新、更美的作品。

猜你喜欢

壶体筋纹魏碑
“君乐壶”的筋纹艺术美感探究
汽车膨胀壶体用聚丙烯材料黄变及改善研究
魏碑行书对联:文生于情有春气,兴致所至无古人
筋纹智慧,美菱盛放
——论紫砂壶作品《合菱》的艺术创作
折叠式电热水壶的安全风险点浅析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高梅花”壶的筋纹艺术之美与品格塑造
一种新型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桶的设计与应用
打铁老太
紫砂壶的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