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掉组织拖延症

2015-10-08威廉·克瑙斯

商界评论 2015年9期
关键词:莎拉情景计划

威廉·克瑙斯

不拖到最后一分钟,什么也不会去搞定。你是这样的吗?

我们总是会有各种拖延的理由:“天还太早,晚上再做功课”“明天才交方案,我可以明早再完成……”一旦开始拖延,自我欺骗就会接踵而至。因为时间太短所以没有认真去完成作业;因为有太多的邮件要处理,所以耽误了方案的完成。

这种“待会再做”“明天再完成”的心态,就像是一张借据,预支了你“现在就玩”的特权,以后再为现在埋单。然而,等到“借款”到期之时,你往往就会发现利息的高昂。

如今,时间缩水已经被视做一个无需争辩的事实,很多企业甚至在制定工资标准时会将拖延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无法避免私人电话、迟迟不去推进工作、进度缓慢等情况的发生。有些因拖延造成的损失还尤为严重:延迟客户回访可能会使企业失去商机;拖延客户反馈可能导致品牌信誉下降……

要对额外的工作有所准备

对付工作拖延需要更多的努力,这意味着你可能会产生额外的工作。然而,这和采取正确的方式增强自己的抑制力,减轻焦虑感,或者摆脱导致肥胖的饮食习惯没什么不同。如果你想战胜拖延,必须提前启动应对拖延的程序。

如果你在工作时持续不断地拖延,不妨先思考一下,这是不是自己在任何地方工作的一贯模式。如果是,那无论你在哪里工作,都可以着手解决拖延问题。如果不是,那拖延就预示着你从事了错误的工作。

莎拉喜欢欣赏饰匾和奖品,那是她以出色的销售业绩赢得的荣誉。她为自己订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成为销售主管。幸运的是,当公司开始新一轮公开竞聘时,她成功申请到了这个职位,获得了晋升。然而,这却是梦魇的开始。

主管的工作与莎拉所想的大相径庭。一方面,她能淋漓尽致地施展才干处理一部分事务;另一方面,对于很多事情,她却束手无策。

莎拉深知,给自己手下的销售员工给予提升业绩的建议十分重要,但她却总是磨磨蹭蹭的,或者逃避着不去查阅员工的报告、设定目标,以及制定员工培训方案,也不和同事一起同心协力完成业绩目标。不仅如此,办公室政治还给莎拉制造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那些生产、市场、财务等各部门的主管都是出了名的仗势欺人,而莎拉对于自己和这些人之间的斗争却毫无准备。如何让她的销售人员把精力集中在具体问题上,诸如为拓展销售领域提供信息以及完成销售报告,是她面临的最大挑战。

虽然主管职位意味着地位的提升和更丰厚的报酬,但这个新角色对莎拉提出的要求与她之前的预想大不相同。她在各方面都表现出拖延,最终,没能跳出她为自己掘下的大坑。最后,她不得不重新回到销售岗位,重拾自己原先的行为模式,成为了无可替代的核心员工。

当你在处理单一业务的时候,或许你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然而,在你想要获取更大的舞台时,不妨反思一下自己工作停留的阶段,想一想要实现职业目标,自己还需要做何种努力?

1. 当前你从事的工作是否正确,你所处的高度与你的经验和天资匹配吗?

2. 你有多大的潜能承担更大的责任?这种潜能已经发挥到何种程度?

3. 你现在是否需要为横向发展或纵向晋升做自我准备?

4. 在你的前进道路上还可能存在什么像拖延一样的障碍?

开启自我调节程序

每一个容易拖延的事情都有其共性和个性。想要有效地解决每一次拖延,需要采用经受过试验和经过改进创新的策略——五步法。

第一步:问题分析

分析就是把问题一点点地拆分并具体化的过程,这是预防拖延的逻辑思维起点。从中得到的分析结果将有利于你将来的行动,从而使你能够组织和协调自己的行为,以跨越拖延的藩篱。然而,这个方法有双重作用,你可以将其视做一个独立的保证效率的方案。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去进行:什么方面、什么时候、为什么、什么情况、怎么样。

1.你在什么方面最容易拖延?在什么冲突面前退缩了?你是不是已经落后于自己工作的最新信息了?你是不是推迟了方案制作的准备工作?

2. 你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拖延?感到压力大的时候,午餐之后,还是面对一个复杂挑战的时候?

3. 通常,问“为什么”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更好地分析。为什么你在面对复杂的情形时更容易拖延?为什么在截止期限临近时你才最容易坚持?为什么拖延的时候总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

4. 在什么情况下,你的拖延最容易被触发?让你转移注意力的活动是什么?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后,你做了什么?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一般来说,你延迟的时间有多长?

5.“怎么样”是针对最终成果而言的。通过阻止拖延干扰自己工作成果的创造,能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如何摆脱拖延思维的控制?如何在情绪上渡过难关?如何使行为有所改变?

这一系列的问答能够帮助我们全方位认识自己拖延的方方面面。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可以制定出一套常规的“战拖”策略。

第二步:设定目标

当你建立起自我觉察和解决困难的意识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明确努力的方向,即明确任务以及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达成的分目标。对击败组织内部的拖延来说,制定明确的任务对每个成员都很关键。

1.制定具体的目标。

目标和使命有什么不同呢?减肥30斤是一个目标,平衡饮食、改进健康状况就是一个使命;完成一个任务是目标,高效工作、提高产出就是一个使命。目标呈现的是我们想要实现的东西,而设定目标并向其进发是指引我们做出有效努力的可靠方法之一。

首先,设立与自己使命相符的目标。当目标要求你去经历自己渴望的过程时,你会更有激情地去实现它们。

其次,制定有能力实现或者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可实现的目标远比那些你永远无法企及的目标更容易激发动力。

再次,掌握目标定向,即你想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战胜新的挑战来实现。

最后,制定绩效目标。这类目标是有限的、量化的。例如,设计一种高效的给香水瓶加盖的制造工艺。衡量这一成果的标准就是那些可以将你的努力量化的结果,或者每周多拨打10个销售电话。

在任何一个动态的组织内,我们都会有很多个不同的甚至彼此相悖的目标。通常情况下,时间会告诉你应当先做最紧迫、最重要的事。这个建议听起来似乎很合理,但并不一定最现实。因为有一些非线性因素的存在。最迫切和最重要的目标或许是当初被一拖再拖的事情,直到截止时间迫近,才不得不行动。照这么下去,那你可能会一直将精力调配在那些最急迫的任务上,从而打乱整个行动的秩序。

2.创建明确目标。

当自己将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具体可行的小目标时,你就为完成使命增加了筹码。因为划分的阶段越小,任务期限就越短,完成任务就会越及时。此时,目标本身也会建立起一个行为的次序。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对每一个小目标进行评估。例如,参加了公共演讲课程,就实现了一个小目标。

3.一次设定一个目标。

我们的生物性决定了,每当我们需要改变一个习惯,或者感觉到威胁自己生活的时候,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抗拒这种改变。无论是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自我管理挑战,还是通过自我管理阻止心理方面的干扰,都需要投入时间、资源和精力。所以,我们只能专注于一件自我成长的事情。

第三步:制订行动计划

每年的12月31日,当时针和分针在零点这一刻交汇时,新年来了。每到这时,我们总会期许新的一年能有所改变。去运动、去学习、去旅行……你甚至还会期待来年能以全新的状态投入工作,并且拿到年度最佳员工大奖。然而等到旧年已逝,新年再伊始时,你所改变的事情却屈指可数。所以,我们需要一份详细的行动计划。

1.起草一份具体的计划。

看看自己近三年的新年计划有什么共同点?我们只有将这些共同点付诸实践才会很有意义,否则,就没有必要设定详细的自我发展目标了。这些决定涉及很多目标,可能也包含一个模糊的计划。如果做出决定,却不清楚如何操作以达到目标,就很容易陷入拖延。

拖延的时候,可能你也转而想去实施那些你信誓旦旦订立的计划,可是,计划太笼统又难以执行。所以,如果你想彻底终结拖延,最好将认知、行为和情感因素一并考虑进去,制订一个条理分明的计划。

2.要懂得变通,并为变化做好准备。

很多时候,我们即便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时,也依然固执地抱着原有计划不放,不懂变通。准备工作很重要,而面对意外情况时处理上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样重要。接受不确定性的原则是:当出现意外情况急需处理时,需要“飞速”找到解决方法。

当你建立起对高效能过程的控制时,拖延模式的可预测性就能扩大你控制整个过程的机会。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引入竞争性的高效能创造过程来制订解决拖延的计划。有目标无计划就像旅行没有地图。计划是行的第一步,而行动才能让你完成任务,达到你设立的目标。

3.打造克服拖延的情景模式。

事实上,我们设定出目标之后,并不一定都会成功。“如果我失败了呢?”“如果我被拒绝了呢?”这种情景思考能反映出人的脆弱感和对控制的无力感,也因此促成了拖延。然而,情景思考也可以卓有成效。比如,你为自己设定另外一个场景,然后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在这种富有成效的情景中,你可以专注于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富有建设性、可持续变化的方法。通过情景模式解决问题可以为你的计划提供初步框架。

情景一:你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包括初步的市场分析,并了解如何为运营融资。通过收集的信息表明,这是一个低财务风险适度盈利的经营。然后,你再把拖延元素加入到情景当中。通过分析拖延过程和设计解决方案,你拓展了这一情景。

行为上的拖延如果发生,事先必定会做一些预备。你做了调查,计划很吸引人,并确定这个项目切实可行。然而,你对如何处理关于所售产品的互联网和电话咨询会感到不安。你不喜欢处理顾客投诉,或者去调查退货的原因。

那些你把自己逼到绝境才开始运作,却在执行阶段将其搁置的往事历历在目。当你设想执行计划时,你能感觉到那种抵触情绪。根据以往的经验,你意识到拖延这个障碍很难跨越。

如果你是习惯性地拖延,那就不要留恋初步分析和计划时所带来的喜悦。如果你一开始就放弃这一想法,在时间和资源上的损失会相对较小。与其在启动和中止的情景中浪费能量,还不如把精力投入到你可以完成的项目中去。

情景二:你像之前那样,向自己描述了初步市场分析的过程。然而,你制订出了应对预期中的拖延行为的计划。要想克服这个困难,你就要当众宣布将启动这个新事业。举办一个聚会来庆祝,并邀请亲戚、朋友和合作伙伴。我们深知,当众宣布的意义就在于,一旦做出公开承诺,自己就必须去履行。这就有利于帮助自己克服拖延并应对执行阶段遇到的不确定性。如果大家都支持你做这个事业,在第二种情景下,你就将进入到公众承诺阶段。

第四步:采取行动

当一切都挂上了目的、具体目标和资源等信息之后,就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如何应用这些信息并采取行动了。如制定时间表,使外部人员参与并支持这项活动,确定他们什么时候能够加入进来。这些预备工作需要时间和智慧的双重投入。

执行就是按照你的计划蓝图去行动。在“自我调节程序”中,这个阶段是我们对哪些计划奏效、哪些无效,以及哪些在视具体情况调整后存在实施可能性做出评估的阶段。此时,你需要有强烈的执行动机。一种普遍的拖延陷阱就是要等到有了强烈的渴望才开始行动。在临近截止日期时,赶任务的疯狂行为一触即发。事实上,这种行为模式就将计划开始的时间置于了未来的不确定之中。

当你接受挑战,完成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时,便会与拖延不期而遇。你可能认为自己将妥协,抗拒着不去走上“立即行动”这条道路。但只要你自觉自愿地接受了最初的不适,就可以帮助自己向着未来不断耕耘,对抗各种强大的阻力,直到它们消失,从而实现长远目标。作为启动阶段的一部分,预测并接受不适是获得更高自我效能的起点。这一步骤同样有助于训练哺乳动物(例如马)的大脑,使其意识到不适不等于危险。

然而,在等待和行动之间该如何搭建一座桥梁,填补其间的鸿沟呢?当你开启一个工作程序,阻力也随之产生,这个时候,请想想自己究竟该做什么,才能抵制自己的情绪阻力,从而使行动与自己的规划相匹配。然后再有意识地从拖延思维和抗拒任务的情绪中转移出来,将其全部利用到能帮助自己的资源上。

第五步:评估结果

评估是一种自我反馈的形式,它将为你的改变提供指引,并成为你向着目标进发而自我调整的依据。在执行过程中,各个不同阶段的时间点,使命、目标、计划和评估将形成一种强大的对流效应,将各种关键因素都聚合到一起。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你可以高效地工作,所以你要继续按照这个系统进行下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自我反馈的问题,来评估自己或者组织成员是否摆脱了拖延:

1. 我能承担启动并坚持到底的责任吗?

2. 按照明确使命、设定目标、制订计划、执行策略这些步骤进行,我已经达成了多少?

3. 我学到的哪些东西可以帮自己进一步战胜拖延?

4. 我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这些问题就将拖延情境(使命和目标)、设定目标、制订行动计划、执行计划、评估结果等进行了汇总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各个方面所做出的成果,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你究竟学到了什么。

[编辑 陈俊伶]

E-mail:cjl@chinacbr.com

猜你喜欢

莎拉情景计划
情景交际
乖乖鼠在帮谁
梦想做“完美母亲”,更难成为好母亲
暑假计划
楼梯间 要小心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把美留在心里
三根孔雀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