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汇改棋行先手

2015-10-08程实

商界评论 2015年9期
关键词:失控中间价汇率

程实

今年8月11日,中国央行突然宣布,即日起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

应该说,央行近年来多有出人意料之举,但此番汇改新政还是让市场大吃一惊。股殇还未彻底淡去,脆弱的人心似乎没准备好再承受一次汇率巨震。人民币在政策公布后连续三天急速贬值,但事态并未如市场担忧般向危机演化,人民币汇率很快稳住了阵脚,市场心理也逐渐平复下来,股市保卫战后再来一个汇率保卫战的说法被证明是庸人自扰。

对于本次央行汇改新政,市场上的评论也是沸沸扬扬。事实上,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根本目标和实际举措,无论IMF等国际机构,还是坊间人士,都是持肯定的态度。关键在于,对于完善中间价报价这种重磅政策的出台时点,争议很大。在我看来,风物长宜放眼量,把聚焦从中国拉远至全球,把眼光从金融市场放大到发展全局,人民币汇改新政的出台选择了一个非常合适的时点。国际经济博弈,犹若棋盘上的高手过招,个把棋子的得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棋势上形成先手的优势。

人民币此番棋行先手的时机,体现在了三个方面:

第一,抢在了美联储加息之前。虽然汇改已经十年,但人民币和美元之间还存在着未剪断的羁绊,研究表明,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联动性在危机后悄然加深。这种羁绊给人民币带来了较大困扰,由于美元进入一个升值通道,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也随着不断上升。

换句话说,美元牵着人民币走上了有效汇率的升值之路。不过,中国的外贸伙伴可不止美国一个,事实上美国相对中国的贸易重要性在不断下降,这种汇率与经济的错配结构将中国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而一旦美联储加息,这种尴尬将变成困境,因为美元在加息前后将进入升值高峰,人民币将面临有效汇率突然激升和资本外流突然加剧的双重挑战。结合各种情况看,美联储9月加息可能性不小,而人民币在这个时点前主动解开汇率上的束缚,实际上从被动转向了主动,美国反而在加息选择上要更加慎重了。

第二,抢在了市场扭曲失控之前。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市场近期对人民币形成了较强的贬值预期,这种预期造成了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的汇率扭曲。扭曲的现实程度可能是可控的,但人心对扭曲的恐惧却难以控制,所以,一旦放任贬值预期不断发酵,汇率扭曲将不断加剧并大幅偏离实际水平。等到扭曲失控,再去释放预期压力,结果可能就会是更大幅度、更难接受的市场震动。这个道理和中国股市此番调整很相似,坊间都承认,如果等到股市冲上万点再解杠杆、去风险,而不是在5000点出头释放风险,那股殇可能会更加伤筋动骨。所以,中国央行在人民币汇率市场扭曲失控前迅速行动,本质上是非常有效的预期管理,避免了风险更大程度的积聚与爆发。

第三,抢在了妖魔化中国之前。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利益博弈渐趋复杂,各个国家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增长挑战,对中国政策选择都很敏感。如此背景下,三种内容不同但同样针对中国的国际舆论在不断升温。一是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实力积累超出了以人民币计价的数据水平;二是中国非市场经济论,认为中国的经济金融指标,例如人民币汇率,都处于政府操纵之下,市场并未在中国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力量;三是中国崩溃论,认为中国实体经济恶化程度超出了市场想象,人民币汇率一旦放开将迅速反映基本面变化而走向长期贬值。在这些舆论扭曲国际市场主流判断之前,人民币汇改的及时行动就像做了一场路演,实现了有效“证伪”。

事实上,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之后,一方面,人民币没有大幅升值,这说明美国之前一直鼓吹的“人民币低估”完全是无稽之谈,而国际机构在将中国GDP折算成美元标价时,使用“4”左右的所谓根据购买力调整的人民币兑美元折算因子,也是偏离事实的;另一方面,人民币一次性贬值后迅速稳定下来,操纵说和崩溃论都不攻自破。

在我看来,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是正确时间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可以留待时间去证明这一点。

[编辑 王宇航]

E-mail:wyh@chinacbr.com

猜你喜欢

失控中间价汇率
一场吵架是如何失控的
定身法失控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失控
失控的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