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亮“差生”希望的明灯

2015-09-29左菊陈艳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差生家长同学

左菊 陈艳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成绩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 “差生”。反观教育的现状,有的教师面对优秀生“眉开眼笑”,面对中等生“不声不响”,面对掉队的学生“大喊大叫”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是教育的悲哀。事实上,的确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无论你如何对他谆谆诱导,他就如同“春风过驴耳”,甚至背其道而行,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是否就等于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呢?

其实,所谓的“差生”概念是不应在现代教育的词典中出现的。因为,人与人没有优等与劣等,有的只是各方面的差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精辟地说:“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都各有各的特点。”美国教育家阿姆斯特朗博士的研究也揭示了同样的道理:成千上万的孩子在校园失败,被视为“差生”“学习困难户”,实际上不是他们的天分不够,而是因为学校教育不能适应他们的聪明类型与学习方式的差异。只要对所谓的“差生”教之以正确的教育方式,“差生”也同样可以成为耀眼明珠。

对于“差生”,我們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来面对他们呢?怎样才能使他们迷途知返呢?从多年的工作中,我总结出以下几条:

一、消除差生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使他们相信教师的善待真心

唐*,该同学脑袋聪明,学习成绩本不算差,但玩心极重,特别喜欢玩游戏,一有时间就玩,有时晚上玩得连觉都不想睡,其沉迷程度可见之深。我认识到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又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促使学生成才、成人而创造条件。我决定放下老师的架子,先与该生建立诚信的关系,使他能够感觉到我和他的平等关系,使他愿意听从我的劝告。我几次找他谈心,拉家常、谈学习,了解他学习上的困难,知道他自己也曾有美好的梦想,也曾计划过自己的未来,也想过要戒掉“游瘾”,但怎奈已“中毒”太深。每次找他谈话以后,他都表示一定改,一定戒,但过不了几天,他又“犯病”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并没有气馁,我鼓励他:试一试在一个星期中有一天不玩游戏,如果哪天做到了就告诉我,结果三个星期后他告诉我他已经一个星期没玩了……同时我还坚持找他谈心,并常打电话给他的家长,争取家长的支持,请求家长给他多一些表扬与肯定;在“周记”中我表扬他文章观点独到;我把他调到中间,以提高他的学习效果;我主动为他免费补习语文,说服其他科任老师多鼓励、帮助他。慢慢地,他开始敞开心扉,主动和我聊起了他的家庭情况。从此也不再那么酷爱游戏了。

二、要树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刘*,艺术类特长生。该同学的学习基础本来不差,但是太热衷于形形色色的课外表演活动,对学习不够热情。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缺点,分析她到学校来的真正目的以及如果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出路在何方,使她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是没有办法考上好的学校。谈话过后的几天,她确实变乖了很多。上学早早就来了,上课认真了,课外活动减少了……可惜好景不长,还不到一个星期,老毛病就犯了。

正在我不知怎么办的时候,机会来了。我们进行了一次模拟考,她的分数提高了四十分,在本班的排名更是由原来的三十多名排到了十多名。在核实她考试并没有作弊后,我给她的家长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说她这一段时间学习认真了,成绩也有所提高,请家长给予表扬。同时也指出,以她的聪明和较扎实的基础,如果能继续努力,还能取得更大的进步等。信我并没有寄出去,而是选择了由该同学带回去。在给她信的时候,我故意没有将信封的口封上,因为我知道,对于她来说,老师给家长的信无疑是枚炸弹,就算封口了,她也一样会先偷看的,倒不如索性不封口,以示我对她的信任。我告诉她拿回去给家长看并签名,叮嘱她在她下一次来学校的时候把信带过来。当天下午,在我去教室的时候,她早已经坐在了教室里,我一进教室门,她就迫不急待地把信交给了我,我知道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果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爱上了学习。

三、要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规范其行为习惯

李**,刚分入我班时成绩排倒数第三名,而且该同学如“牛皮糖”,“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经常挨批评,却又经常不改,他的父母因此没少操心。我没有就此放任自流,而是一次又一次耐心教育,与他谈心,帮他分析原因,指出他的要害问题是行为习惯太差,缺乏坚强的意志。我和他谈爱迪生读书时被认为是“最笨的学生”而最终成名的故事,给他讲李白小时候逃学却成为“诗仙”的非凡经历……目的就是要告诉他,成绩不代表一切,只要肯努力,有坚强的意志力,将来就一定会有出息。在平时谈话的过程中我以姐姐的身份经常教育他即使学习真的学不好,也要学会如何做人。

在一次打架事件中,我被告知他也“榜上有名”。当我急匆匆地赶到政教处的时候,才知道他并没有参与。原来,他的朋友被人“欺负”了,想找他帮忙去“出一口气”,他不但没去,还劝他的朋友说这样做是不对的,是违反校规的。真相大白,我庆幸他的理智,庆幸我的心机没有白费。

要转变差生,需要每一位教师有耐心、爱心、信心、慧心。要使差生转变也要从根本上下手,教师要上好每一堂课,要有责任心,使每一位同学都懂,都清楚,而且教师也应从平时观察学生学习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教予他们。同时,也要夹着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多进行与差生聊天,谈话等,结合一切工作来转化差生。俗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教师应善于发现这些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予表扬。即使学生的课堂表现并不太优秀,即使学生只取得了一点点进步,也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关注他,他的表现得到了肯定,这样学生的热情一定会高涨,也就更乐于参与课堂活动了,调查证明经常受鼓励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独立思考、想象力、创造力、人际交往等方面远远超过经常受批评的学生。由此可见,表扬和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这是高尚师德、师爱的最靓丽的风景线。

猜你喜欢

差生家长同学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家长请吃药Ⅱ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