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汇知识深度测试

2015-09-29粟小娟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6期

摘要: 词汇知识是二语词汇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知识包括广度,深度和强度,国内外有关词汇知识广度测试的研究较多,对深度和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词汇深度内涵及测试形式进行探讨,分析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最后提出进一步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二语词汇习得;词汇知识;词汇知识深度测试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是理解的基础。二语习得研究中,对词汇的研究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受到重视,其代表人物Meara,他在1980年和2002年都对词汇知识研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并不完善,其研究只注重词汇知识广度,而很少涉及词汇知识深度。为了充分地描述语言学习者的词汇知识,Schmitt & Mc Carthy(1997) 将词汇知识分为三个维度:广度,深度和强度。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维度是:广度和深度。广度(breadth),即词汇量(vocabulary size)。测试词汇的深度(depth)是看一个单词被掌握的程度。测试包括一个词的意思,特别是多义词,同义词,对搭配的敏感性、联想等。词汇的深度知识主要是指对最常用的高频词,学习者不仅要明白词汇的表面的意思,还要掌握词汇的正式特点、句法功能、搭配的可能性、語体特征等等。词汇广度,深度和强度的测试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三个尺度的测试可成为某学校或某个个人进行分级测试或诊断测试的依据。同时,其结果也为制定和修订英语教学大纲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将试讨论词汇深度的内涵和有效的测试形式。

一、词汇知识深度的研究

由于词汇的多样性,结构的多样性,不同场景下,要对词汇知识深度做出精确的定义很难。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涵盖所有方面来和词汇广度区分开,这也是研究者一直以来努力想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国外对词汇知识的界定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连续体观。其主要代表人物是Dale(1965), Faerch(1984), Cody(1985) & Paribakht & Wesche(1993,1996)。这种观点将词汇知识视为由一个不同水平和知识面组成的连续体。Paribakht (1996)的词汇知识等级量表对词汇知识深度研究有着很大贡献,但也仅能反应词汇知识的早期发展过程,而不能反应更复杂的存储和提取。二是以词为中心的维度观。起主要代表人物有Schmitt(1995), Schmitt & Meara(1997), Natiion (1990,2001), Read(1998, 2000), Qian(2004)。他们认为词汇知识是由不同的组成部分或维度构成的。本文主要以词为中心的维度观为理论基础,对词汇知识深度的内涵进行探讨。

一直以来, Natiion (1990,2001) 的词汇知识框架影响最大,他清楚地界定了词汇知识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可操作性。我们今天说的词汇深度,多基于Richards(1976) 和Nation的理论。这个理论框架将词汇知识分为六个方面,分类如下:

1.词汇的形式:包括词汇的音标和拼写,即词汇是如何通过它的读音和拼写与众不同的。

2.词汇的形态性质:包括该词汇的词根,词缀,派生词等和它的词性。

3.词汇的句子成分:该词汇在句子中的位置,句法关系及和其他词汇的搭配关系。4.词汇的意义:不只指该词汇概念上的意义,也指它的内涵意义,包括它的一词多义现象,同义词,反义词等。

5.词汇的语域或话语特征:指该词汇使用在何种风格或社会地域范围,或在话语中使用的领域方式的不同。

6.词汇的使用频率:该词汇是经常在文章中看到的还是通常只出现在一些专业著作中。

在国内,有关词汇深度的研究相对较少。一些研究者们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对深度知识各个层面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吴旭东、陈小庆(2000)在Nation 的词汇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就6个目标词对三个不同水平的受试组进行测试,考察了词汇深度知识的词义,同义词,派生词和搭配这四个层面。结果表明,对于低水平学习者,同义词、派生词和搭配这几类知识的发展无先后顺序;对于中水平学习者,词义知识增长较慢,而同义词、派生词和搭配这些词汇知识增长较快;而高水平学习者单词的各层面知识的增长出现了停滞现象。之后,刘少龙(2001;2002),谭晓晨(2006;2007)根据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对词汇知识深度几方面进行了考察,总体研究表明,词汇深度知识的各个层面(如词缀、词义、搭配和词性等)在发展、习得过程中表现的极不平衡。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词汇知识的各个层面的差异会逐渐缩小并趋向平衡。

二、词汇知识深度测试

本文基于国内外词汇深度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别从词汇定义(word definitions),一词多义(multiple-meaning vocabulary),搭配(collocation)和(morphological awareness)语素意识四个方面对词汇深度测试进行了探讨。

三、词汇定义(word definitions)

词汇定义也就是解释和表现出目标词的含义。常见的词汇定义题型有:

A ______ is a small round object or a lever that is attached to a door and is used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it. (handle)

An ______ is a round fruit with smooth red, yellow, or green skin and firm white flesh. (apple)

这种题型可以有效测试出测试者对词义是否明确,但是并不能反映测试者对该词掌握的程度。我们可以根据受试者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目标词,每词要求学生从四个方面进行定义,包括分类(category),功能(function),描述(description)和价值(value),进而完善对词汇的定义。例如:对apple 的定义需要包括以下信息,Category:fruit;

Function: can be eaten;

Description: round shape, sour and sweet, grow on trees;

Value: good for health; gives vitamin C.

四、一词多义(multiple-meaning vocabulary)

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下,每一个多义词的所有义项都构成一个以原型义为中心的语义范畴,其他义项都是由原型义经过隐喻和转喻的方式派生出来的。例如:

change:a.改变(v)b.改变,变化 (n)c.零钱(n)

1 .I have no small ______. (c)

2.Are you for or against _______? (b)

3.It is not easy to make him _______ his mind. (a)

这个题型既考察了测试者的对目标词意义的掌握,也注意到对句法搭配的考察。但是对多义词词义的确定并掌握词义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可以在Tannenbaum et al.s (2006)的Multiple Meaning Test的基础上来简单测试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例如:rose: (B;D)

A. The rose of the tree is very rough;

B. He bought a dozen roses for his girlfriend;

C. She is sitting in a rose watching TV;

D. The sun rose over the mountains.

五、搭配(collocation)

在词汇深度测试中,有关词汇搭配测试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以下是Nation(1993)的词汇深度测试例题:

Sudden

beautiful quick surprising thirsty change doctor noise school

该测试选取的目标词是日常语言使用中的高频词汇,并对词汇深度知识的词汇搭配和词义方面进行了测试,在很大程度上为词汇深度知识测试做出了贡献。但是,目标词都是形容词,所以仍需不断地完善。

六、语素意识(morphological awareness)

从词形来说,学习者对词根的掌握有利于词汇的深度习得。因此,根据Bowers and Kirby (2001)的理论,可以测试学习者对词根是否了解。例如:scarred,如果受试者圈出scar 得2分;圈出scarr 得1分;圈出red,该题得0分。

七、结语

有关词汇知识深度的研究在不断地发展,并取得进步。本文通过总结多种词汇知识深度测试方法,发现测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思考。目前,由于词汇深度包括很多的方面,因而在研究词汇知识深度时,仅遵从某一理论,采用某种单一方法都是不全面的。只有间连续体观与维度观相结合,在一定时期内采用多种方法方法对学习者不同知识维度进行多次测试,或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同时进行多种词汇知识维度测试,才能进一步了解学生词汇知识深度不同时期、不同维度的特点。此外。对词汇知识广度和深度的测试是单一的,需要与其他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相联系,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Meara, P. The rediscovery of vocabulary[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02,(4):393.

[2]Nation, I. S. 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 New York: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90.

[3]Qian D. D & Schedl M. Evaluation of an in- depth vocabulary knowledge measure for assessing reading performance[J].Language Testing, 2004,(1).

[4]Schmitt N. & M. McCarthy. Vocabulary: 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呂长立.词汇量与语言综合能力、词汇深度知识之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2).

作者简介:粟小娟(1990-),女,四川内江人,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外国语学院, 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