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提升学院内涵建设质量水平

2015-09-11梁珠民杨昌鹏

广西农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内涵建设高职院校

梁珠民++杨昌鹏

摘要:阐述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软件因素,主要是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系部管理的责权利不相对应;分析高职院校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强调推进院系责权对等二级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推进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的对策措施,关键在于架构完善的院系责权对等二级现代管理体系,明确院系的质量管理目标、考核评价机制和对等的责权利,激发系部办学活力,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管理;责权对等;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5)04-0061-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1]。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职业院校的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2]。教育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通知》提出,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3]。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不少高职院校加大了硬件建设的投入,却忽视了软件建设的管理,学院缺乏办学活力、动力不足,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瓶颈,招生就业工作越来越困难,学院办学面临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推进高职院校构建院系二级现代管理体系,依法依规治校,加强内涵建设,以激发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迫在眉睫!

1 影响高职质量提升的软件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4]。据调查了解,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制约学院发展主要是软件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理目标不具体,考核评价不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高职院校,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定位,科学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规划,管理目标要精细具体,可操作性要强,要有配套完善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体系,才能把工作做实。调查发现,有的高职院校在教学、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质量管理目标,教职工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学院对各部门和教职工的工作业绩也没有相应科学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体系,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2 管理体制不健全,责权利不相对应

权责关系是指行政人员在履行职责时的权力行使与责任承担关系[5]。行政人员在履职时权责要对等。调查发现,有的高职院校在教学、行政管理等方面,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工作权责不明、职能不清、责权利不相对应。学院只管给各系部下达工作任务和落实责任,却没给予相应的管理自主权、人员调配权和财务支配权;只强调工作任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却没给予相应的工作福利待遇;高位职级工作命令化,低位职级工作服从化;为了所谓的“和谐”,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甚至“违纪”不究,激发不出办学活力,影响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1.3 职工归属感不强,工作积极性欠缺

高职院校能否留住人才和能否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在于学院的事业、环境、福利待遇、人际关系等。学院的管理体制机制是重要的办学环境,直接影响到事业的发展、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以及人际关系。调查发现,某高职院校是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办学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延用中专学校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办学特色不明显,办学效益不太好,教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教职工的职业自豪感、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较低,对学院缺乏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影响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2 推进院系二级管理迫在眉睫

截止2012年底,全国高职院校共1296所,在校生数近1000万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6]。至2013年,广西普通高等学校共70所,在校生数656127,其中高职高专院校38所,在校生数325393,高职高专在校生数占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的49.59%[7]。平均每所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数8563人。高职院校办学上规模后,其一级管理模式日益显得落后,各种弊端日渐凸显,已成为束缚发展的瓶颈,推进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迫在眉睫。

2.1 院系二级管理的内涵及其特征

院系二级管理,是指对于二级建制的院系,由学院赋予系部职责,并相应将人权、财权、物权下放,责权利对等,使系部成为责任中心的一种管理模式[8]。它有别于传统管理模式,其目的是解决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其核心是管理重心下移,下放管理权力,调整管理幅度,规范管理行为,建立学院宏观调控、系部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明确职能部门与系部的责权利,引进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完善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评价体系,将工作业绩与奖励性绩效、职务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挂钩,激发办学活力,充分调动系部自主办学的主观能动性和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2 高职院校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

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高职院校,延用传统的一级管理模式,在办学规模达几千人甚至上万人之后,管理的各种弊端、矛盾和问题便越来越凸显。如权力过于集中,领导琐事缠身,管理效能低下;凡事学院直管,工作抓不住重点,出现顾此失彼;缺乏民主决策,没有长远规划,建设见子打子;缺乏激励机制,干群互相埋怨,影响学院发展。有的高职院校虽实行了院系二级建制,但学院“抓又怕死、放又怕乱”,只是将工作任务下放,没有将相应的权力下移,责权利不对等,系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不起来,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领导对职工抱怨:讲又讲不听,听又听不懂,懂了又不做,做又做不好!

2.3 推进院系二级管理已迫在眉睫

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 [9]。近年,一些高职院校由于管理落后导致招生困难已举步维艰。高职院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大胆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0]。高职院校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固然重要,但在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方面,人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教学要出成绩,科研要出成果,教育要出人才,办学要出效益,都需要科学的管理。高职院校传统的一级管理模式和责权利不对等的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机制,推进高职院校责权利对等的院系二级管理已迫在眉睫。

3 推进院系二级管理的对策措施

3.1 科学制定院系质量目标,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质量目标是在产品质量上所追求的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或范围内,所规定的与产品质量有关应达到的预期具体指标、要求或结果[11]。它可作为学生、家长和社会了解学院办学质量水平,评价学院教育质量的参考依据,也可以作为衡量学院各个部门及个人的管理工作水平和教学工作业绩的标准。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应科学制定院系二级质量目标。质量目标要明确、具体、可量化、可实现、有相关性和有时限性。院系二级管理的质量目标包括:办学定位、办学规模、办学效益、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科研成果、用人单位评价、社会服务能力等。其中每一项又分定性目标和定量目标。质量目标制定后,要有相应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激励机制,确保目标的实现。

3.2 架构院系二级管理体系,明确院系的责权利

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实际上是从集权管理模式向分权管理模式的转变[12]。权力下放,给系部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和自由发展空间,要架构院系二级管理体系,重新划分综合职能部门和系部的责权利。同时要有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划分责权利时,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学院主要行使制定规划目标、宏观管理调控、监督检查考核、研究重大决策和对外业务联络等职能;二是系部应享有与其职责相对应的自主管理权,包括教学科研、人事管理、经费使用、劳务分配、专业调整、业务培训和技术服务等人、财、物的自主管理权;三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学科研管理为重点,以财务管理为切入点,以人事管理为辅助,进行二级管理的制度建设;四是责权利细分到每项工作,以激发办学活力,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依法依规治理高职院校,提升内涵建设水平

据调查,一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后,管理体系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依法依规治理学院,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效果和显著的办学效益。一是充分调动了系部的主观能动性和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工作效能;二是学院实行民主管理,校园和谐;三是学院机构精简、实行规模化管理;四是强化了专业建设和优势特色专业突出;五是强化了实训基地建设,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六是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出教育教学名师;七是深化了课程建设与改革,编写不少校本特色教材;八是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九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是学院的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年07月29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0/201406/170737.html,2014-06-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33/201301/146831.html,2013-01-16.

[4] 刘云山.增强问题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 http://cpc.people.com.cn/n/2014/0519/c64094-25032232.html, 2014-05-19.

[5] 关保英. 权责对等的行政法控制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2,(1):18-23.

[6] 宋艳丽,胡亚学.高等职业院校院系二级管理改革探析[J].职业时空,2014,(3):62-64.

[7]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3年广西教育概况. http://www.gxedu.gov.cn/Item/15626.aspx,2014-11-04.

[8] 张莉.基于独立学院院系二级教学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文献资料,2010,(6):185-187.

[9] 周志成.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J].特区经济,2004,(6):61-64.

[10] 梁珠民,杨昌鹏.提高农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广西农学报,2015,(1):63-66.

[11] 张志生,张冰.科研管理体系中质量目标建立[J].中国高校科技,2011,(9):25-26.

[12] 伍建桥,杨文涛.高职院校实行二级管理的实践与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1):86-87.

猜你喜欢

内涵建设高职院校
对民办高职质量工程内涵建设的建议
“四四模式”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内涵建设
论地方工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引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内涵建设改革与实践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