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内涵建设改革与实践

2016-10-11黄建华廖东进

科技视界 2016年24期
关键词:内涵建设校企合作

黄建华 廖东进

【摘 要】围绕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我校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对接湖南省光伏发电产业,依托湖南省太阳能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所平台,在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课程体系、专业教学团队、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课程资源建设、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促进专业内涵建设。

【关键词】光伏发电技术;内涵建设;校企合作

随着湖南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我省光伏产业人才需求巨大。2013年湖南省部分光伏企业在生产、管理、设备维护、检测、光伏电站建设等岗位的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据调查统计,至2015年,湖南省光伏产业对各类、各层次人才需求10万余人,其中高职毕业生约7万名。纵观全国太阳能类专业的开设情况,我省俨然落后于全国其他各省太阳能类专业开设的步伐。因此,加快我省光伏专业建设迫在眉睫。我校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围绕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主动对接湖南省光伏发电产业,依托湖南省太阳能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所平台,在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课程体系、专业教学团队、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课程资源建设、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勇于改革与实践,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1 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1.1 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还需加强建设

校企合作形式单一,管理体制还不健全,校企共建共管共营基地及协同科技创新等方面还缺乏良性运行的激励机制。

1.2 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培养还需提升

本专业是适应战略性新型产业而开办的新专业,缺乏既能掌握光伏行业先进技术动态及产业发展方向,又能掌握光伏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并且能够带领专业建设发展的省级以上专业带头人;聘请的兼职教师只能担任部分专业课程的实践指导,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专业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

1.3 专业教学资源尚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要

以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库需要进一步扩充,职业标准库和技能鉴定题库有待进一步完善;资源库的管理缺乏先进技术支持;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功能不明显。

1.4 教学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实施的教学内容调整机制还需健全;学生在合作企业学习专业课程的校企互认学分制还在探索中;校企共同实施的顶岗实习管理和监控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2 项目建设面临的挑战

(1)在新时期湖南省“按照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下,对如何明确光伏专业发展定位、构建与光伏产业职业技术岗位要求相适应专业课程体系,打造有湖南省特色的光伏终身职教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2)新时期湖南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以及光伏产业转型升级,对如何在行业指导下,优化专业结构,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高质量培养光伏类专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

(3)当前湖南职业教育“从劳务输出外向型发展向服务地方产业经济转变”,“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基本要求,对湖南光伏职业教育如何对接行业、服务行业、提升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3 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

3.1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整合校企、校际资源,由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湖南太阳能职业教育集团,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所,建成湖南太阳能技术推广与产业信息中心、太阳能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完善太阳能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太阳能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部门职责;建全校企“经费共筹、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以此打造湖南光伏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多方参与的对话协作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以及过程共管的社会服务机制。为湖南光伏产业升级提供保障,发挥光伏专业引领示范作用。

3.2 实施工学交替,分段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湖南省知名光伏企业、行业协会等调研;在服务区域经济、对接光伏产业的前提下,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组织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开展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促进学生毕业就业零距离对接。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工学交替,分段实施的325”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打造校内外GW级光伏电池生产及光伏电站建设基地,实现顶岗实习达到半年以上,生产性实训比例占实践教学总学时60%以上;按照光伏电池及光伏电站相关技术员岗位标准,全面实施双证书制度,毕业生中级职业资格证获证率100%,高级获证率50%以上;建立以太阳能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负责实施的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和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提升办学水平,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3.3 构建“课证融通、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依托职教集团,分析光伏产业技术岗位群工作任务,剖析实际生产过程和工作流程,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能力与素质要求,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主要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及网络平台,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育人水平。校企共建基于光伏电池生产及光伏电站建设的“课证融通、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光伏产品生产与设计,光伏电站设计、施工、维护、管理人才为目标;建成以光伏电池生产及电站建设的模块化知识点,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等为载体,对专业技术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充分利用职教新干线、移动数字化图书馆、风筝数字平台、食指课堂数字平台,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实现资源共享。

3.4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聘请知名院士、区域知名企业、专家,校企共同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通过多种培训方式提升教师水平;以课程负责人制实现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通过“传帮带”双导师制度,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师傅作为双导师进行青年教师的培养;聘请湖南省太阳能职业教育集团中的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由院士专家工作站推荐,聘用光伏类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以及有企业经验的工程师扩充专任教师队伍;通过差异化教师管理制度实现名师工程,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省级专业教学团队。

3.5 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根据合作企业的主营业务及优势,建设以校内参观、实训、生产,校外参观、实习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条件。校内按实践教学区、生产区、示范区进行硬件建设,使校内基地具备光伏技术实训、光伏组件生产、光伏发电、太阳能应用技术推广与研发、两型校园示范等功能;校企之间建设3G实景教室,通过职教新干线网络平台进行联接,实现将企业生产、科研、施工现场在学院课堂直播,学校的实践教学由企业专家远程指导;校外依据合作企业的主营优势业务建设对应项目的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完善校外基地的硬件条件。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与建设中,引入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

3.6 课程资源建设

依托湖南太阳能职业教育集团及湖南省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所,在院士工作站院士、教授及企业工程师的全程指导下,对接光伏行业岗位群,以光伏电池生产与光伏电站建设为主线,按专业资源、课程资源、行业资源、培训资源四类建成集专业教学与职业培训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库;并以职教新干线为媒介,通过建设学院数字化教学平台“食指”课堂,实现数字化教学,实施各类教学资源共享。

3.7 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

以基于光伏电池生产及电站建设的分段式、多学期的双导师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为主线,以教学运行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师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为主体,以教学研究与管理改革为核心形成较为完整的结构体系。依托执教新干线等网络平台,建成以学生、行业及企业为主导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专业技术课程相对应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结合光伏光伏企业人才需求,建立实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课时的柔性化教学管理制度,并对考证课程实施学分互认;完善全程管理的考核制度体系;形成就业单位、行业、学生及其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3.8 专业社会服务

联合湖南省光伏产业联盟、湖南太阳能职业教育集团及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所,依托湖南省光伏产业技术研发与信息中心、湖南省光伏技能鉴定中心,提升光伏应用技术研发能力与技术服务水平,通过完善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所的管理制度和人事分配制度,激励各事业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服务“三区”,为湖南省提供光伏技术服务、光伏特种行业职业培训与鉴定、光伏电站建设、光伏产品开发与生产、两型校园示范、光伏产业信息服务等多项社会服务。

4 总结

我校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整合校企、校际资源,依托区域光伏产业,主动对接光伏发电企业,在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课程体系、专业教学团队、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课程资源建设、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专业建设实践,在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提升了专业内涵建设和专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彬.专业内涵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

[2]牛耀宏.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高职专业内涵建设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3(17).

[3]池哲萍.推进高职专业内涵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06).

[4]朱有明.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9).

[5]秦越华.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内涵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20).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内涵建设校企合作
内涵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转型
高校引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