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歌:小鲜肉的蜕变

2015-09-10王江月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仙剑胡歌鲜肉

王江月

2004年,胡歌因出演《仙剑奇侠传》中的李逍遥,人气攀升。当时22岁的他用现在的话说是十足小鲜肉。之后的一段时间,胡歌演了许多魔幻和游戏题材的电视剧,几乎成了古装美男的代言人。

最近这两年,胡歌开始改变,他演了接地气的《生活启示录》,演了《四十九日·祭》中与自己反差很大的热血军人,演了赖声川的经典剧作《如梦之梦》,并把一年的时间交予话剧舞台。除了幕前的改变,他还尝试做制作人,推出了热播剧《轩辕剑之天之痕》,并成立胡歌工作室。

他说当别人认定他只有36变时,他则想证明自己可以72变。

回望2014,这是胡歌正式出道的第十年。作为曾经的小鲜肉,如何看当下风起云涌的鲜肉们?他称小鲜肉是有保质期的,小鲜肉的尽头应该是老戏骨,现在他正处在从小鲜肉到老戏骨的进程中。

胡歌没到之前,摄影棚的气氛很热烈,大家都在说着印象中的他。放眼望去,说话的都是女生,70后80后90后,她们都有和他的故事。

80后说她们是看着他的古装戏长大的,说胡歌就是她们心目中的李逍遥。90后说除了看他的戏,也听他的歌,那首《六月的雨》伴着她长大。

这首歌是《仙剑奇侠传1》的插曲,胡歌拍这个戏时是2004年。说这话的90后女生是1994年出生,2004年,她只有10岁。70后听了这些不禁感慨唏嘘一番。当然更让70后感慨的是,这么帅的演员,竟然遭遇过一场残酷的车祸。

门铃响起,门开了,胡歌笑呵呵走进来,礼貌而随和地跟现场的人say hello!“哇!他比想象中的还高哦!好帅!” 女生们禁不住窃窃私语。胡歌戴一顶鸭舌帽,搭配军绿色棉服大衣,还戴了一副框架眼镜。哦,对了,留了胡子,很配他的小麦色肤色。

胡歌走进来时,我有留意下他眼睛上的伤疤,基本看不大出来。其实,他的状态让你几乎忘掉去注意他这些。最关键的是他自己忘掉了。镜头前,和着音乐的节奏,他很投入在自我的世界中,让现场一下安静许多。

胡歌穿的第一套服装,是格尼条纹西装外披橘色大衣。胡歌穿起来,玉树临风,很帅,这在大家意料中。但,现在的胡歌,在“帅”之外,也更Man。这应该是他与十年前李逍遥最大的不同。

2004年,胡歌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他与李逍遥的牵手还有一段插曲。

“我是在大二的时候签了公司,公司以拍古装戏为主的,当时给我试过一个古装造型,非常难看,等于把我列入了古装戏黑名单。这期间我拍过一个现代戏,感觉也一般,一度我对自己的前景很迷茫。也是在这时,公司要筹拍《仙剑1》……”

胡歌称当时他觉得这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在戏正式开拍前,胡歌被叫去试装,在他来看自己是去凑热闹的,“我记得到化妆间,是说里面有一个角色,看看能不能演,只有后面几集的戏份,先试一下造型。然后呢,我的运气来了……”胡歌的语调一下子高了起来。

当天正赶上有“仙剑之父”之称的姚壮宪先生来探班,他进到化妆间的时候,胡歌的造型刚做完。姚先生看了后,说能不能一起拍个合影。

“其实,以前我跟姚先生在台湾见过面,他对我生活中的样子是有印象的。后来我听说,他看了我那个古装造型,觉得很接近他心目中的李逍遥。其实,我那时是游戏迷,也觉得自己的个性跟李逍遥挺像的,尤其是贱了吧唧的感觉。”

与姚先生拍完合影的胡歌也没觉得会怎样。直到2004年初,他记得那天是小年夜,他接到了公司的电话,通知确定他演李逍遥。“我不敢相信,怎么可能?!我就拿着电话,一直在问,是真的吗,没有开玩笑吧!”胡歌说这是他当时最真切的心情。

2004年,胡歌22岁,读大三。

22岁的胡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十足小鲜肉。时光荏苒,2014年是《仙剑奇侠传》拍摄十周年,也是胡歌正式出道的第十年。这一年,32岁的胡歌呈现了一个与过往完全不同的形象,在电视剧《四十九日·祭》中出演铁血军人戴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男人硬汉的一面。如果把李逍遥和戴涛两张照片放在一起,绝对是强烈的对比。这些不仅是年龄的表征,更是成长的印记。

Q:娱乐圈的新陈代谢很快,这两年涌现出很多人气和颜值都很高的小鲜肉,作为曾经的“鲜肉”压力大吗?

A:我没有压力,小鲜肉是有保质期的,你不可能永远是小鲜肉,如果你永远都是小鲜肉,说明你放了很多防腐剂。小鲜肉它的终点是什么呢,它的终点是老戏骨。我现在是从小鲜肉到老戏骨的过程中,是骨肉相连的一种状态。

Q:这种状态是不是可以用上海的一道菜来形容?

A:(笑)呵呵,我以前打过一个比方,现在的我很像上海的一道菜,叫“腌笃鲜”,你要咸肉我给你咸肉,你要鲜肉给你鲜肉。

Q:腌笃鲜这道菜有鲜肉也有咸肉?

A:这是冬天里上海人常做的一道汤。有鲜肉和腌的咸肉,还要放点冬笋,小火慢炖的,才能入味。

Q:这两年你在表演上的成长也是显而易见的,十年中大部分时间,你演的多是魔幻及游戏题材的古装戏,但是这两年,你演了很接地气的现代戏《生活启示录》,也演出了两部话剧,一个是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另一个是赖声川的经典剧作《如梦之梦》,《如梦之梦》目前开始第二轮在北京演出。2014年你决定拿出一年的时间演话剧,当时有犹疑吗?

A:没有,演话剧是我预谋已久的。我一直记得毕业大戏最后一场演完的情景,看到大幕拉上的一刻,我特别难过,那预示着我的大学生活就结束了。

其实我的大学生活是缺失的,因为很早就开始拍戏了,真正在学校的时间很少,算是没有真正体验过大学生活,那个缺失让我很失落。还有一点就是,我觉得以后可能没有机会再上舞台了。所以,我一直想有机会弥补这个遗憾和缺失,有时去看话剧,坐在观众席里,我也会有很强的去台上表演的欲望。尤其是每一次看演员谢幕时,都特别感动。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不甘心被某一类角色定位了,想证明自己不仅是一个偶像演员,怎么也是“上戏”出来的。所以就很想能够回到舞台,突破表演的瓶颈。

Q:在话剧舞台的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这一年对我来说,是放空的一年。说实话,演话剧我真的没有把它只当作一个工作,有点像是重新回到学校的状态。从排练的那天开始,我就不带助理,每天都是自己背着个书包去排练场。而且从表演上来说,也是回归到一种最本真的状态。

Q:从《生活启示录》、《四十九日·祭》到两部话剧,你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自己。

A:对演员来说,可塑性越强越多变,就说明你越厉害。也就是说,当别人觉得你只有36变的时候,你就想证明:我有72变,我不是猪八戒,我是孙悟空。

Q:十年里,除了你自身的成长,你的粉丝也陪伴着你的成长。2014年11月,你专门举办了“胡歌粉丝会十周年”活动,场面温暖感动。

A:他们伴随着我成长了十年,很不容易。用他们的话说,他们是看着我的戏长大的。其实是我看着他们长大才对,十年前《仙剑1》播出的时候,他们很多还是小朋友,现在有一些都当妈妈了。这一点,我挺欣慰的,我们彼此见证了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Q:这十年中,粉丝在你心中的位置是怎样的?

A:很多年前,有人跟我说过一句话,粉丝就是我们的上帝。那个时候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很简单,就像顾客是商家的上帝一样。但是慢慢地,我发现这句话不完全正确。因为其实粉丝和我,最好的一种状态是平等。他们不要把我当成偶像,我也不把他们当成上帝,就是像朋友间的交流一样。

他们对我的支持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比如说我发生意外的时候,比如说我的事业处在低谷的时候,他们永远都对我不离不弃,永远都陪在我身边,像家人一样。这是作为一个演员最幸福的地方。

Q:《四十九日·祭》中的戴涛没有任何外在修饰,炮火下的他甚至看不清脸,但很多观众仍觉得他从里到外的帅,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A:这是我幸运的地方。我们先抛开角色不说,不同的男人,不同阶段的男人,他的帅是不一样的。二十岁的男人帅在他的外表,而三十岁的男人帅在他的内在。

而我在二十岁的时候扮演的就是二十岁的角色,在三十岁的时候扮演的是三十岁的角色。这时让我演李逍遥,我肯定演不了。

Q:我看你在拍完《仙剑3》的时候称,演《仙剑1》时候的状态是最好的。你觉得那时候的表演最可贵的是什么?

A:真诚。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技巧,没有经验,所以很多反应都是真实的。后来遇到的角色,因为和之前的角色很相似,所以就变成一种套路了,有了一种招数。那时也有一股无知者无畏的劲头,因为刚开始拍戏,没什么经验,在片场经常挨骂。每次当听导演说开始的时候,我都有种像蹦极的感觉,真是拼了。

Q:反过来,22岁的你肯定也演不了戴涛。据说戴涛这个角色圆了你一个军人的梦想。

A:对,我从小就有军人情结,一直怀疑自己上辈子是不是个军人。从还不懂事的时候,我看到电视里将军骑着战马,冲锋陷阵的画面,就特别兴奋。小时候我老跟我奶奶说,你能不能给我做一顶头盔呀。所以当了演员以后,就一直想找机会圆一个军人的梦。

Q:从2004年到2014年,你觉得自己这十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十年前我有很多目标,觉得有好多明天,想着我要过多少个明天才可以达到我的目标,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好漫长。十年后我则觉得明天越来越少,昨天越来越多。明天过一天少一天,昨天过一天多一天。

Q:所以现在更珍惜当下,更惜福。

A:真的是,我觉得我是一个运气很好的人,不管是跟同龄人比,还是跟比我年长的人比,我真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我也总觉得老天挺眷顾我的,总是把很好的机会留给我。所以我真的是特别知足,也挺感恩的。

Q:你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这让我有点意料之外。因为任何人遭遇过像车祸那样的事件,都会认为是一种不幸。现在怎么看待2006年那场车祸?

A:从长远来看,这件事情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件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可能那两年让我很痛苦很煎熬。可是当我重新走回来的时候,我也想象过,如果没有那一次事情,我现在会是什么样。

Q:2006年正是你因出演《仙剑1》人气攀升的阶段,作为一个20出头的人,浮躁有时是规避不了的。

A:那个时候是泡沫形成的阶段,那个泡沫被车祸这个外在的事件给挤破了。其实如果没有外在的压力,这个泡沫必然有一天也是会破掉的。那我觉得早晚都得破还不如早破。

Q:现在说起车祸心态比较平静,但我想恢复的那两年对你一定很煎熬吧?

A:最主要的煎熬是等待。因为这场车祸,我最在意的两样东西并没有失去,一个是生命一个是我的眼睛。我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幸运了,所以能不能恢复我的容貌,能不能回去做演员,对我来说真的不重要。我已经想好了,不做演员我可以做幕后,这个是我早期的念头。

可是身边所有的人都跟我说,你可以恢复的,你可以回去做演员的。因为他们每天都跟我说这个话,也让我相信了。可是当你有了这个憧憬以后,你每天面对的却是自己和那个憧憬非常遥远的距离。这时大家就告诉你,需要时间。然而一天天过去,容貌还是没有太多的改变,这就是一种煎熬……

Q:我觉得你那时很有勇气,手术不久,就去照镜子……

A:起初,我的心态还挺好的,还不知道同事去世了,因为大家都瞒着我,都说我是最严重的,别人都没什么事。那我觉得我最严重了,我的命也保住了,眼睛也没事,不就是破相了嘛。所以心态很放松,也不能说是勇敢,只是因为当时病房里有很多人,他们的表情都很凝重,我不想气氛这么压抑。正好医生进病房,把我的绷带拆了给我换药。我说,你们有没有镜子,我想看看我现在的样子。

Q:当时所有人都没接你的话吧,更不会把镜子给你?

A:都说没有。我想洗手间不是有镜子吗,就说我要去上洗手间,然后我爸扶我进去的。但是我在洗手间里待了一段时间,他们就意识到了。所以当我把门打开的时候,所有人都在门口看着我。

其实我并没有特别难过,也没想到自己会那么地释怀。看到镜子里的脸肿那么大,还去摸了一下,特别硬。我还跟我爸开玩笑,说是不是骨头出来了。

真的与死亡擦肩而过时,对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生命。我以前很害怕死,小时候很幼稚,还想过以后要去学炼丹,能够炼一种长生不老药。经历了这样的事件,会让人重新去审视生和死。

Q:这个阶段你对亲情也更加珍视吧,比如说在上海不拍戏的时候,会经常陪父母吗?

A:是的,我平时在上海的时间很少,所以有空的时候就会陪他们一起吃饭,或者带他们一起去旅行。但是父母总怕影响我的工作,也怕我花钱,所以每一次去远一点的地方旅行,都要做好长时间他们的思想工作。

Q:妈妈现在最常对你说的是什么?

A:我妈就觉得我还是没长大,觉得我太天真了,老怕我被骗。她觉得我老是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一个理想的世界里面,就是把别人都想得太好了。她说你应该更全面地去看一个人。没办法,我本身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一高兴就什么都是好的。

Q:现在他们最操心的还有你的个人问题吧?

A:他们经常会给我一些不是那么准确的信息,比方说前段时间,我妈经常问我怎么样啊,有没有合适的?给我的感觉他们很着急。可是呢,有时候,她又会嘱咐我说不要太盲目要看清楚。她说我们不着急,那我又以为他们不着急呢。但有时我带他们去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的小孩,他们表现出的那种对孩子的爱,又让我认为他们非常期盼我赶紧成家。

Q:听说妈妈还给你安排过相亲?

A:以前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你去了?)我没去,我妈替我去的。

Q:你是坚决接受不了相亲那种方式?

A:如果我不做演员的话,我觉得可以去尝试一下。但是就是做演员挺奇怪的……(是觉得我胡歌还得相亲?!)那倒不是,只是我觉得跟我相亲的人会怎么想呀,有点怪怪的(笑)。

Q:你真的是有三四年的空窗期了?是因为对另一半的要求太高吗?

A:也不是要求太高,怎么说呢,我们这个工作就局限了你的社交圈,认识的异性可能就那么几个。然后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家该结婚的都结婚了……所以就要求自己扩大社交圈。

Q: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吗?还是只注重眼缘和感觉?

A:我当然有理想中太太的形象。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碰到这样一个人的话,可能我又会不知所措。也许她做好了结婚的准备,我可能还没有做好准备,都有可能……所以我还是需要有一个恋爱的过程,我没有办法说为了结婚而结婚。

Q:现在理想中女友的标准跟20岁那个阶段有明显的不同吗?

A:现在可能会想得多一点吧。以前觉得长得好看就行了,不会想到婚姻。

Q:现在你不仅想到了婚姻,还想到了做父亲,记得你在一次采访里这么说过。

A:对,我以前说过,我觉得最伟大的职业就是父亲,没有一个职业能够比得过父亲带给你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Q:真的碰到一个有感觉的人,你会主动追求吗?还是被动高冷范儿的?

A:我会用我的方法让她主动。(可以分享一下吗?)我是一个比较要面子的人,挺少主动出击的。但是,我会用我的方式让她觉得我对她有意思,也没有说很刻意的小技巧,因为感觉这个东西很微妙的。

Q:在爱情上你是特别信缘分的吗?

A:不信缘分那还能信什么呢?!宁缺毋滥。

Q:关键就是,你得给自己机会,有的时候可能不自觉会把机会屏蔽了?

A:我懂你的意思,就是我首先得把自己的这扇门给打开。其实我一直开着窗呢。

(本文发稿时,有消息爆出胡歌与江疏影恋爱的传闻。虽然胡歌对此还没有正式回应,但我们仍献上美好的祝福,祝福他能心有所属。)

胡歌喜欢摄影,在他的微博上经常能看到他拍的照片,但他的视角很独特,总有一些奇思妙想。他说照片其实是拍摄者内心世界的一个镜像,他以前曾听一个老师说过,摄影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其实是一个哲学的呈现。他说拍照最重要的还是机器后边的头脑,一个摄影师也是一个观察者。他觉得,在摄影的过程中,能锻炼一个人发现美的能力。

不过要说起他学摄影的初衷,他笑言要追溯到念中学的时候,当时的动机是想泡妞。“那个时候学校有许多兴趣小组,我就报了一个摄影班。当时觉得吸引女孩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像篮球、钢琴和吉他我都不擅长,而且学的人太多了,不容易引起别人关注。而学摄影的人不多,我觉得是一个捷径。”说到这儿,胡歌噗嗤笑了。

不过,胡歌还要找捷径吗?!有他这样一张脸就够吸引女孩子了。他则赶紧摇头,一本正经地称:“不,我从小就觉得不能靠脸吃饭。最主要是我喜欢的女孩都不是看脸的女孩。”

早就知道胡歌在上海开了一家日料餐厅,地点在永嘉路,开了快5年了。问他开餐厅的缘起,他说另一个合作伙伴是他的高中同桌,上学的时候他们有过一个愿望,说等有一天有钱了,就自己当老板,不给别人打工。后来,当他们真的有能力时,就兑现了当时的愿望。

胡歌的餐厅名为“FOUNT”,是一个古英语的词汇,是泉水的意思。用胡歌话说,是比较矫情的一个名字。问他不拍戏的时候会经常去餐厅吗?他笑言:“我每次去,经理都跟我说,前两天生意特别好,今天你一来客人怎么就少很多?!”

“除了餐厅,还想过做些其他投资吗?”我问。

“我真的不太懂投资理财。因为需要一个比较理性的态度,我是一个挺感性的人,真的不太适合。”

2014年9月20日,是胡歌32岁生日。那一天也是他小学同学20年聚会。但因为拍戏,他没有去成,生日也只能在剧组度过。不过这个生日他过得很特别。

“朋友们特地赶到青岛的剧组为我庆祝生日,还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胡歌说的惊喜是他有一个特别好的女性朋友突然来到现场,大家之前一直都瞒着他。“门一开,就进来一个穿着旗袍,戴着假发的人。我当时就惊了。我想说这是谁啊,我还以为是服务员呢,后来看了半天,才看出是我一个好朋友,她专程到了青岛,为了给我突然的惊喜,在青岛‘潜伏’了两天。”

“这么用心的女生,一定跟你有特殊关系吧?”

“非常特殊的关系。”

“女朋友?”

“不是男女朋友,是特别好的兄弟。”“有发展的可能性吗?”

“绝对没有。”

呵呵,再问下去似乎没什么意义了。“生日许了什么愿?”

“我希望求智慧求毅力,也想改改自己懒惰的毛病。”

猜你喜欢

仙剑胡歌鲜肉
鲜肉藕夹
《仙剑七》离粉丝很近,离路人很远?
胡歌: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
手游《仙剑奇侠传四》正式发布
胡歌
烂番茄通缉令
胡歌:期待一个更好的自己
进击鲜肉
胡歌:在拾荒的旅程中重生
陈坤演绎“小鲜肉”的完美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