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国税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新模式

2015-09-10陈沂刘东峰

廉政瞭望 2015年11期
关键词:省局委派巡查

陈沂 刘东峰

2012年以来,四川国税就如何破解监督资源分散、监督职能交叉、监督事项重叠、监督效率不高等问题,本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试点、稳妥推进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建立综合监督模式的试行意见》,创新试点“层级监督+片组巡查+上级委派”的综合监督新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

“层级监督”,激发现行体制活力

走内涵式改革、科学化发展道路,激发层级监督运行活力。以现行行政监督管理层级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础,立足现有的人员、编制,根据省市县三级纪检业务需求、运行规律,结合工作实际,优化相应职能职责,整合监督资源。

将基层重要信访案件调查、重大项目检查权限向省局集中。省局聚焦重大信访案件管理查办、重要检查监督事项统筹开展、重点预防项目建设推广,探索县(市、区)局纪检监察组织主抓廉政预防及一般信访案件调查处理等,今年省局直接查办5个案件。

优化工作方式,推进县(市、区)局纪检监察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归并重复事项。如运用互联网+手段,在全省系统推广运行了内控信息化风险防控软件税收执法风险防御系统,探索建立一体化监督信息平台,实现省市县纪检监察工作的一体化运行。

“片组巡查”,建构横向监督平台

以团队工作的方式,对重要工作事项等实行区域监督巡查。整合了数个地域相近的市(州)局区域内的监督资源,并组建了板块化片区监督巡查组(以下简称片组)。

2012年,组建启动资阳、眉山、自贡和广安、遂宁、南充2个试点片组,并建立了相关工作机制:一是组织运转机制。片组所辖市(州)局每年1届轮流担任牵头单位,牵头单位局长或纪检组长兼任片组组长,设立综合监督办公室,其他成员单位指定1名联络员。二是人员使用机制。整合片组内各成员单位人事、法规、财务、监察等部门的人员,统管、统训、统用,按执法督察、财务审计、巡视检查、纪检监察4个类别组建人才库,人才团队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日常管理由其所在单位负责,片组工作需要时优先调配使用。三是工作运行机制。主抓四项工作:突出综合巡查,开展涵盖执法监察、执法督察、明察暗访、审计巡视等重要检查事项的综合性检查;突出交叉监督,片组成员单位纪检组长可交叉列席其他市局研究“三重一大”的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和局务会;突出信访办理,对部分信访问题线索调查核实,提出处理建议;突出涉税案件“一案双查”,外查企业偷税,内查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有无失职渎职和不廉行为。

“上级委派”,探索“两为上”抓手

通过委派监督要素的方式,强化上级纪检监察组织对下级纪检监察组织的领导。

监督负责人由上级委派或担任。片组组长由省局党组委派,重大监督检查、重要信访调查、重大涉税案件“一案双查”由省局领导或相关处室负责人直接担任项目组组长,在省局党组的领导下开展综合监督巡查工作。广安、攀枝花等市局试点实行县(市、区)纪检组长派驻制或纳入市局统一管理考核。

重大监督事项由省局部署。省局每年视情况将部分执纪监督事项委托片组实施,并实行“项目制”管理,推进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运行以来,片组已先后受省局委派或协助省局开展各类综合性检查32次,发现整改风险问题248个;调查信访案件2件,追究责任1人次;开展“一案双查”6件,提出整改建议46条,追究责任110人次,还协助省局制定了《涉税案件“一案双查”作业指引(试行)》,规范和方便了“一案双查”工作。

综合监督模式作为对现行行政监督格局的创新性补充,实现了监督工作“三个转变”:由分散监督向集约监督转变、静态监督向动态监督转变、自行监督向交互监督转变。体现了“三个成效”:聚焦了执纪主业,优化了工作机制,提升了监督质效。今年试点已覆盖全省7成以上市州局。

猜你喜欢

省局委派巡查
四级高级主办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昼夜巡查不间断
省局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新修订的《测绘法》
一张纸的旅程
车位
自治区安委会巡查组分赴各市开展巡查工作
烟草专卖内管委派制对县级局内部监管的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安徽中小型水库巡查值守实现GPS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