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班的精英教育:我不可以走错任何一步

2015-09-10温雅琼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丁宁同学孩子

温雅琼

STEP 01

刚迈出就发现选错了,但已回头无岸

高三的丁宁刚考完ACT,她对自己的成绩略有担心,尤其是数学,其中有两道题不太确定。ACT也被称为“美国高考”,是美国大学的入学条件之一,成绩如果能在30分以上,就可以申请全美前30名的大学。

在中国普通高中的高三学生们每天做各种习题、参加模拟高考时,丁宁所在的这个有28人的国际双文凭班级里,所有人都正在为出国上大学做各种努力。来到这个班级前,丁宁的预期是,避開高考不仅能出国,而且相比那些普通高中学生,自己可以有一段相对轻松的高中生活。

走进这所私校的第一周,等待她的却是一张15门课的课程表。国际双文凭班因为要拿中美两方的高中毕业证,高一开始他们就要学习中美两方的高中课程,美方课程8门,纯英语教学,期末要参加GAC考试(ACT的子课程),一门课不及格都没法拿到美方毕业证。

接下来的一年,她的在校生活基本可以概括为:早上8点开始上课,上午四节课,12点午休,13:30——4:30上课,两小时大课中间是体育锻炼时间,18:30——21:30是晚自习。

在她的记忆里,每晚的晚自习永远有写不完的作业,抽空还要准备托福考试,比普通公立高中一年级还要忙。

寄宿制的管理也非常严苛,在校期间要上交手机、统一着装、统一宿舍配置、上课不能走动、禁止带零食进学校等。这种管理让刚从美国学习回来的丁宁“有点适应不过来”。高二这一年,丁宁和她的同学全体去美国密歇根州湖区公立高中插班学习了一年,美式教育给丁宁最大的感触就是“自由”和“轻松”。

一年后回到中国,在这所建立在中国却实行美式教育的私校里,丁宁觉得,学校的外教们也已经融入中国文化,每次都会留很多作业,而且基本都要求下次上课前交。

丁宁是典型的东北姑娘,说话声音爽朗,字正腔圆。在哈尔滨,她的中考摸底考试排在区前50名,她的同学普遍跟她一样,在成绩上都属于佼佼者。

“都是金字塔尖的学生。”托福老师熊敏说,北京市区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在510分左右,而这所私校国际班的学生平均分在525分以上,过往每年考入美国前50名大学的毕业生达85%。班上不乏想要冲刺“常春藤联盟”的同学,丁宁则更偏向实际,她想等ACT成绩出来,根据成绩确定最适合自己的申请目标。

STEP 02

梦想中的自由人生,一旦选错就是深渊

除了学业,一切交由自己的选择也让他们颇有压力。

“最怕做错选择。”丁宁的同班同学孙凯滢说,自己这几个月每天都在看专业和学校,她的大方向基本明确——商科。

她听说过很多因为选错专业,一直从事自己不喜欢工作的例子,担心自己也遇到同样的困惑,她甚至想好了“选错专业”的补救措施,如果在上大学期间发现自己不适合商科或者另有所爱,她会花大部分精力去选修自己真正热爱的专业。

从投入产出方面考虑,高昂的投入成本也成为影响他们选择的原因之一。孙凯滢曾跟丁宁大致算过,他们每天仅学费支出就得500元,高一和高三每年的学费加住宿费得17万,高二需要出国学习一年,光那一年的学费就得35万。

“30多万啊!”她两手撑开,“这么多钱!”父母花这么多钱培养自己,如果再没有一个好的发展,还不如直接上个中国的普通大学。

偶尔她甚至有点羡慕那些普通高中的孩子,大家的目标都是那几张卷子,也只有那一条出路,你往前走就好。而现在,自己做的这个选择可能影响自己一辈子,5年很短,或许一个专业选错,5年后她和她的同学们将拥有不一样的生活。

STEP 03

如果选择打他,那你将会一辈子抬不起头

高二交换到美国学习一年的孙凯滢和丁宁都觉得,最大的收获是眼界的提升,以及对美国文化浸染式的体验学习。

在美国学校里,依然有极少部分的白人同学歧视中国人和黑人,有几次吃饭,两三个美国同学一直往孙凯滢所在的餐桌上扔胡萝卜,体育课上,丁宁则被几个男生不停地砸雪球。

跆拳道黑带出身的孙凯滢性格直爽,每次被欺负后都恨不得把对方踹飞,但每次又会平复自己去找老师解决。

出国前,她的班主任宋建华经常会跟他们强调,遇事要理性,不能冲动解决,一定要找老师帮助。

孙凯滢回想起来,虽然过去不太能理解老师“忍忍忍”的办法,但现在的她觉得,暴力其实是一个恶性循坏,美国种族歧视是历史问题,以暴制暴只会让对方更瞧不起自己,以后的工作中或许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但“你要用能力征服他们”。

STEP 04

为自己挑几门上流爱好吧,那将成为你未来的门票

像孙凯滢这样拥有一技之长的国际班学生不在少数。掌握一项或者多项代表上流阶层的兴趣只是这些中国孩子通向精英阶层的必备技能之一。学习这些额外的技能同样需要金钱的堆积。

在这所私立学校,每个孩子都自幼学习了一门或者多门的特长。朱可敏在5岁开始学钢琴,2年前跟随私教打网球,一年前练习马术,每年单在这些兴趣方面的投入就达到10万左右。

高三的肖尚鑫几乎学遍了所有感兴趣的项目,简而言之,男孩每次看到什么想学的只要跟父母说一声,第二天就可以开始练习。父母总是“无条件支持。”

肖尚鑫初一就考取了跆拳道黑带,而从学前班开始练习的书法至今还在坚持。丁宁则从小学开始就代表哈尔滨舞蹈团出访比利时、荷兰、英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叶令超5岁开始打高尔夫,孙凯滢则是北京市跆拳道女子组冠军。

这些家长在孩子的运动、艺术包括出国旅行方面经济投入非常大,一般家庭根本无力承担,而这些孩子依靠这些特长也会更容易申请到美国顶尖的大学,最后收获一份好工作。

国际高中副主任高培认为,贫富差距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阶层的流动性,最优质的精英教育永远属于小众。

STEP 05

更重要的是,你得为自己挑选一批高大上的同学

财富并不是成为同类的唯一标准,在国际班就读,除了财富,你还得了解清楚周遭同学们的家庭背景。

鹿晗的母校,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国际高中副主任高培记得,2006、2007年的时候,很多父母首先会问她,别的孩子家长是做什么的,你们的家长分为哪几类。紧接着试探问,“会不会是煤老板或者卖菜起家的啊,他们的孩子会不会娇生惯养没素质,带坏我们的孩子?”

她常常需要花很多时间跟这些父母解释,学校不排除有这样家庭出身的孩子,但相对的,因为这些父母受教育程度低,不懂教育,反而会将孩子的教育权完全托付给学校。

高培说,这所私立学校的家长来源基本趋向稳定——私营老板、外企高管、互联网等大型企业的技术骨干以及政府公务人员。

在这所私校执教16年的英籍老师Richard能理解这些父母的选择。在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考核要求完全相同的英国,有钱人的父母还是会选择将孩子送往更昂贵的私立学校:“有钱人的家庭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穷人的孩子有太多交集。”

他把英国的教育比作一个飞机,大家飞往的目的地一样,但贵族教育就相当于头等舱,普通公立学校属于经济舱。在头等舱,你可以舒服地躺着,享受安静的时光,但在经济舱,“你可能得忍受身边有异味的人或者嘈杂的环境”。

(来源:《博客天下》)

猜你喜欢

丁宁同学孩子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丁宁你凭什么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有友谊,才会有胜利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