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室友

2015-09-10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师兄室友同学

对一个离家在外,只有和别人家的孩子住在一起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对“室友”这两个字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那只能说明,你虽然是一个学生,但你的校园生活多半是不完整的。“没有遇到过一个奇葩室友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能说出这话的学生,才是一个具有校园沧桑感的学生。

她让叛逆如我也变成了一个好姑娘

Q1:室友出现前,你是一个什么样儿?

A1:被闺蜜们称为“小混混”

初中时的我,并不是一个好女孩。

我还记得,我是怎样站在教室门口,让那个不给我抄作业的同学,放学后在操场等我;我是怎样把同学的胶囊里,装满了粉笔灰还扬言比砒霜药效好;坐在第一排的我,又是怎样让自己一步步被挪到最后一排。

那个时候,我真是做尽了所有老师和同学厌恶的事。那时的我,被现在的闺蜜们称为“小混混”。按照这样的叛逆模式发展下去,我可能要發展成“大混混”了。

Q2:室友出现后,你的世界有怎样的改变?

A2:一路从最后一排坐到了第三排

班里每年都会有新同学转来,我们这些“小混混”,一定是要欺负欺负新来的同学的。

听同学说,来了一个新生,是从外地来的。大概是正忙,没注意到有新生来。

北方的四季格外分明,秋天的阳光总是耀眼得让人无法抬头,但是寝室里新来的那个外地女生,比秋天的阳光还要耀眼。她耀眼并不是因为长得太漂亮,而是因为她没有穿校服、背着书包两手插口袋、耳朵里塞着耳机、低着头走进校园的样子。

按照惯例,我总是要找新来的聊聊。聊是聊了,却跟往常不同,我并没有欺负她也没有让同伴欺负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那时我每天都要在食堂等她,吃完早饭,从食堂一起走进教室。那时候的友谊大概就是这么的单纯。一起上学,一起下课,一起去小卖部,一起去厕所,一起回寝室。

她不知道我是个多么恶劣的女孩,或许她是耳闻过的,但她从没表现出对我的厌恶。

我的课业落了一大截,心里并不是不恐慌,我其实也希望能考上大学,可面对学习我太无力了。而她坐到了我身旁,成了我的同桌。我趴在桌子上不愿意听课的时候,她用笔头轻轻敲我的肩膀,我病假,她替我抄好笔记,我不会做题,她安安静静地在纸上演算给我看。

后来,我再没有跑去看打架,再没有被请过家长,一路从最后一排坐到了第三排(那时候我们的座位安排是以名次排列的)。她在我最叛逆最不知天高地厚的时候,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让我在沸腾中平息下来。

我们也曾一起干过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比如一起翻墙(只能说爬上过一面墙,因为爬上去看到墙太高被吓回来),一起逃课(逃到校门口坐等放学,因为不想坐在压抑的教室里),一起也做很多小女生情怀的事情,加起来真的可以拍一部电视剧了。

很多人都问,你们俩怎么越来越像了。大概这就是化学反应吧!化学!知道吗?哈哈。

那时我想,没有哪段青春是糟糕的,像我这样的“不良少女”,需要的不是指责与隔离,我不是病毒,只需要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我成功地躲过了我妈却败在了她手里

Q1:室友出现前,你是一个什么样儿?

A1:赖床、熬夜、挑食、躲我妈。

原本,我特别好运地独享一间两室一厅的老房子,虽然老鼠蟑螂不断,而且厕所漏水,但经过一番整理,总算有了家的感觉,不过没几个月就来了一个女孩子。

一开始觉得,有一个妈妈桑一样、管东管西的室友挺温暖的,可是久了之后,我觉得她真的好像我妈啊。早上喊我起床,晚上催我睡觉,吃饭还让我不要挑食。

那时我们大四,在同一家公司实习,我们是同事,圈子很小,经常在中午一起吃盒饭。她跟别人聊天时,聊天的话题常常关于我——为什么我昨天晚上没吃饭、袜子放了两天没洗、这么胖要赶紧减肥不然谁要你啊。

虽然大家关心我我很感动,问题是,假如我喜欢这种关心,干嘛还要离家千里,躲我妈躲得远远的?

Q2:室友出现后,你的世界有怎样的改变?

A2:我觉得我变得不是自己了。

在她唐僧一般的不停念叨下,我狠狠心,决定改变现状。

之前自己一个人住,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脏衣服换下来留到盆子里,放到卫生间角落。即便自己没有意识到碍事,被人看到还是会留下不好的印象。

洗完衣服要及时把衣服从洗衣机里拿出来,反思之前为什么总是没有及时拿出来,主要原因是我晚上洗澡后就丢到洗衣机里,然后就直接上床睡觉了,反正洗衣机是全自动的,这就容易忘记晾衣服。

以前,不知道怎么养成的吃过饭后把碗泡在洗碗池的习惯,关键是经常会忘记,要等到下次自己做饭的时候才洗。现在想想室友,也够难为她的。

跟你勾肩搭背,陪你放浪形骸,是一种友谊;在你耳边碎碎念,把你逼上崩溃的边缘,则是另一种友谊。这种友谊就如带刺的榴莲,起初令人恐惧,可一旦你试着爱上,会发现其实有极高的营养,能把你变成更好的人。

两个冷僻的人相遇可以热到什么程度

Q1:室友出现前,你是一个什么样儿?

A1: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在虚构的各种“路”上。

初中时,我已经自发地爱上了语言、交通和地理,对同龄人喜欢的言情小说或是漫画书提不起丝毫兴趣,最爱不释手的书先是《新华字典》和《列车时刻表》,后来是一本八十年代的中学地理教材。

在此影响下,我上课时给同学传纸条会故意写成竖排繁体,能依次背出呼和浩特攸攸坂台阁牧大里堡等一串“京包线”上的站名,整天在作业本上画我的“虚拟世界”中的江河湖海,另外还自己设计了一个虚拟城市,非常热衷于在作业本上规划这个城市的道路和公交。

在我的故乡包头那样的地方,小小年纪就喜欢这些奇怪玩意儿而不是跳皮筋打沙包,显然太不合群了。学校里一些调皮的同学总拿这些爱好来嘲笑我,他们偷走我虚拟城市公交路线的设计图纸,在教室里大声念,父母也对我不断打压,只有语言方面的爱好被勉强保留下来。

那时,只有在爸爸的饭局上,听他们聊到各个地方的交通线路、风土人情时会让我兴奋,然而这些东西总是和一群喝醉的老男人相伴,而察哈尔右翼前旗之类充满泥土气息的地名是断然不会从“纯洁无瑕”的同龄人嘴里说出来的,这就更加深了我的孤独感。

身边的人们总觉得,只有唱歌跳舞踢球才配得上爱好二字,所以每当有人问起我的爱好,我总是无话可说。

Q2:室友出现后,你的世界有怎样的改变?

A2:我仿佛找到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就这样迷茫、随波逐流一直到了大学。然后主角出场了。

一开始我只是把他当成一位无聊的室友,后来,人人网上一位好友转发了一条“鹿角是连Wifi的鹿由器”的笑话,右边的转发链里有他一本正经的分析“鹿和路在中古汉语和粤语里都不同音”,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同为“某某爱好者”。

我点进他的主页,一下子被震惊到了:极具专业水平并自得其乐的语言学考证、地域文化内容、铁路线路,甚至与当年的我很像的刻意制作成竖排繁体的课程表……这个与我星座血型都相同的男孩,就仿佛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之后,他去台湾做交换生,每天都很忙。2015年4月18日,我考试结束,此时他也回到了大陆。

我把他当作我的榜样,重新从童年时代的自己身上吸取营养,把那些爱好引入正轨。这时,已经没有了旁人的嘲笑,有的是从没有过的快乐和充实。

认识他之后,我考语言学研究生的愿望更加强烈。我们俩的本科都没能如愿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约定一起奋斗,现在,我们都考上了心仪的专业。

代码里藏着师兄不露声色的暖意

Q1:室友出现前,你是一个什么样儿?

A1:听不懂课处于“欲仙欲死”的状态。

那时我刚上大一,怀揣着无比高涨的热情,来到了这所不知名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习。总感觉这个剧本不太对啊,我不是应该去中文系的吗?

大学之前,我是个电脑绝缘体,简直像是穿越过来的元谋人,只会开关机然后玩英雄联盟。

开学第一堂课就是高数,听得我欲仙欲死,这到底是什么鬼,一点都听不懂!之后上了第一堂电路课,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学计算机的要学电路,臣妾做不到啊。

第一堂C语言课程,好激动好激动,终于要接触到那个崭新的世界了,不过,老师,你讲的那些东西看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啊,可我真的不明白是什么。

就在这样的状态里,我度过了大学的第一个月,熬到了国庆假期。因为我家离得比较远,整个宿舍别的人都回去了,只剩下一个乱入到我们寝室的师兄作伴,我们的宿舍是混着排的,所以呢,一个房间里各年级各专业的同学都有。

Q2:室友出现后,你的世界有怎样的改变?

A2:我瞬间有了一种“果然没进错专业”的感觉。

我跟寝室里的那位师兄一直不太熟。开学一个月了,他白天基本上都混迹在实验室里,也就每天睡前能见他一面,稍作寒暄。

我们终于因为一份盒饭认识了。那次师兄在实验室里忙碌,我接到他的电话,立马就去校门口帮他买饭了。知道我一个人挺无聊,师兄把我留下来当助手。其实我就是个端茶送水的啦,能不帮倒忙就很好了。

看见实验室里那么多正在运作的电脑,我的心中突然激荡起一股崇拜之情。师兄开始跟我瞎扯,问我想不想学点啥,我当然想啊,于是,师兄开始教我人生中的第一段代码。没错,就是入门级的“hello world”大法。

当看到自己敲进去的代码得到电脑的回应之后,兴奋之余,我瞬间有了一种“果然没进错專业”的感觉,从此一入“计科”深似海。

师兄是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队伍的成员,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开始对这个感兴趣,入了坑,可惜弱狗一只,至今没有在比较正式的比赛里实现零的突破,不过我还是会一直走下去。

师兄不善言辞,也不够幽默,可是遇见他之后,我的世界终于亮了起来。我爱上了原本以为“入错行”的专业,生活有了前所未有的奔头。有事没事敲敲代码,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旁人无法理解,唯我乐在其中的幸福。

猜你喜欢

师兄室友同学
猪一样的室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就吃一点
考前紧张
失望万分
窘死人的美女表白
对不起,我是来表白的
北大女生初次表白实录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