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荫庇”经商,该打谁的板子?

2015-09-10徐浩程

廉政瞭望 2015年5期
关键词:经商亲属腐败

徐浩程

听说记者采访官员亲属经商,李元稍有情绪。

去 年当上副镇长的他是该镇土生土长的,妻子从卫校毕业后开了家小药房,父母务农,年纪大了之后搬到了镇上一起住,方便照顾。

“刚工作那几年,还多亏了她卖点药,不然我那点工资哪养得活一家6口人。”

尽管他称没有为小药店谋过一次利,但还是问记者这种现象是否属于官员亲属违规经商。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田禾的回答是,“这要看他分管的什么。如果他不分管医药卫生,就与他的职权没有直接联系,就不算违规经商。如果他管这块,就不行。”

这比1985年第一个关于官员亲属经商的规定变化了许多。当时规定所有县团级官员亲属一律禁止经商。

从1985年到2015年,此类规定不少,细则不细并且各不相同,一定程度上为规范官员亲属经商制造了困难。

界限有多模糊,分歧就有多大

除此之外,规范官员亲属经商还面临众多困难。首先是认识上的分歧。

社科院法学所法治国情调研组曾就人们对官员亲属经商的认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颠覆了不少惯性思维。

比如对于直系亲属在其管辖行业经商的,是否应责令亲属退出或官员本人辞职。反对退出或辞职的干部中,比例最高的是省部级官员,为26.7%,其次是科级以下、科级、县处级、司局级。

“省部级官员反对占比高,有样本原因。他们被调查人数相对较少,容易形成一个观点。科级以下基层干部占比高,他们工作生活的环境中亲属经商应该是普遍现象,这会让他们随大流,认同亲属经商。”田禾称。

年龄越小的官员越不认为应当责令亲属退出经商或者自己应该辞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官员思想观念的变化。”田禾称。

所有原因归结到一点,还是——并非所有的官员亲属经商都属于违规经商,并不是所有违规经商都会发生腐败,官员亲属经商、违规经商、亲缘腐败,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当三者界限越模糊,共识也就越难形成。“认识不清楚的话,就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或者按照一定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田禾称。

此外,官员亲属经商不管从形式还是手法上,与30年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加大了规范的难度。

30年前,官员亲属经商多是倒买倒卖批文、物资等。“这种初级形式现在已逐步减少,但在国有企业改制中获取巨额利益的现象普遍增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称。

“当前,官员亲属经商还有几个特点。第一,领导干部家属在资本市场上通过资本经营聚敛大量财富。第二,借助于互联网络企业从事股权经营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海外归来的领导干部家属在香港设立私募基金,直接入股中国的互联网络企业,在很短的时间里聚敛了大量的财富。”乔新生称,这都让官员亲属经商行为变得越来越难监管。

打错了板子?

李先念曾主管国家经济工作26年。但在改革开放后,他给子女定下的规矩是:“你们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

“不准子女经商”是许多老一辈共产党人给自己家庭定下的规矩,当时并无明文规定,可以说是一种自觉与自律。

但在诱惑繁多的今天,现实中“瓜田李下”远比“坐怀不乱”多得多。与贪官李嘉廷一起锒铛入狱的小儿子李勃有一句经典“名言”:“身在侯门,不当革命接班人,就当商人。”

所以1985年后,各种规范官员亲属经商的规定,基本思路是官员亲属从业回避制。

刘铁男案发后,国家能源局就对全局处级以上干部配偶、子女的从业提出“六不准”的要求,比如不准参与同国家能源局工作业务有关的中介、代理、咨询等服务活动。

“这种一禁了之的做法不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打错了板子。”一名官员告诉记者称,“只要是想腐败,官员亲属做学术可以‘学术腐败’、做慈善可以‘慈善腐败’、做文艺还有‘文艺腐败潜规则’呢,为什么要单单拿经商说事?”

上述官员的说法显然有失偏颇,但官员亲属经商产生腐败的板子确实不能打在亲属的职业上。刘铁男真的是栽在儿子身上吗?未必。

相关专家告诉廉政瞭望记者,官员亲属经商之所以备受诟病,首先在于中国传统的“封妻荫子”文化容易产生权力依赖、“荫庇”经商的行为。其次,“大政府小社会”的官僚化程度高,运行效率低,而有关系资源的商人,尤其是官员亲属,能更轻易地应对这样的政府,调动所需资源,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所以,从官员亲属经商到“亲缘腐败”,病原与症结不在于亲属从事什么职业,而是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情,“利用职权和职务上影响”的官员缺乏权力的約束与监督。规范的着力点也应该在政府与官员本身权力的运用上,以此来建立良性的政商关系。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国家只对公职人员做出禁止经商办企业的规定,甚至立法,很少对其子女的市场活动作出限制。如奥地利《联邦官员法》规定:公务人员不得从事有碍现任工作或有损于公务的其他职业,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其他职业,都必须得到所在地的单位首长批准。

只要不“借用”权力,经商也是官员亲属的自由选择。制度不应一概禁绝官员亲属经商,却应该为他们的经商活动划几条“红线”。

首先,不能在官员职权范围内经商。“这是最基本的底线。”田禾称。从曝光的亲缘腐败案例来看,涉及官员亲属经商的,基本上都是在官员职权或者管辖范围内。

其次官员家属也不应该从事垄断性经营活动。“中央关于官员亲属经商规定中有一条是不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垄断性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政府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官员亲属从事这些行业就很难判断是否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相关专家告诉记者。

最后官员亲属也应该尽量避免从事营业性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娱乐业。

“所有这些经商活动都应该申报,到底是党内申报还是全社会公开可以继续讨论,但只有申报了,建立党政系统间一个共享的系统平台,才能有效监管官员亲属经商行为。”田禾称,“这是规范官员亲属经商的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切入口,但也是我们调查中争议最大的。”

猜你喜欢

经商亲属腐败
从部队到经商,从员工到老板,从200万到2个亿,看好润刘爱民三十载奋斗史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什么?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English Abstracts
狗也怕醉汉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认知功能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