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战部30多年后再现双“副国级”配置

2015-09-10

廉政瞭望 2015年5期
关键词:孙春兰统战部部长

习骅:写庆亲王等人的故事是在写时評

继孙春兰以中央政治局委员身份兼任统战部长后,近日,中央统战部再迎来两名新领导:以全国政协副主席身份兼任副部长的王正伟、该部唯一的“60后”副部长冉万祥。其中,王正伟的加入,使得统战部成为目前唯一拥有“双副国级”的中央直属机构,引人关注。

此前,与中组部、中宣部部长按惯例由政治局委员担任一样,统战部部长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兼任也成“标配”。自上世纪90年代起,历任统战部长丁关根、王兆国、刘延东、杜青林皆是如此。

此番孙春兰、王正伟履新,背后体现出中央对统战工作有新要求与新设计。有媒体报道,中央打造“大统战”格局的部署正逐步推进。

一方面,中央明确要求,统战工作要跟上新形势,为“四个全面”战略目标作出贡献。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民主党派在提高政党协商水平中担负着重要责任,但中国共产党担负着首要责任,执政党应该更加自觉地做到虚怀若谷、集思广益。而在“四个全面”战略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一路一带”建设等重大课题中,统战系统及其联系的党外人士都发挥着独特作用。

还有观点认为,中央对统战部实行“高配”,或有整合调整部分与其职能相似的部门,提高决策工作效率的用意。统战部主管了“多党合作”、“少数民族”、“宗教事务”等七方面事务。仅“港澳台海外”事务,就对应了国台办、港澳办、侨办等部门,统战部领导“高配”不仅便于与各方协调事务,还为部门之间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本刊综合)

前段时间,伴随着中央纪委网站一篇《大清“裸官”庆亲王的作风问题》,文章作者、中央纪委驻国家铁路局纪检组副组长习骅火了。对这些文章的解读及“习骅是谁”的猜测,纷至沓来,近日,习骅首度受访,谈及自己写作的心路、宣传手段如何转变等问题。

记者:有些人读完你的故事,就爱对号入座,会不会给你带来麻烦?

习骅:这说明大家在思考,这就是我写作的初衷。我也努力用笔“对号入座”,如八项规定提出后,我写了《作风建设与历史周期律》,讲述触发癸酉之变的清朝官场作风问题;大老虎纷纷落马,我写了《高级干部的低级错误》。看起来是在说故事,其实我是在写时评。

记者:反腐似乎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也给纪检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习骅:新媒体面向所有网民,反腐就必须更接地气。以前,有时我们在上面讲,下面的人有的打瞌睡,我就想,我写的东西要让你看进去,让你看到题目就想看完,看完第一篇就想看第二篇。所以我很重视阅读心理,互联网时代博眼球,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家时间都紧张,标题没法吸引人,人家就不看了。我特别重视起标题,把文章写好后再仔细琢磨标题。

记者:一提到反腐倡廉宣传工作,很容易让人想到板着脸训人。但《中国历史的教训》却很受欢迎,有什么秘诀?

习骅:反腐是当下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相关内容的作品容易吸引大家的目光。同时,书的畅销也与我们的文化支撑不足有关。比如听到《难忘今宵》,就可能生发出一种情感,还有中秋吃月饼等等。没有这些接近心灵的东西,宣传往往会变成空洞的口号。现在我们天天讲反腐,但有多少优秀的反腐文学和音乐作品呢?

文化支撑没跟上,使得一些群众看反腐新闻是在猎奇,关注这个人贪了多少钱,有多少房产,有几个情人。在生活作风等一些“博人眼球”的话题上,甚至有“娱乐化”倾向。

记者:许多公务员在看您这本书,您怎么看?

习骅:我的文章本来就是写给公务员的。各种各样的人都在里面,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当什么样的官,每个人都应该选择好自己的路,身处中华民族复兴时代,人生之路怎么走,要为国家,也为自己做出正确选择。(据《解放日报》)

猜你喜欢

孙春兰统战部部长
省委统战部第十三党支部争先举措
晋中市委统战部调研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孙春兰同志充分肯定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在抗击疫情中的积极作为和作出的贡献
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 孙春兰出席并讲话 沈跃跃主持并致闭幕词
部长通道:从“躲”到“等”新气象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
孙春兰 在日喀则看望慰问地震灾区群众
丝绸之路旅游部长
“海西掌门”孙春兰执掌天津
文艺评论家与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