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对单亲学生教育的艺术

2015-09-10孔朋元

考试周刊 2015年60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教育

孔朋元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离婚率上升,出现了许多单亲家庭。教育好单亲学生,既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和心理,设法架起沟通情感的“桥”,铺好前进的“路”,把他们培养成健康向上的好学生。

关键词: 单亲学生 心理障碍 教育

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婚姻家庭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出现了许多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是一种畸形的残缺的“不完整家庭”,单亲子女是一个特殊群体。据调查,这类学生约占在校人数的4%~10%,这类学生约有20%是学习方面的“问题生”,心理不健康人数约50%,全校的“问题生”几乎都集中在这一类学生之中。这些学生,不但影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而且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教育好单亲学生,既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在这方面,班主任应通过深入调查,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以真挚的情感,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帮助和教育。下面列举他们不同的表现类型和心理障碍类型,进而探讨有效的教育方法。

单亲子女的表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孤独犹豫型:少言寡语、胆小怕事、自卑、不愿意和同学交往,整日生活在孤独的城堡里,学习成绩往往中等偏下;散漫放任型:主要表现为无组织无纪律观念,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控力差,对集体漠不关心,常迟到、旷课,爱说谎话,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学习成绩差;偏执易怒型:言行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大打出手,学习凭兴趣,成绩时好时坏;怀疑型:对任何事都抱怀疑态度,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麻木不仁,没有集体荣誉感,学习无上进心,学习成绩差;老成型:这类学生学习努力,成绩中等偏上,但其幼小的心灵早已背上家庭沉重的包袱,他们感到自己被父母拒绝,为家庭的破裂感到羞耻,往往说话办事与年龄不相符,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

这些学生大部分有心理障碍,其心理障碍表现为如下五种类型:自卑心理;冷漠心理;厌学心理;妒忌心理;逆反心理。这几种心理障碍常常交错在一起,他们有时不服从教育,经常与老师作对;有时会把对父母的不满发泄在同学身上,欺负同学,惹是生非;有时为发泄内心的郁闷,有意违反学校纪律,以引起教师注意,求得心理上暂时的满足。他们做事很少考虑后果,容易受外界诱惑,加上法律观念淡漠,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对此,班主任可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育。

一、情景感染法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首先,班主任应“捧出一颗爱心”,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没有歧视,没有仇恨,充满民主的良好氛围,用广博、真挚、深沉、持久的爱,扶植那颗看似冷漠而实际上强烈、极敏感的自尊心,给他们父母般的关爱。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他们心里激起层层浪花。以情动人,让他吐露真情,宣泄心中的苦闷,减轻心理压力。其次,发挥学生群体力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正确对待和帮助有不良心理的同学,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同学们的信任,消除排斥心理。当这些学生生病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安排班干部轮流给他补课,并带领全班同学看望他,给他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生活在一个充满友爱真情的班集体里,他们会感到生活充满生机,感到自己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当他在集体中“享有”一定位置,体验到自身价值和尊严时,就会以崭新的心态参加集体活动,最终被这种集体关爱感化。

二、榜样示范法

青少年富于幻想,善模仿,可塑性大,他们容易受来自各个方面人物意识和人格行为的影响,并以特定的方式在自己身上再现出来。根据这一特点,可以通过身边有相同经历的老师和同学,让他们树立战胜自我的意志品质,走出困境。也可以介绍一些有类似经历的伟人、科学家或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作为范例,引导他们进行创造和模仿,使他们消除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

三、自我欣赏法

班主任应帮助学生欣赏自我,通过正确分析,认识自我,了解自身优势,充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他们创造成功表现的机会,甚至可以“以其之长比人之短”,让他们体验成功,体味自我存在的价值。法国教育家费雷内说:“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进其他方面的成功。”班主任可以利用一些活动,使其有“用武之地”,在球类、棋类、歌咏比赛中,让他们登台亮相,通过“一技之长”,使他们能“出人头地”。并且要抓住获得成功的契机,引导他们深信“我行”,增强自信、自尊、自强意识,使他们在成功的兴奋和快乐中,充分肯定自我,在平等温馨的气氛中自由愉快地生活、学习。

四、委以重任法

单亲学生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渴望受到尊重。班主任可以“委以重任”,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才能,如安排值勤、担任科代表、主持文体活动或班内其他事务,等等,尽最大可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其找回自尊,树立自信心,而且有助于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班级工作和学习中,消除负面因素的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五、加强交流法

班主任加强同家长联系,力争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给予孩子更多温暖,不要将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在孩子面前过多地暴露,给他们带来不应有的压力。注意改变传统的家长作风,应多听孩子的意见,遇事多与孩子商量,从而使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同时应防止因为觉得家庭不幸,使孩子失去太多,而过分呵护和溺爱,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的品质。只有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每个单亲家庭的学生茁壮成长。

总之,班主任教育单亲家庭的学生要因人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障碍,采取耐心细致的教育方法。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做人的道理,而且要从生活上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用爱心启迪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为人处世.

[2]教育心理学.

[3]搜狐网站:单亲学生的教育体会.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什么是“好的教育”?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