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与探索

2015-09-10祖培培

考试周刊 2015年60期
关键词:学讲方式陶行知

祖培培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逐步退出教育的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讲方式”传承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通过以学生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的教学法,改善课堂教学生态,提高教学有效性和质量。

关键词: 陶行知 学讲方式 中职理论教学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做到“教学做合一”,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适合当时中国现状的教育。在这一时期陶行知先生还推行了“小先生制”教学模式,大力倡导“即知即传”的教育方法,即便是在教育形式多样化的今日,伴随课程改革的不断推新,“小先生制”这种用自己读的书教人,一面温习,一面把学问传给他人的教育理念仍然是教育的主流指导思想。“讲出来”、“教别人的”的“学讲方式”教学法就是最典型的衍生物。

一、学讲方式存在的必然性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体,也是国家教育体制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下,教师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要兼顾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这就意味着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必然退出教育历史舞台,而“学讲方式”这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形式,边学边讲的教学方式将为素质教育注入新的血液。这种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对问题探讨的深度和课堂教学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使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和质量,改善课堂教学生态。

二、“学讲方式”在教学中的渗透

1.学习目标梯度化。在“学讲”教学中,教师主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地“学进去”。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准确分析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能依据课程目标和学情深度内化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职专业理论教材多数以模块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在每个单独模块中,知识以递进形式由简至难、由理论至应用。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教育理论,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同的情况,笔者认为制定有梯度的学习目标更适宜学生发展。学习目标的梯度化,不仅能为不同程度学生呈现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让学生都能体验实现目标的成就感,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激励学生逐步朝下一梯度任务努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发展水平。

2.课前学案辅助化。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多年应试教育下,早已形成了教师教、学生学的学习模式,独立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在“学讲”实施初期,全权放手学生自学,会导致部分学生因学不得法,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最终与预期教学效果背道而驰。为学生制定一份有针对性的自学学案,通过合理的学案辅助,不仅能引导学生系统整合知识,辅助学生自学,还能通过学案设计向学生传递有效的自学方法。在学案设计中,结合中职理论课程的知识特点,首先呈现与该堂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回顾,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合理地进行知识过渡。其次引导学生梳理教学内容,标注出教学内容中涉及的知识点,为知识的灵活应用夯实理论基础。最后有效引导学生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3.学讲过程小组化。“学讲方式”强调学生准确、生动地“讲出来”,通过讲解,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正如陶行知先生说:“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地格外明白了。”在“学讲方式”中,小组讨论方式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成员通过“讲出来”的方式将填写学案时遇见的问题拿出来,进行小组探讨,将自己的思路讲给组内其他成员听。这种知识的讲述过程实际就是知识内在整合、加工、重组的过程,“讲出来”不仅能帮助其他同学掌握相应知识,还能使学生在讲的过程中不断反刍自己所学的知识,真正达到学生自己的“教学相长”。

在“学讲”模式推行初期,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善于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的讨论有成效,使学生的“讲”不流于形式。

4.交流展示整合化。“学讲”实施初期,鉴于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又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将讲解任务简单化,让小组成员针对单独问题分析讲授,在练习过程中逐步增加讲解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讲出来”的能力。在“学讲”模式逐步成熟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轮流制作学案、课件、测试卷、微课等,以不同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同时锻炼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课堂展示之前,教师要提前检查各组学习成果,并协助学生将学案、课件、测试卷、微课等整合,融成一堂完整的课。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学案督促课前学习,利用自己制作课件、微课展示教学内容,并通过自己组织的测试卷检查知识掌握情况,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学进去”并“讲出来”的教育效果。

5.检测反馈多样化。进行以上各个教学环节时,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学习情况。通过提问、检测等方式,评估学生学习程度和效果,指出学生“学讲”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尚未解决的问题及需要拓展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不以成败论英雄。对于自学比较到位的同学理应表扬,但对于因基础薄弱而导致自学结果较差的同学,不应批评,应在今后教学中多给予适当引导,使其渐入佳境。除此之外,还应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反思对该堂课的参与程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自我能力提高程度,及时反馈,促进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增强。

三、结语

当然,任何形式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教授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学讲方式”依据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不仅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整合能力。任何教学方法都存在利弊,我们仍要根据学情结合教学内容,扬长避短,寻求更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及关于实施《“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的意见[F].徐教教研[2013]4号.

[2]杨万鹏.陶行知小先生制及其现代启示探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d4a8f40100i68i.html

[3]周谷平,陶炳增.20世纪初乡村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教育学,人大资料书报.

猜你喜欢

学讲方式陶行知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Tao Xingzhi — One of the Best Educationists 陶行知——最优秀的教育家之一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