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前复习导入法浅探

2015-09-10孔祥东

考试周刊 2015年60期
关键词:记录本历史课一节课

孔祥东

常规教学中,课间都有10分钟休息时间,让学生放松思维,缓解学生的疲劳,以更好地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但上课铃响后,学生走进安静的教室并不意味着已经调整好了状态进入课堂。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注意力还处在分散状态,还没有真正进入角色。如学生在休息时间的所见所闻,特别是一些偶发事件,都会刺激学生感官,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在学习上一节课时,由于教师的幽默或精彩片段的印迹,会使学生难以忘怀;再加上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动活泼,思维敏捷,往往喜欢思索各种各样的问题,充满丰富的想象。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的因素,使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教师要及时创设导入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转移兴奋点尽快进入角色,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如何实现这一要求?巧设导入就是一种有效方法。

导入环节非常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需求,激情创设启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注意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一种理想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导入的方法很多。比如用典型的历史故事、图片、视频、音频等,这种方法能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解释标题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除了运用上面的方法导入外,还运用了课前复习的导入方法。

课前复习,是一种从已有知识入手,由已知引向未知的导入方法。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因势利导地引出新课内容,这是由于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连贯性。这种方法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把智力活动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复习活动中组织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然而这种导入方法的实行,确是费一番周折的。在开学初,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学习记录本,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记录每一节课学生复习的情况,上面要标注出每次复习提问的日期。每节课回答1—5个问题,提问内容是前一节课的重点内容。由1—2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余同学在自己的学习记录本上完成。答案由学生互相检查,对于错误反映集中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这项活动大约需要5分钟。利用历史学科内容连贯性的特点,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一开始,学生很好奇,但也很不情愿。他们认为,只有语文和英语学科才会在课前开展听写活动,历史课也来这一套?我没有反驳学生的疑问,在他们没有体会到这项活动的好处之前,老师说什么都没用。我只是强调每个人在上节课前必须有一个学习记录本。而且强调这项活动是每节课课前必须开展的活动。也许是还不熟悉我这位新老师,学生先默认了这件事。我有点担心,果然,课前复习开展了几周,学生连最初的一点好奇都没有了,敷衍应付,甚至连学习记录本都没有了,课前复习流于形式。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那么不仅课前复习的效果无法达到,而且学生会误认为老师布置的任务完不完成都可以,导致今后的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怎么办?我必须使这项活动制度化,对学生有所触动。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不久以后的试卷讲评课上。在讲评课上,学生普遍反映答题时间不够,埋怨老师出题太难。我笑笑,不置可否。“请把你的学习记录本拿出来,和试卷对照一下,有什么发现吗?”几个好奇的同学早就动起手来,“给我看看。”“呀,这个题在这哪!”一番比较之后,学生不说话了。“同学们,历史学科是一门开卷考试的科目,但这不代表你可以什么都不用记住。只有牢固地掌握基本的知识,你才有继续探究问题的能力。不要小看我们课前开展的这个小活动,它可以帮助你强化记忆,节省答题时间,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历史。”有的同学已经点头了,有的同学已经开始找来新本子做学习记录本了,但有的同学仍是怀疑地看着我,我知道事情还没有那么简单。果然,又一个问题出来了,个别学生仍然我行我素。怎么办?我必须发动群众的力量,让学生结成对子,互相监督。还有“顽固”的,怎么办?一个男生的话给了我启示,“老师,怎么我看的地方你都不提问啊?”原来学生也在努力。我意识到课前复习是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巩固基础知识的,不是难为学生的。我每次结束新课之后,都会将课程标准的要求告诉学生,让他们明确目标,有的放矢。经过几节课的锻炼,现在学生已经适应并喜欢上了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有的同学主动要求由他设计问题。每堂课,当学生听到我说“准备好了吗?”都会大声应和,并很好地完成任务,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想不进入学习状态都很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短短的五分钟导入活动中,会让课堂一下子“热”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建立亲切、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会让师生在合作中开启智慧之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始终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原则。“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猜你喜欢

记录本历史课一节课
东屯村党支部会议记录本:用心绘就幸福底色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以质量记录本为抓手促质量管理水平提升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历史课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