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模块教学法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2015-09-10李鹏

考试周刊 2015年60期
关键词:模块教学创新路径高中体育

李鹏

摘 要: 高中体育模块教学需要正确理解其内涵,探讨模块教学法的创新路径,通过提高教师的体育业务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模块教学制度、强化模块教学设计等措施有效实施高中体育模块教学。

关键词: 模块教学 高中体育 创新路径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模块教学法成为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身体素质。模块教学比较重视对学生情感、创造性与个性发展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科学锻炼、自我调控和养生保健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实现高中体育的教学目标。

一、高中体育模块教学教学内涵理解

首先,高中体育模块教学概念理解模糊不清,不少教师不了解模块教学法的具体教学方式,导致模块教学无法得以顺利开展。大部分高中体育教师认为一些简单的模式或技巧就属于模块教学法,模块教学成了“模糊教学”,无法真正实现模块教学。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模块教学主要指,把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并且每个模块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所有模块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其次,管理力度不够,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少学生的心态比较消极,更重视文化课学习,不重视参加体育活动。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可以进行惩罚,如做俯卧撑或者是上下蹲等,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再次,没有因材施教,由于每个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成长环境和心理特点等差异性明显,其学习能力、特长和优势也不一样,针对这一具体情况,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体育训练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或优势,使模块教学法的优势得以体现。最后,缺乏实施动力,在采用模块教学法时,不少教师缺乏实施动力,虽然采用了模块教学法,但是找不到具体有效的实施方法,长此以往,有的教师就会认为模块教学法意义不大,教学效果不明显。这样会导致教师在实施模块教学法时,会越来越缺乏动力。

二、高中体育模块教学法创新路径探析

1.提升模块教学水平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模块教学法,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坚持和努力,高中体育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训练,并且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接受模块教学新法,也是对传统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所以,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以此保证模块教学法的顺利贯彻实施,提升教学效率。例如,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三个教学元素:第一,游戏元素,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在快乐中学习;第二自主元素,让学生亲身参与体育训练,亲身体验与实践;第三,和谐元素,促使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增强师生感情,从而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体育训练。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体育教师在运用模块教学法时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而且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参与,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兴趣。交流是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例如,高中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模块教学实践中,可以把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进行互相交流,探讨学习。像在学习篮球技术时,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可以互相指出对方的不规范动作或错误动作,并且寻求解决的方法,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掌握正确的篮球技术。另外,学生通过更多交流和互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促使高中体育模块教学法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3.完善模块教学制度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要保证模块教学法的顺利贯彻实施,学校需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的有序进行,还能维护教学秩序,提高学学校管理效率,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高中体育教师在运用模块教学法时,如果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后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没有后顾之忧,有利于开展模块教学。例如,学校的领导需要带头重视高中体育教学,并且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力度,改善教学环境,完善体育教学设施与器材,保证每周至少两节体育课,给学生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同时,学校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纳入考核,并且对体育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制度要公平、合理、公正。

4.加强模块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模块教学法比较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体育项目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身体素质、学习能力、体育特长和性格特点等,还可以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相似之处进行组合教学,使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更灵活多变,最终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巧,热爱体育运动。教师在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灵活程度与具体水平,并且由难到易的设计课程,增强课程设计效果,从而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例如,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田径类项目教学时,跑步、跳远和跳高等都有助跑阶段,还可以针对这些项目助跑过程中的异同点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跑步助跑最后需要加速,而跳远和跳高的助跑最后需要减速。

三、结语

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模块教学法的应用,科学合理地开展模块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实施模块教学,提高体育水平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薛小勇.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J].时代教育,2014(16).

[2]施雪梅.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开展策略探析[J].运动,2013(21).

猜你喜欢

模块教学创新路径高中体育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学设计与反思
中职体操模块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开展的现状分析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