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途径与经验

2015-09-10陈莉琼

考试周刊 2015年60期
关键词:多位数加减法口算

陈莉琼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的运算是主要内容之一。小学一、二年级在数的运算这一内容中主要是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其中,20以内的加减法是今后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乘法口诀是今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因此,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比较重要的,计算要领的掌握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算理明确

在计算教学中,有的老师会认为,只要学生会计算,算理明不明白都无所谓。其实不然,在计算教学中,算理不仅能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算,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中,学生往往会把余数的部分写成“0”,甚至在没有余数的情况下,会在横式的得数上写上“……0”的形式,从这样的错误中可以发现学生根本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余数”。只是机械地模仿竖式的笔算过程;再如整十数乘一位数中,如20×3,学生在初学时有大部分学生把得数写成了63。交流后,我才发现他们是这样计算出的:2×3=6把6写在十位,0×3=3把3写在个位,这样结果就变成了63。虽然在教学时根本没提过这样的计算方法,但是很多学生却用的这样的方法。经过反思,我发现学生没有真正理解20×3的算理,只是模仿性地写出得数,并且还模仿错了。所以我们在计算教学中要注意孩子们对算理的理解,在教学中不能片面地认为一两个学生能说出算理,全班学生就都掌握了,不能以为学生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就会了,还是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模仿其他学生说算理,也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操作让学生理解算理。以求让所有的学生能理解各种运算的算理,真正正确计算出结果。课堂上可以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说算理,要做到不仅要让孩子知其然,还要让孩子知其所以然。

二、贵在坚持

记得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开始阶段,我们做了一次口算的调研,包括1~5的乘法口诀及百以内的加减法。调研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都错在了百以内的加减法。这个结果很让我惊讶。因为在一年级的下学期我们重点就是在培养孩子们百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并且我们也很注重培养孩子说算理,而且当时最后的调研结果也属于正常,但是为什么这次的调研百以内加减法会错得这么普遍?调查了几个学生后,我们发现,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息,孩子们对计算方法已经有所遗忘,因此在调研中错误百出。同样,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在教学一个新的计算内容时,孩子们掌握得很好,但是过一阵子学习新内容后再复习这个内容时,孩子们又会出现很多错误。不管孩子学的时候是暂时记忆还是永久性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都会对一些学过的东西有所遗忘。因此,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做到“坚持”,不仅要课上要练,课后也要练;不仅上学要练,放假也要练。所以在每堂课的前5分钟,我们都会坚持让孩子完成10道口算,口算的内容多样化。在期末的调研中,口算的正确率各班都达到了96%以上。经过上次的教训后,我们每学期的假期中都会布置孩子们这样一个作业:每天练习10道口算。只有坚持多练,才能让孩子的计算能力有所增强。

三、形式多样

其实,口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孩子在单调的练习中有时会出现厌烦、不能集中精神的现象。因此,在低年级的口算教学及笔算教学中,我们可以创新一些练习形式,或者组织一些比赛活动等。如,在口算练习中,除了出示“1+1=”这种比较平常的口算外,我还会出一些如:()+1=2这样的口算形式,既锻炼了孩子的口算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逆向思维;或者在数学课上进行小组比赛,比一比哪个组算得最快,最正确。这样的活动比较受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都能以“认真”的态度正确对待计算。我会在一个月或两月中组织一次口算比赛,事先告诉孩子在星期几比,比的内容及评价方式都给孩子们说清楚,有的孩子为了能比出一个好成绩会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练习。一般一个学期组织两次,一是作为孩子们计算能力的调查;二是培养孩子们对计算的兴趣。当然,老师也要把这件事情当回事,比赛要公平,要有奖励,即使是一张小小的奖状,孩子们也很骄傲。

地基打得好,才能万丈高楼平地起。计算也这样,在加、减、乘、除中,20以内的加减法是今后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乘法口诀是今后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因此,如何培养好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还需我们继续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多位数加减法口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多位数的组合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如何写好多位数
智趣
“另眼”待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