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完美

2015-09-10李英

考试周刊 2015年60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李英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展示课堂生活应用之“美”;设置趣味性教学案例,展示课堂生动趣味之“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展示课堂时代发展之“美”;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展示课堂探究实践之“美”。总之,要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趣味无穷,充满活力与生机,从而创建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主要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技能培养、观念碰撞、观点互换等活动。古往今来,许多名师和学者都十分重视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注重课堂丰富教学情感因素的运用。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师展示自身主导特性、培养学生主体特性的重要“载体”和有效“舞台”。但许多教师片面地认为,由于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严密性和逻辑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严肃的,采用的教学手段容易单一化,其教学内容也是相对枯燥乏味的。然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情感,进行探究活动的有效载体,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趣味横生”、“精彩无限”的。因此应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科学设计数学练习,训练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趣味无穷,充满活力与生机。我现就如何构建趣味飞扬的数学课堂谈谈体会。

一、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展示课堂生活应用之“美”

实用主义学者认为,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知自然、改造世界、适应社会。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具有生活特性的基础知识学科,在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意义。同时,数学学科生活应用案例对培养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情感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具有浓厚生活趣味特性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通过对新课改下的数学教材整体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现实生活案例在教材内容中设置和渗透较广泛和深刻,学生能够通过对身边熟悉的事例和问题感知产生认同感,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设置出“飞机、红双喜、蝴蝶等剪纸”现实生活案例等,展示出数学的生活实用特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生活趣味性和实际应用性,以真实典型的生活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置趣味性教学案例,展示课堂生动趣味之“美”

趣味性教学案例能够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增强学生主动探知情感,激发学生内在能动学习潜能。数学学科知识内容,表面看似非常严谨、生硬和单板,其实质蕴含了丰富生动的趣味因素,它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内容通过生动、趣味的教学内容进行展示,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趣味数学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小明和小华每人各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小明和小华的包里到底有几块。但是,只知道如果小明给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小明14块后,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请同学们算一算小明和小华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有趣的数学试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通过小组讨论可以算出小华糖多;14-8=6块,因为多给了6块两人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所以原来小华比小明多12块。这样的趣味试题既展现了数学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又很好地解决了生活中的小问题。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习欲望自然而然得到增强,为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实践,营造了愉悦的教学氛围。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展示课堂时代发展之“美”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借助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整体与部分之间进行转化,使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事实的联系,教学规律的揭示形象而清晰地呈现出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教学内容;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的作用。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演示,把教材中的图形图像动态化,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例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内容时,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大街路面上的人行横道,铁栅栏上一根根竖直的铁框,广场上彩旗的旗杆,等等。学生看到平时我们熟知的场景,积极性高涨,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很轻松自然地就掌握了垂直与平行的学习内容。

四、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展示课堂探究实践之“美”

实践探究能力是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只有在数学实践探究活动中才能不断积累和提高。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多搭建学生动手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探究,在实践探究活动中提高技能,感受数学探究的乐趣。例如,让学生画120°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求异创新。通过小组合作,式样探究,一般会用以下的几种办法来画。一是借助量角器与直尺,直接画出120°角。二是用两个三角尺的60°角拼在一起画出120°角。三是用90°的直角与一个30°角拼在一起画出120°角。四是只用一个60°的三角尺就能直接画出120°角。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将数学课堂构建成为培养学生学习情感,锻炼学习技能的重要阵地和场所,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科学设计数学练习,训练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展示和凸显数学课堂的生活性、趣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趣味无穷,充满活力与生机,创建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思考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