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

2015-09-10韩剑等

考试周刊 2015年66期
关键词:考核方式微生物学实践

韩剑等

摘 要: 考核作为高校微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不仅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测,而且有助于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但是由于微生物学的内容繁多,如果一味采取考卷式的学习,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微生物学相关人员需要积极地探索考核方式,让枯燥的考核变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本文对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进行积极探索,期望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微生物学教学中。

关键词: 微生物学 考核方式 改革 实践

引言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实践性最强的学科之一,其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的专业基础学科,广泛地应用于农学、植物保护、种子科学、生物工程、食品安全专业等众多领域。微生物学课程涉及面广,重难点多,教学周期长,学生学习难度大。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本教研组在授课形式、实验课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长期以来,我校《微生物学》考核办法一直采用传统模式,存在种种弊端。为此,我们尝试改革微生物学课程考核方法,力求通过新的考核方案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学的习惯,强化学习效果。

科学的微生物学考核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习生物学的技能,而且能够引导学生以更加独立的方式对微生物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换而言之,不同的考核方式必定会引导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例如纯文字性的考卷考试,必定会使更多的学生选择死记硬背通过考试,尽管死记硬背可以获得知识,但是并不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对真正的学习情况进行判定。要使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改革微生物学教学考核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

1.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传统的微生物学考核中,一般都是采取卷面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比分权重为7∶3,而且卷面考试多为闭卷考试。在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指引下,要着重加强对微生物学过程学习的考核,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课程内容,而且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思考,从而避免出现被动听课的情况。

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之后,课程考核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课程考核成绩包括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平时成绩,比分权重调整为4∶3∶3。此卷面考试依旧以闭卷考试为主,增加实验考核成绩,平时成绩要划分为多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出勤考查(10%)+课堂表现(10%)+阶段测试(30%)+课后作业(20%)+小论文(30%)。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1平时考核。

出勤考查:教师对学生出勤的考查可采取点名、签到或采取课堂随机抽查等形式进行。

课堂表现:主要考查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次数、回答问题是否正确、设计的问题是否恰当、需要讲解的一些基础知识是否准确等。

阶段测试:针对计划讲授的内容,将微生物学理论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每讲授完一部分内容后进行一次阶段性测验,每次30分钟左右。阶段测试主要针对一个阶段所学内容选择少量综合题进行测试。为使平时考核更具有可操作性,本课程的平时考核成绩和作业成绩实行等级制,对应于百分制的成绩分别为90、80、70、60、50。本课程最终成绩实行百分制。

课后作业:针对每章讲授的内容留作业,同时要求阅读一些参考书目。每章知识点讲解结束后布置课后作业,由教师编写自测题,供学生课后复习与自我测试,根据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及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辅导和答疑,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巩固基本知识。

小论文:结合专业特点和微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由教师设计一些论文题目,学生自由选题,要求完成2篇论文。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大量微生物文献,其中包括学生翻译一些英文文献,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的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1.2实验考核。

实验课考核以形成性考核为主,对每次实验进行量化考核,构建能力评价体系,强化信息反馈,进行有效的激励。实验考核包括两部分:(1)平时考核。根据实验内容设计配套的《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册》,根据学生平时预习、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态度和实验报告的情况,给每位学生打一个成绩,待全部实验结束时,给出一个平时成绩,占总成绩70%。(2)实验技能考试。实验课结束后进行一次综合实验技能随堂考试,根据其操作情况当场给出成绩,该成绩以30%计入实验考核总成绩中。

与此同时,在学期开始的第一堂课上,就需要对全体教师与学生公布考核方式,对平时成绩要进行跟踪记录,并且及时对平时成绩的记录进行公布,这样能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对自己欠缺的地方进行努力学习。

2.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效果

2.1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由于新改革的微生物学考核方式中增加了平时考核的次数,而且平时考核的内容大多都是根据所讲过的内容进行的,具有随堂性、随机性,这样就会促使学生积极上课,在课堂上也会变得异常高涨。这种新改革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对一些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

2.2增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

微生物学的新考核方式将平时学习和考核作为重点,那么就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得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参与。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课前预留一些预习问题,结合预习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在课堂上要结合以往教学内容做一些内容拓展,并预留课后问题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独立完成、解决相关问题;最后,对于课堂提问环节,对能够积极回答的学生要给予平时成绩加分,这样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一言堂”的情况,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2.3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的同时对微生物学课堂进行改革,使两者相互促进改革,带动教学示范的改变。首先,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机器人”,那种“一言堂”教学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考核方式,需要教师转变原有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调动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其次,课后习题练习作业,主要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做适当拓展,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取更多的文献资料。因此,微生物学的考核方式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2.4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微生物学考核方式的改革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权重,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尤其是在实验环节,因为微生物学实验的操作过程较多,那么就需要学生提前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才能够在实验操作环节顺利完成。另外,对于小论文环节,一般都是布置一些关于微生物最新的研究热点问题,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地对相关文献进行查询,才能够获取信息资料。经过这种考核方式的改革之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明显增强。

2.5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绩。

在关于微生物学的一次师生访谈中,会上很多学生都积极发言,绝大多数学生都非常认可微生物学的考核方式改革,一致认为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没有了应试教育的阴影,以往学生都会在期末考试方面加大复习力度,考试前搞突击复习,平时学习懒散、逃课,而在考核方式改革之后,学生更注重课堂学习环节;其次,由于改革的考核方式增加了小论文写作环节,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地发现一些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而且会主动查询相关文献资料;最后,新考核方式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会在实验操作课前主动预习,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结语

微生物学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但是仍离不开教师角色的转变,需要教师对最新研究热点进行及时掌握,从而提高微生物学教学质量,为社会塑造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波,张燕萍,郝建华.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3(33).

[2]郭承华,贺君.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层次性主线及两个基本观点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20).

[3]崔恒林,董英,姜松.微生物学课程教研活动探索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01).

基金项目:新疆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微生物学考核时段改革试点项目”

猜你喜欢

考核方式微生物学实践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桥梁工程》课程的试卷分析及教学改进措施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