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北平 我的思念

2015-09-10曹海霞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9期
关键词:北平老舍隐喻

曹海霞

老舍的作品处处渗透出“北京味儿”,地道的北京语言,典型的北京生活,不一而足。在其散文《想北平》中,作者更是用质朴而饱含真情的语言描画了“我的北平”,抒写了“我的思念”。

一、综合运用多种比较,描画“我的北平”

散文《想北平》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但最能体现老舍独到之处首推是比较手法的运用。

首先是文体的比较,老舍否定了用“单摆浮搁”的小说写作方式讲北平;他更不认为自己是诗人,于是自然不能用杜鹃啼血的方式,道出北平的与众不同。在这两种无奈之中,作者要描画的是“大概等于牛的一毛”的美丽的“我的北平”;其次,北平城与典型的历史都城的比较。在国内,他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北平已经占据了他心灵乃至心血的主位。与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伦敦、巴黎、罗马和堪司坦丁堡相比,北平给作者的感受是内涵丰富但又具体可感,而且北平在动中又具有别样的寂静,具有温和的特性。在城市布局上,北平既有人为的设计、加工痕迹,但总体上又显得比较自然。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然的气息,不经意间就能发现一处又一处的美景;作者的比较还没有结束,他还将自己与善学之士、好古之人进行比照。比较之下,可以发现北平引人喜爱的地方很多,还可以发现北平日常所见的花草、瓜果、蔬菜等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别有韵味;最后,作者还十分骄傲地将美国的橘子与北平带霜的玉李作了一番比照,对比中不言而喻,他对北平的喜爱之情自然呈现。

在这些一层又一层的比较之中,“我的北平”景象渐渐明晰。于是,它们不再是枝枝节节的,而是形成了一个整体,与“我的心灵相黏合”。

二、深情回忆生活细节,畅叙“我的思念”

古诗鉴赏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思乡怀人诗中,作者情感的抒发很少是粗放的,往往映射为细腻的生活场景。其实,这里蕴含着一个道理:只有情感至真至纯,与其关联的细微之物才会萦绕脑际,难以忘怀。

在这篇文章中,老舍先生对北平的思念都外化为细腻的生活场景。雨后什刹海的蜻蜓牵动着作者的情思,可以想象当初他曾怎样细品这阔大背景下的美景。他梦里都有玉泉山的塔影,可见故乡北平已经融入他的血液,已然成为其人性的一部分。老城墙上长着红酸枣,小蝌蚪在水中悠游,嫩蜻蜓在苇叶上飞舞……面对这些景物,老舍先生愿意像安睡在摇篮里的小儿一样,快乐而安适地面向它们坐上一天。由此可知,老舍先生对北平知道的不是如他自己所说的“真的太少了”,只不过是在北平面前,作者觉得无法通过文字尽情表述自己对她的思念。于是,北平的建筑美景、花草、瓜果、蔬菜等都成为他记忆中难以抹去的新鲜元素。甚而至于,他用近乎自豪的口吻描述着家乡的这一切细致入微的日常物产。作为读者,也正由于这样细致的描画,很容易由着语言的触发,进入直观的想象空间,直观感受作者对北平的这一份真挚而可感的眷念和喜爱之情。

三、借助近乎亲情的爱,诉说“我的隐忧”

在赏读老舍先生的这篇散文时,不少人对于文中三次出现的落泪不甚了解。其实,他落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诗人往往会延续古典诗歌“隐”的传统,用隐喻的方式表达深沉的情感。虽然老舍先生自称“我不是诗人”,但是在《想北平》一文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他对隐喻方式的沿用。在老舍的心目中,北平给了他一切,赐予了他富有北平气息的品性,他将这种赐予类比为母亲给予他的一切。为此,这种深沉的隐喻就更能畅叙他对北平的思念之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创作本文之时,正值1936年《何梅协定》的签订和“晋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正直的中国人敏锐地发现中华民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平告急。此时,老舍身处山东济南,作为一名爱国知识分子,本来就远离故乡,再加之以这等时势,他不可能不用满含真情而酸楚的文字表白其翻腾的内心。于是,当我们品读他在文中叙写的这三次落泪之时,除了能够读出他对故乡的思念之外,自然能感受到老舍对北平危亡的担忧。于是,文中的“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就别有意味。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的一篇佳作,他个性化地描画了“我的北平”,畅叙了“我的思念”,更诗意化地寄寓了“我的隐忧”。解析此文,我们更需明了一篇好的文章必然具有“我的”特征。为此,品读和创作文章都需以“我的”为追求,体现个性化特色。只有这样,阅读与创作才具有别样的韵味。

(作者单位:启东市江海中学)

猜你喜欢

北平老舍隐喻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遥想右北平(散文)
北平的零食小贩
爱的隐喻
“对话”小伙伴老舍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2009年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预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