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字可育人,知之莫相忘

2015-09-10张侠忠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9期
关键词:写字书写汉字

张侠忠

语文教学有五大版块: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语文教学以三维目标为纬,以五大版块为经,共同为学生构织了一张语文素养的网。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大家庭中的老成员,其育人功能无需赘言;口语交际是新课改招进来的“新宠”,口语挂嘴上,交际也不陌生,教师们自然明白口语交际的过程是学交际,学做人的过程;语文综合性学习虽也可算作新成员,但因其“综合性”的光环过于耀眼,加之人们根深蒂固的“大语文”情结,不少老师自然考虑到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德自在其中)这个层面。然识字与写字这一教学领域,仍有不少人视其为“小儿科”,不以为然。提起识字与写字教学,不少中学语文教师会认为那是小学语文老师的专任和重任,与己无关,与当下的学生无关。也有小学语文老师认为写字就是写字,见字不见人,教字忘育人。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写字是一种动作技能。写字教学是一个动作技能训练和习得的过程。但把写字仅仅视为一种技能,写字教学只是一种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其中的育人功能,则大谬不然。这也淡化了写字教学的功能,割裂了写字教学与语文领域内其他教学的关系。

看似孤立、单纯、平淡无奇的一个个汉字,其背后不知隐藏着多少文化的DNA,多少双创造的慧眼,多少个动人的故事,多少种可贵的精神……写字是一次发现之旅,一次发现文化之丰、汉字之美、人格之正之旅,一次奔向以字育人、字人合一的终极目的之旅。单就对学习者个体而言,写字教学是一个帮助学生塑造精神丰碑的过程。和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相比,写字教学同样有着显豁、显著的育人功能。

何更生先生说:“语文学习是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的有机统一,语文学习结果中必然具有情意学习的因素。” “书写汉字,可以对这一古老而又极具活力的文字产生敬畏之心,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因为,写字的过程是巩固识字的过程,也是情感、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还是不断提升一个人语文素养的过程。汉字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可以陶冶人;一个人写一笔好字,无异于掏出最美的名片,展示自身的文化素养”,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资深主编崔峦先生如是说。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著名特级教师张庆也在不同场合下强调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还曾专门为写字教学作诗一首:“岂唯纯工具?写字可育人。砚穿池尽墨,笔走泣鬼神。”

篇幅所限,不再列举。一言以蔽之:写字可育人,知之莫相忘。写字能育怎样的人?或者说,写字有怎样的育人功能?笔者表拙见如下:

一、写字是在写一种姿态

写字前,坐姿、执笔姿势须正确。坐姿端正,执笔姿势正确是书写汉字时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教师教学生念写字坐姿口诀“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唱握笔姿势歌“老大老二对对齐,手指之间留缝隙,老三下面来帮忙,老四老五往里藏”时,不仅在告知学生坐得端才能写得正,握笔正确才能把字写好,还是在启发学生做人也理当如此。给写字教学立“规矩”, 让学生按规矩办事,是在树立一种正确的姿态。写字教学中的“规矩”语可化作“植入性”的德育语言,这种语言不是生硬无趣的说辞或好为人师的聒噪。

优雅的姿态,迷人的风度,令人向往而难求。初学写字是在学走正步,后来,写字是在优雅路上的行走,写字教学让优雅不再遥不可及。写字教学过程中,老师带着学生和汉字端端正正地坐在一起,和汉字行走在方方正正的格子路上,和汉字潇潇洒洒地共舞。楷书的端庄,行书的洒脱,隶书的优美,草书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无不对学生学习、做人、处事产生影响。

二、写字是在写一种态度

唐穆宗曾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大书法家柳公权留给书法史上“笔谏”的典故,也在启示着今天的写字教学:心正首先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写字教学可育可为的态度。《弟子规》中说:“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大意是:古人使用毛笔写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墨磨偏了那就说明磨墨的人心不在焉。写出来的字如果七扭八歪,不像样,就表示你心浮气躁,不能气定神闲。反观当下,可以断言,部分学生写的“甲骨文”、“火星文”,不仅是书写者书写技能不过关的写照,更是其态度不端,敷衍了事的明证。反之,若能态度端正,有着一股认真劲,揣着一颗恭敬心,一笔一画地写,一丝不苟地书写,字就能写得工整、好认。写字教学培养着学生认真、恭敬、遵守规范的态度。若能合乎书写规范,遵循书写规律,书写有一定的速度,则能收到正己悦人的效果,体验到赏心悦目的艺术美感。写字教学也能培养一种求美、审美的态度。

三、写字是在写一种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之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习惯之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写字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富有成效的。

写字须坚持,坚持会化为习惯。写好字非一日之功,不能一劳永逸,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新课标指出:“小学1-6年级,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效果。”“提笔即是练字时”。由此可知,写字属于学生的日课。写字教学不可放松,写字教学是在实施一种养成教育。写字是语文课堂也是其他学科课堂上的要做的事;写字是离开课堂也是走出校园后要做的事;写字是今天的事,也是明天的事。不论身份、不分时段、不择地点,写字如影随形,伴其一生。持之以恒,能写好字。活到老,写到老。

写字是在写一种整洁的习惯。不乱写乱画,不涂留墨点,保持卷面整洁的习惯,是写字教学的应有之义。干干净净写字的习惯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学生干干净净写字的习惯是为学生健健康康成长、干干净净做人奠基。

四、写字是在写一种乐趣

写字不是一种苦差事,乐趣就在其中。写好字,能让人刮目相看,字如其人,容易让人们产生“字好人也差不到哪里去”的好感。学生学习动机之附属内驱力便得到激发和满足。写好了字,愉悦身心,会有一种成就感,信心满满。人对字好,字不负人。因为喜欢,所以写字。学生学习动机之自我提高内驱力得到激发和满足。写字就是一种享受,写字就是一种乐趣。因为写字,所以喜欢。写字就是因为我喜欢。良性循环,往复无穷。写字因动机而动笔,因满足需要而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

五、写字是在写一种人格

荣格说:“一切文化,最终都沉淀为人格。”写字,是学习文化,浸润文化,文化化人,人化文化的过程。余秋雨在《笔墨祭》一文中写道:“……中国传统文人有一个不存在例外的共同点:他们都操作着一副笔墨,写着一种在世界上很独特的毛笔字。”“古代文人苦练书法,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就像现代西方女子终身不懈地进行着健美训练,不计时间和辛劳。”中国的读书人自古以来便有着浓厚的书写情结,这种情结已汇成独特的书写文化,沉淀为一种练字炼人,看字识人,爱屋(书写者)及乌(书写作品)的心理习惯,沉淀为一种方正端庄、超脱灵动、守正出新的人格特征。今天学校里的学子们,仍属于书写一族。写字虽不能与书法同日而语,但写字对人格的影响却是共通的。身处信息时代的人们,写字虽有被打字超越、僭越的危险,但写字的育人功能则是打字难以企及或无法取代的。

总之,和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一样,写字教学也能育人,也能成人。写字教学也能给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身心成长提供不可或缺的、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何更生《新课程语文怎么教》,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崔峦《中国人一定要写好中国字——小学写字教学亟待加强》,《小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3期。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写字书写汉字
学写字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汉字这样记
写字
汉字这样记
写字大课堂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
我会写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