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摸实情 寻良策 攻难关

2015-09-10黄跃进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桑植精准

黄跃进

桑植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前段时间,我与省扶贫办、省直新一轮驻桑植扶贫后盾单位负责同志一道,深入各驻村扶贫点察民情听民意,现场了解精准扶贫推进情况,召开座谈会共商精准扶贫的举措办法。经过调查研究,我深感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战阶段,不能采用常规办法按部就班地干,需要运用作战组织指挥思路决战决胜。

摸清情况 掌握底数

这几年,我先后3次到桑植调研扶贫工作,前两次主要是到省军区的扶贫点,这次主要了解面上的情况,每次都能看到新变化,产生新感受。一是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为打好攻坚战增强了信心决心。过去桑植给人的印象是“三烂”,即路烂(泥路)、屋烂(茅草屋)、穿着烂(老百姓衣服破旧、愁眉苦脸),从县城到扶贫点还要走上一天时间。现在,全县一半以上的农民住上了新房,四分之一的农户甚至建起了小洋楼,有的还买了小汽车和农用运输车。询问老百姓的收入情况,“获得感”溢于言表。二是精准扶贫深得人心,为打好攻坚战掌握了有力武器。群众普遍反映,实施精准扶贫一开始,村里面貌变化在加快,农民实惠在增多,自谋发展积极性也高了。省市县三级结合实际开出了“五抓五促进”的“桑植药方”,即抓基础扶贫、促进生产条件改善,抓产业扶贫、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抓科教扶贫、促进农民素质提高,抓民生扶贫、促进生活水平提升,抓驻村帮扶、促进建扶村整体脱贫,确保了精准扶贫落细落小落实落地。三是帮扶合力逐步形成,为打好攻坚战提供了组织保证。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多次深入桑植贫困村调研指导,张家界市始终把桑植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对一些重大项目给予支持;桑植各级摒弃“等靠要”思想,建立了“领导办点、部门联村、干部驻村、三级联动”机制,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缺思路、缺资金、缺技术等一系列问题,真正把扶贫责任扛上了肩。

调研中,我们也感到,桑植的扶贫工作虽说启动早、持续时间长,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致贫的深层次问题还未有效解决,下步扶贫攻坚任务还很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没有根本改变”。一是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基础条件滞后、自我发展能力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三是特困区域、特困群体脱贫难度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找准目标,形成对策

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桑植必须坚持精准滴灌引导自主喷涌、基础建设带动城镇乡村、产业发展辐射千家万户、扶智扶情培塑民俗民风、上下聚力确保全面脱贫,切实在“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

坚持项目投入重统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决胜。合理划片。对贫困程度较深、地域自然相连、主导产业一致的乡镇进行统筹规划,初步调整确定了西莲—白石、蹇家坡—细砂坪—八大公山两个高寒片区和烟叶、蔬菜、茶叶、油茶等产业片区。分步推进。围绕产业片区配套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每年确定1~2个片区重点实施,滚动推进,连片带动,逐步实现产业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集中投入。县里出台《涉农资金整合方案》《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把资金捆绑作为一项长效机制长期坚持,使项目投入效能最大化,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坚持产业发展重特色,两面推进巩固扩大战果。一方面,培育特色挖掘潜力。根据桑植地形、气候、生态等条件资源,确定“稳步发展烟叶、巩固提高油茶、优化提质茶叶、做优做大蔬菜、重点突破大鲵”的产业发展方向,力求培育一批产业,形成一个品牌,带动一方农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积极筑巢引凤扩大生产。引导县乡党委政府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引进企业投资兴业,推广“公司建基地、基地带农户”模式。目前,桑植县拥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35家,覆盖贫困村达70%以上,可以带动3.9万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坚持民生至上重解难,发挥民众胜利之本作用。充分运用建档立卡成果,针对不同贫困村、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和“贫根”,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鼓励创业就业“解穷困”。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充分利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创业就业。解决“三难”问题“斩穷根”。解决“上学难”方面,针对全县约1300多户“送不起学”的贫困家庭,需整合现有资助政策和社会捐助资源,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一合理帮扶,避免出现资助政策分散、过度资助和资助不足的问题。解决“看病难”方面,需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参合农民乡镇住院全报销制度,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整合资源、共同推进的原则,实行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建立以农村重大疾病二次补偿为主的医疗救助制度,确保贫困群众“小病看得起、大病救得起”。解决“住房难”方面,需整合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资金,实施“一户一套,集中建,免费住”的农村安居工程,完善“政府主导、村居配合,群众自愿、综合评议,产权归公、免费入住,进退有序、滚动周转”的管理体制。实施移民搬迁“挪穷窝”。高寒边远山区基本上是“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结合生态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实施异地搬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坚持夯实基层重帮带,建强堡垒支撑阵地巩固。一是选准建强基层组织。这些年,桑植大力开展“四培四带”活动,着力将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培养成先进标杆,起到了抓好一个典型带动一片、树立一个能人带动一村的良好效果。二是协助监管帮扶队伍。主动与后盾单位建立常态化的联系制度,坚持每季度向后盾单位党委(党组)报告一次扶贫进展和工作队工作情况,努力改善工作队工作生活条件,鼓励工作队与群众建立一块苦一块干的感情,不断激发工作队安心基层、建功基层的热情。三是发挥民兵组织作用。充分发挥民兵寓军于民、人多地熟、组织健全的特有优势,围绕服务经济建设中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积极为巩固基层政权多给力、为加强社会管理多聚力、为应对突发事件多用力、为促进经济发展多协力、为战时动员支前多蓄力,履行好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职能。

强力支援,聚力攻坚

贫困地区如期实现小康,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必须作为全省的共同责任,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内外结合,凝聚决战决胜的强大力量。

进一步强化精准扶持。省市扶贫主管部门和各行业部门关键是要对县域的贫困程度和建设发展情况“心中有数”,做到精准掌握状况、精准安排项目、精准分配资金,防止凭感情、靠关系争资立项。县乡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核准,把家底盘清,把“贫根”摸对,因贫施策、精准滴灌,防止保“穷”名、扩“穷”面、夸“穷”数。后盾单位关键是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少做锦上添花的工作,真扶贫,扶真贫,防止“矮中选高”“差中选好”,栽“盆景”,建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进一步突出政策扶持。调研中,桑植各级都反映,桑植曾是湘西自治州发展较为落后的县之一,划归张家界市管辖后,目前在扶贫项目资金分配、水利水电项目补助、土地出让金价格执行标准、矿产资源补助费上缴留成比例等方面,与湘西自治州还有一定差距,希望省里继续让桑植县享受湘西自治州的各项优惠政策。此外,桑植作为革命老区县,强烈期待比照享受有关原中央苏区县特殊优惠政策。

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产业发展是制约桑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扶贫脱贫的关键所在。一是加大对烟叶产业的支持力度。桑植的气候、土地等条件得天独厚,所生产的山地特色烟叶质量很好,已进入湖南中烟工业公司高档卷烟配方,近四年产值达到5.8亿元,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建议烟草部门在烟叶收购计划安排、烟叶基地单元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加大对水电开发项目的支持力度。桑植是全省五大小水电开发重点县之一,理论蕴藏量54.4万千瓦,现仅开发13万千瓦。建议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有关企业参与该县水电资源开发,对澧水中源梯级开发等项目给予支持。三是加大对旅游扶贫试点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张家界旅游平台,进一步挖掘桑植的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扶贫试点,与张家界形成互补,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路子。

进一步增加建设扶持。由于桑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致使农业产业难做大、招商引资难到位、工业企业难落地,老百姓企求改变,希望得到扶持。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适当增加该县通畅、通达指标,争取村村能通公路、通水泥路,支持通往偏远乡镇的支线道路提质改造。加快推进桑龙高速项目。加大对饮水安全的投入力度。尽快解决该县22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猜你喜欢

桑植精准
乡村振兴视野下桑植民歌的创新研究*
黄骁:做精做优白茶品质
精准扶贫连着我和你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贯彻精准扶贫要求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桑植隧道监测方案研究
精准的打铁
浅谈桑植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以传承人向佐绒为例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