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象山半岛 东海之滨的渔光曲

2015-09-10

环球人文地理 2015年10期
关键词:象山妈祖东海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大师蔡楚生来到浙江象山石浦渔港,拍摄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国际奖项的电影《渔光曲》:“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渔网/迎面吹来大海风/潮水升浪花涌/渔船儿飘飘各西东 / 轻撒网紧拉绳 / 烟雾里辛苦等鱼踪……”象山半岛,从此在那轻柔的曲调中,走向世界,引发了无数的惊叹和感动。

象山半岛位于东海之滨、三门湾北侧,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所在的陆地。半岛东南有韭山列岛、檀头山岛、南田岛作为屏障,南侧有石浦港,西部狭窄区域与大陆相连,具有“三面环海,一线穿陆”的地理特征,有“东海伏象”之美誉。整个半岛海岸线长达800公里,海岸之外,点缀着600多个岛礁,历来是中国东海重要的渔场之一。

俗话说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无数渔家儿女在东海边长大,祖祖辈辈耕海牧渔,世代生息中形成的习俗,深深地印入他们的文化,如东门岛的妈祖信仰文化,石浦老街的渔商、渔贸生活习俗文化,延昌老街的妈祖和渔师信仰文化,昌国古村的明代卫所海防文化,渔山岛的妈祖文化和如意信仰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感恩大海就是生命中最虔诚的信仰,当年“煮海”,如今“休渔”,他们懂得了大海——她赐予人类财富,也需要得到人类的珍惜与呵护。这是就渔民与大海不离不弃的相守。

象山半岛堪称“美丽的传奇”:6000多年的塔山文化遗址、明清海防文化遗址、古陶窑、古沉船等文物遗存遍布城乡;渔鼓、龙灯、鱼灯、竹根雕、渔歌号子、剪纸等民间文化代代相传;2000多年前的徐福东渡传说、晒盐技艺、渔民开洋谢洋节、石浦富岗如意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

这个人杰地灵的家园,养育了半岛上一代又一代“弄潮儿”,数千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无比深沉的历史厚度。无论是独具特色的渔文化、蓬莱仙岛的传说,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以及后来残酷战争的磨难,一如那浩瀚的东海,总有无数潮起潮落,但象山人都一如既往地热爱并守护着他们的家园。

连绵起伏的山岭,让象山半岛显得有些曼妙婉约,而大海的波涛,则增添了壮丽辽阔的色彩。大大小小的岛礁,是大自然对海洋的点缀,更是大海不可或缺的部分。行走在金黄、细腻的沙滩,闭上眼,一边任凭徐徐的海风温柔地抚摸,一边聆听海浪澎湃的天籁,那一瞬间,任何人的心都会变得无比宽广。

“蓬莱仙岛”、“东海明珠”、“天然氧吧”、“海山仙子国”……当人们徜徉在象山半岛,尽情享受一幕幕如诗如画的海岛风情,脑海里不禁会浮现出种种美誉,但这些美称似乎都不足以涵盖象山半岛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奇特的山海景观,或许唯有文天祥“海山仙子国,万象画图里”的佳句,才能表达一二……

2015年9月,随着第十八届中国象山开渔节的盛大启幕,《环球人文地理》采访团队抵达象山半岛。石浦渔港古城、东门渔村、花岙岛、檀头山、松兰山等一个个美丽的地名成就了镜头和笔端的美景,而祭海仪式、妈祖巡安仪式、开船仪式、海洋文化夜市等丰富多彩的渔文化民俗活动,汇集成了东海之滨最美的“渔光曲”…

猜你喜欢

象山妈祖东海
湄洲妈祖已分灵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
湄洲妈祖已分灵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
象山无象
天下无敌手
再访陆象山先生讲学堂
象山
真假药材识别(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