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恸哭杨颙为一言

2015-08-26眭达明

领导文萃 2015年24期
关键词:陈平蜀国丞相

□眭达明

恸哭杨颙为一言

□眭达明

魏文帝黄初四年即蜀后主建兴元年(223年)五月’蜀国东曹属典选举杨颙逝世’丞相诸葛亮获悉噩耗后’亲临祭奠’十分悲痛’连续哭了三天’双眼都哭肿了。后来’诸葛亮从汉中给留府长史参军张裔和蒋琬写信’提到杨颙和丞相西曹令史赖厷的死’还伤心地写道:“令史失赖厷’掾属丧杨颙’为朝中损益多矣。”(《三国志·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

众所周知’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挥泪将自己十分钟爱的部属马谡斩于刀下’都只是流着泪哭了一回’杨颙之死’他却连哭三天’可见诸葛亮是多么伤心悲痛!

杨颙之死之所以让诸葛亮不胜悲痛’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杨颙是杨仪(诸葛亮后事的主要承办者)的同宗族人’也是湖北襄阳人;二是自入蜀后’杨颙就长期担任诸葛亮的主簿(秘书);三是杨颙担任秘书期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给诸葛亮提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用诸葛亮自己的话说’就是“僚属中缺少了敢于进言的杨颙’是朝廷的一大损失”。如果说前两点多多少少含有私人感情的因素’那么最后一点就完全是工作上的志同道合’事业上的相互促进了。

因为杨颙长期在诸葛亮身边工作’对诸葛亮工作上存在的问题自然比别人看得更清楚’感受更深切。同时’秘书这一特殊身份’也使得杨颙比别人更易于接近诸葛亮’自己有什么想法和意见’也可以随时随地表达出来。正是因为这一点’诸葛亮才十分喜爱和特别看重这个秘书’不仅大事小事都愿意同杨颙商量’而且在后来还推荐杨颙出任东曹属典选举一职’把蜀国的官员任免大权交给他掌管。诸葛亮对杨颙是寄予了很大希望的’如今他却英年早逝’诸葛亮自然悲痛万分。

杨颙做秘书期间’不仅在事关朝政得失这样的大事上毫不保留自己的意见’而且对诸葛亮“事必躬亲”这种纯属个人工作习惯和作风方面的“小事”’也能够直言不讳地进行劝谏。《资治通鉴》卷七十和《三国志·蜀书》就分别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

有一年夏天’天气奇热’大家都喊热得要命’纷纷到外面乘凉’诸葛亮却从早到晚一动不动地坐在又闷又热的房子里’挥汗如雨地亲自校改公文。秘书杨颙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很担心诸葛亮累坏身子’于是招呼也不打’报告也不喊’就径直走进诸葛亮的办公室’用非常严肃的口气对他说:“治理国家是有章法的’上司和下属做的工作不能相互混淆。如今您管理全国政务’却亲自校改公文’终日汗流浃背’不觉得太劳累了吗?!”

为了让诸葛亮明白问题的严重性’杨颙又打比方说:“现在有一个人’安排奴仆耕田’婢女烧饭’雄鸡报晓’狗防盗贼’以牛拉车’以马代步’家中事务有条不紊’无一旷废’自己所有的要求都可得到满足’一家之主则从容自在’高枕无忧。如果事事都由主人亲自动手’不用奴婢、鸡狗、牛马代劳’结果可想而知’他必然陷身琐碎事务之中’弄得疲惫不堪’最终却一事无成。难道他的才能不及奴婢、鸡狗和牛马吗?不是’而是因为他忘记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职责。”

杨颙说到这里’似乎意识到自己是在对一个丞相而不是对一个农夫说话’就另外举例说:“汉宣帝时’丙吉担任丞相’民众斗殴’死伤多人’他却视而不见;看到一头牛吐着舌头喘着粗气’他却问赶牛的人走了多少里路?别人觉得奇怪’丙吉解释道:‘民众斗殴’是长安令、京兆尹的责任。而今初春刚过’还不到热的时候’牛却走得气喘不止’真担心气候失调影响年成。丞相的职责是调和阴阳’所以应该见微知著。,”

杨颙言犹未尽’继续自己的“说教”:“陈平也是如此。有一回’汉文帝问丞相陈平:‘全国一年判决多少案件’收支多少钱物?,陈平回答说:‘陛下可问具体主管部门。丞相只管群臣是否贤良’工作是否称职’不管这些具体事务。,”

杨颙最后说道:“所以古人说:‘坐着讨论问题和作出决定的人是王公;执行命令并亲身去落实的人’称作士大夫,。我希望您只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其他工作都交给下属办理。否则累垮了身体’也办不好事情。”

听了杨颙这番言语’诸葛亮不仅深受感动’而且表示了由衷感谢。杨颙死后’诸葛亮每当想起这件事’就会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这说明’当时蜀国上下’虽然都被诸葛亮废寝忘食、日夜操劳、以身作则、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所折服’他耳边充溢着的’也是一片肯定和赞美之言’但真正能够跟他说上知心话的人’还是很少的。杨颙正是因为说了别人不会说也不敢说的话’才使得诸葛亮如此刻骨铭心。这也说明’甜言蜜语虽然能使听者一时心花怒放’但真正能够打动人心并长久留下回忆的’还是那些发自内心、充满善意的良言和诤言。对此’王安石写了一首《诸葛武侯》诗’大发感慨道:“恸哭杨颙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区区庸蜀支全魏(亦有写作‘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王文公文集》卷七十三)可见秘书对领导多说真话’多说实话’多说大家所不敢说的知心话’是多么可贵和重要。

诸葛亮虽然很感激杨颙对他的关心’也从内心承认他说的话确实很有道理’但由于当时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诸葛亮本人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都不允许他像西汉丞相陈平那样“坐而论道”’所以诸葛亮对自己的工作和所承担的职责总是常怀敬畏之心’每时每刻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不仅“夙兴夜寐”“亲理细事”’内政军戎一把抓’而且反复多次表示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罚二十以上’皆亲自处理’忙得没日没夜’弄得“食少事烦”’从而大大损耗了自己的精力’伤害了自己的健康。司马懿闻后断言:“亮将死矣。”果如其言。不久’诸葛亮就累死在阵前’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恨’确实令人惋惜。

(摘自《秘书生活》)

猜你喜欢

陈平蜀国丞相
张负的慧眼
梦回蜀国
张负的慧眼
从远古走来的神秘古蜀国
Numerical research on effect of overlap ratio on thermal-stress behaviors of the high-speed laser cladding coating*
古蜀国的宗教崇拜
宰相和丞相
大小相形,巨细反衬——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陈平过河
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