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措施

2015-08-15

江西建材 2015年2期
关键词:工程图全过程水利工程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也越来越有规范可循,比如已经实施成熟的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和监理制度等。然而依然存在各种问题,比如施工各阶段造价管理脱节严重、整体性不强等。现在国内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有以下特点:投资金额大,回报周期长,且一次性投资巨大,这就决定了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必须有所改变。通过研究确定符合现实需要的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减少施工各阶段的损失及浪费,增大投资回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历史和研究的必要性

研究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做得最早、最好的是美国。美国成立了工程造价协会(AACE),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有如下特点:业主负责、专业人员评估、全程管理一体化、服务功能强。英国的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历史悠久,早在18世纪就已经产生萌芽,19世纪20年代确定了工料测量的规则。60年代形成了统一的工程量计量规则以及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国内研究始于新中国成立后,这时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有了极大的发展,然而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从8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体系逐步成熟。80年代中期我国成立中国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委员会,而后90年代初期成立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现在,随着实践不断深入,我国在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一些专家和一线工作者对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提出了新的理念和看法。他们认为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强调了水利工程施工需要着眼于整个过程,其造价的评估与控制也需要从整个过程考虑,且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从过去在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上的“分段控制”、“事后控制”转变成“全过程控制”与“事前控制”,以抓住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主动权。

水利工程全过程施工造价管理是集技术性、专业性和政策性于一体的工作,贯彻于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到竣工决算阶段及之后评价的整个过程,因此,合理地控制水利工程造价,不仅要控制某一个阶段的造价,而且要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全程进行造价评估和管理。还需要促进相关单位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监督,促进施工、设计、审计、监理等单位相互配合,减少甚至避免造价管理中出现的暗箱操作、脱节等违纪违规问题,同时通过加强对水利施工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把项目造价控制在预期的投资金额以下,实现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施工总成本的目的。

2 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内容

2.1 造价评估

造价评估是控制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的先决条件,是进行造价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水利工程造价评估,是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合理计算预期投资额、设计可行性、承包合同价、工程图预算、施工预算价以及竣工决算价。项目评估阶段: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初步估算,经有关部门审批后作为拟建水利工程项目来开展工作前期的造价控制;可行性分析阶段: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深入估算,经有关职能部门的审查和批准后,即为该水利工程项目的控制造价;初步设计阶段:按照有关规定来编制大概的设计概算,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即为改拟建水利工程项目工程造价最高限额;工程图的设计阶段: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工程图预算,以核实工程图的设计阶段的预算造价,评价是否超过了批准的设计概算;水利工程开工阶段:按照承包方完成的工程量,以合同价作为基础,同时考虑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引起的设计中很难预计、但是施工阶段却发生的工程费用,合理地确定结算价;完工验收阶段:从各方面汇集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是定竣工决算,确定水利工程的最终实际造价。

2.2 造价控制

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控制指在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各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把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在预期的投资金额内,并且随时纠正实际操作中出现的超支现象,同时合理安排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一切可用资源,以追求更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必须遵循如下几个原则:合理设置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目标、以投资的初步评估及设计阶段作为重点来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将水利工程造价从被动控制变成主动控制、将技术和经济结合在一起是做好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3 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将重点放在前期的两个阶段

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应当明确,在施工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控制中,项目评估以及工程涉及阶段是特别需要重点关注的两个阶段。目前,我们往往把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工程图设计上,却普遍忽视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往往事倍功半,效率极低。要实现将水利工程造价控制在预期投资额之内甚至使用更少的资金,需要将重点从工程图设计转到前期工作上,抓住项目评估和工程设计这两个重点。

3.2 变被动为主动,预防超支现象

建设项目需要投入资金,建设的基本目的是以更少的资金获得更大的产出,这也是我们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由于种种主管原因或者客观原因,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普遍存在“三超”现象。投资超过预期金额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进行往往产生负面影响。它不仅会降低了水利工程项目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可能造成项目决策上的失误,同时水利工程基本建设投资的超支现象为相关单位的管理以及经济计划的安排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3 采用将技术与经济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在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造价工程师必须同时兼具建设技术和经济学知识,并且向造价管理程序化、制度化发展。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施工领域,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造成了了技术与经济脱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把技术与经济作为一体来考虑,通过技术比较、效果评价和经济分析,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将造价管理渗透到施工技术措施中,以实现提高工程造价效益为目的。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就是在各个阶段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获,节约投入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1]邹蔷.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2]雷海红.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对比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工程图全过程水利工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3+4”人才培养模式下本科阶段“工程图学”课程的优化设计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面向工程认证的机制专业工程图学(一)课程教学探索
分析三维CAD建模技术在工程图学中的应用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